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情緒|一邊學習一邊輸出|僧人心態趴兔

2024/02/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篇文章分享了我自己在生活上親身經歷了「不知不覺成為了負面雪球的一分子」,

接下來我想要試著透過自己的觀點來分享書中的知識:

如何面對與轉換負面情緒。

準備面對

當遇到身邊的負面資訊時,

我們首先可以將這些情緒分類,

是抱怨、憤世忌俗、批判、競爭、控制、指揮、唱反調?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清楚對方的「表層情緒」,

進而理解對方真正的「深層原因」。


簡單舉個例子,

假如我看到一個韓國很漂亮的女星,

這時候若我和身邊友人說:「她那麼漂亮,一定是整形、一定是假的!會喜歡她的人眼睛都有問題!」

很明顯,這段話的「表層情緒」是“批判“,

而「深層原因」可能是源於我對自己的外貌「沒有自信」,

進而產生”嫉妒“的情緒,

而「沒有自己」又有可能是源於「沒有安全感」,

擔心自己會因為外貌而被他人討厭、被伴侶拋棄等等⋯⋯


所以當我們能簡單的先把接受到的情緒分類之後,

稍稍感受一下其情緒背後可能的原因時,

我們自己的心裡就會比單純的”被抱怨“來得舒服很多。

與此同時,也要意識到一件事,

就算是醫生(訓練有素的僧人),也會有感冒生病的時候(情緒會被影響),

意思是:

只要是人,都不會是完美的!!!

你會有情緒很正常,正在和你抱怨的人有情緒,當然也很正常~

轉換情緒的第一步

1. 覺察

就像前面提到過的,

不論是對方的或是自己的負面情緒,

要“意識”到負面情緒的出現,

並詳細列出每個情緒及其背後原因和評論。


這邊再一次犧牲自己的生活來舉個例子:

之前在文章中有提到本人目前是設計系的大四生,

因此從去年的七月開始便在畢業專題的水深火熱之中,

從討論主題開始,一直到確定主題、執行、設計、輸出的過程中,

我和組員有非常多的摩擦,

我常常抱怨:

組員在選擇主題的時候想得太淺、開會次數密集且時數過長又沒有效率、沒有安排好進度以至於每次審查前的一週每天都要熬夜趕進度(設計系通病)⋯⋯

但重點是我卻忘了評估自己對這個團隊有多少「貢獻」,

我忘記自己光是想著他們在主題選擇上有所缺陷,但我也沒有提出實質的建議;

我抱怨他們開會的次數、時間和方式,但我卻沒有想辦法領導會議的走向⋯⋯


如果當時的我能想到這一步,

不要說生氣、抱怨了,

我大概連不好意思的時間都沒有,

就會忙著想辦法解決現況。

對情緒的覺察力越強,擺脫的力量就越大

2. 停止

這個步驟我自己很常聽別人說過,

通常是用在「在把話說出口前,先在腦中想三秒」,

第二步驟就是這樣的道理

3. 調換(轉譯)

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步,

調換的意思不是指要你把收到或產生的負面情緒轉換成正面(自欺欺人?),

其實就像一開始提到了,

例如把「生氣」轉譯成「惱羞成怒、心生防衛、懷恨在心」,

因此才能一步步抽絲剝繭、挖掘最深層的想法。


有個觀念也想分享給大家,

以生氣為例子,

很多時候我們是自己「選擇」要生氣的,

這是因為有一道「情緒化」的程序在我們腦中說:「如果有人惹惱了我,我就無法感到快樂或舒服」,

因而產生相對應的情許與反應(大吼、敲桌子、打人),

想像一下你是正在控制飲食的人,

有人問你要不要一起吃宵夜,

你可以選擇拒絕,

情緒也是同樣的道理,

而且在拒絕和別人一起吃宵夜後,

除了能讓身體往自己期望的方向邁進之外,

同時也會有種成就感。

越自律、越自由。

11會員
4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