前年我取得碩士學位後,隨便挑了間新竹市區的學校,開啟我的實習教師時光。實習開始一個月後,我在滑臉書時,偶然地看見了瓦當人文書屋正在徵求讀書會小幫手。我本來就希望能有一個地方和人盡情地談論書,正覺得這是個好機會。
前年開始的讀書會,讀了姜峯楠的《呼吸》,吳明益的《苦雨之地》,馬奎斯的《異鄉客》,以及安妮艾諾的《位置》、《一個女人》。讀書會的進行方式,通常是由我主持討論與導讀,其他人則暢所欲言、盡情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
什麼樣的書值得為它開一個讀書會?我們的選書標準有二:
我們相信「討論」與「分享」能夠深化我們對經典的認識,而一部真正的文學經典也應當在經受各式各樣的詮釋之後,依然保留些許難以窮盡的部分。那些尚未窮盡、難以言詮、模糊甚至晦澀的部分,構成了經典的一部分魅力,有待我們在往後不同的人生階段裡,重新去解讀它。
例如吳明益的《苦雨之地》,這本書是不是經典,還有待時間來驗證。然而,沒有人能夠否認吳明益在這本書中的嘗試與創意相當吸引人,尤其考慮到台灣尚缺乏這樣的故事風格。(國外的話,大概就是安東尼杜爾的《拾貝人》吧)
總結而言,我們的選書標準遵循了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的教誨:
「或許理想的做法是把當代的聲音當作是窗外的噪音,向我們警告屋外的交通阻塞與天氣變化,而我們繼續遵守經典的言論,它清晰地在屋內迴響。」
當然我不是說吳明益的作品是噪音。完全不是。
以下是今年2024年我和瓦當老闆的選書,以一個月談一本的頻率來進行:
選讀了〈比帝國緩慢且遼闊〉、〈離開奧美拉城的人〉。這兩則故事,前者是科幻小說,後者根據作者的說法,是一篇「心理神話」,旨在探索人心。
我們一般台灣人對捷克文學的印象,就是卡夫卡、米蘭昆德拉、《好兵帥克》,還有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大概跟《挪威的森林》、《百年孤寂》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樣,是文藝青年書架上必備的書目。這本優美的小書與其說是小說,其實更像是一部散文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工作了三十五年的碎紙工人,這樣的人物設定應來自赫拉巴爾對社會底層一貫的重視,赫拉巴爾所有的寫作都帶有自傳的成分。令人驚奇的是,他竟能在這本小書裡以輕快的筆調駕馭三十五年的沉重人生。
普利摩李維這輩子寫的第一本書叫《如果這是一個人》。其實最早的書名要叫《滅頂與生還》,而我們現在知道這個原書名成為了李維最後一部著作的名字。《如果這是一個人》的書名本身就很有意思:他想說的是,能夠毫不留情地折磨他人的納粹黨,算不算是一個人?而那些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的猶太人,算不算是一個人?
請我們試想一下,怎麼樣才算是一個人?
我想在這場讀書會問一個尖銳的問題:為什麼村上春樹拿不到諾貝爾文學獎?
閱讀卡繆的《異鄉人》,是每一位文藝青年的成年禮。當然無論你是第一次讀,又或者是重讀,我們都很歡迎一起來談論這部不朽經典。
沙林傑是我這輩子第一個喜歡上的作家。希望在這場讀書會裡,能夠把我對沙林傑的喜愛以及認識,分享給參與的大家。
假如這本書買不到,我們考慮換成大江健三郎的《個人的體驗》。大江這位作家當然是很複雜,不過就最簡單的方面來說,我們能從他的作品裡收穫的教益是關於如何認識「他者」。《個人的體驗》在認識天生殘缺的親生兒子、《沖繩札記》在認識與日本本島格格不入的沖繩島、《換取的孩子》在認識自殺的友人,我們能在大江的作品裡,看到為了「認識他者」而產生的各種努力。
接下來我將定期地更新讀書會的紀錄或增補後記。請大家拭目以待。
(上面有些書沒有寫簡介,有的是因為還沒讀,有的是打算之後再更新、再寫進讀書會紀錄裡或宣傳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