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閱讀心得

掌控情緒大方向依舊不離:

  • 注意身體預算(自我照顧)
  • 重新分類感受(認知重構)
  • 經驗的共同建構(人際關係)

根據證據,焦慮像憂鬱一樣,似乎也是以建構情緒、疼痛和壓力的相同方式建構的種類。你在焦慮和憂鬱時感到的悲慘,其實是在告訴你,身體預算出了什麼嚴重的差錯。你的大腦要不就嘗試確保存款,提高不愉快的情感,要不就試圖藉由保持不動來降低存款的需要,結果造成了疲勞。你的大腦或許將這些感覺分類成焦慮、憂鬱,或就此而言的疼痛、壓力或情緒。

不過,雖然在《焦慮的修復練習》提到「重新詮釋建構情緒模型完美契合」,本書也寫到:

你可以把焦慮分解成快速跳動的心臟。一旦你能解構成身體感覺,你就能利用豐富的概念,用其他方式將它們重新分類。或許胸口的怦怦跳不是焦慮而是期待,甚至是興奮。

重新分類是掌控你當下情緒的關鍵工具。當你感到很糟時,請將自己當成感染了病毒,而不是假設你的不愉快感受有什麼個人意義。你的感受或許只是噪音、你可能只是需要一些睡眠。

但這似乎也容易忽略焦慮所帶來的警訊:

焦慮和恐慌本身,還有所有與此相關的生理症狀,絕大多數都是你的心理所發出的警訊,目的是要提醒你,在生活中有某些事情迫切需要被改變。

如果你只是藉助這些新技巧,去關閉所有令人不舒服的感受,以及與此相連的焦慮或恐慌,卻不去細究爲何你的心理會發出警報,這將是一大錯誤。這就好比在房子失火之際,你只是關掉了發出刺耳蜂鳴聲的警報器,卻不去撲滅火焰本身。—《零恐慌!》

就好像聽到「焦慮」的警笛聲,把它「重新建構」成夜店「興奮」的舞曲音效,似乎是自欺欺人的感覺。

再者,此觀點與新自由主義的變體結合,宣傳焦慮、憂鬱只不過是「想錯了」,將責任歸咎於個人,簡言之「你應該忽略憂慮的警報器,因為那只是你『建構』而成的,所以沒必要去改變、推翻、抵抗,只要接受並忽略持續的警報就好」這種思想說不定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29會員
593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牛津非常短講
Thumbnail
2024/11/19
牛津非常短講
Thumbnail
2024/11/06
全面剖析「悔恨」背後的行為科學,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Thumbnail
2024/11/06
全面剖析「悔恨」背後的行為科學,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Thumbnail
2024/11/05
全面剖析「悔恨」背後的行為科學,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Thumbnail
2024/11/05
全面剖析「悔恨」背後的行為科學,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善用好奇心打破擔憂與恐懼的迴圈,有效戒除壞習慣的實證法則
Thumbnail
善用好奇心打破擔憂與恐懼的迴圈,有效戒除壞習慣的實證法則
Thumbnail
焦慮,這個字眼常常讓我們聯想到壓力、不安和困擾。處在焦慮的籠罩下,我們往往會希望能夠迅速擺脫它,恢復平靜和安寧的生活。然而,是時候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焦慮了,我們是否可以擁抱焦慮,並從中尋找到成長的契機呢?
Thumbnail
焦慮,這個字眼常常讓我們聯想到壓力、不安和困擾。處在焦慮的籠罩下,我們往往會希望能夠迅速擺脫它,恢復平靜和安寧的生活。然而,是時候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焦慮了,我們是否可以擁抱焦慮,並從中尋找到成長的契機呢?
Thumbnail
『刻意冷靜』這本書『自我覺察』的能力如何幫助我們的理智戰勝故步自封的心態。而『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則是介紹用更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如何練習『自我覺察』。本文將兩本書有關『自我覺察』的部分整合在一起介紹。
Thumbnail
『刻意冷靜』這本書『自我覺察』的能力如何幫助我們的理智戰勝故步自封的心態。而『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則是介紹用更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如何練習『自我覺察』。本文將兩本書有關『自我覺察』的部分整合在一起介紹。
Thumbnail
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卻會帶走今日的和平。 焦慮,來自於人類的本能,是一種自然反應。 能提高我們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警惕,提升我們的生存機會。 而過度焦慮反而會降低生活品質,並可能造成疾病。 1.察覺焦慮習慣 焦慮的習慣,就隱身於日常習慣的迴圈裡。 觀察這些習慣,才能戒除壞習慣,建立
Thumbnail
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卻會帶走今日的和平。 焦慮,來自於人類的本能,是一種自然反應。 能提高我們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警惕,提升我們的生存機會。 而過度焦慮反而會降低生活品質,並可能造成疾病。 1.察覺焦慮習慣 焦慮的習慣,就隱身於日常習慣的迴圈裡。 觀察這些習慣,才能戒除壞習慣,建立
Thumbnail
我們對情緒的涵納,是轉化為愛與慈悲的根基。因此,焦慮的背後可能帶著更大的喜悅。 焦慮的本質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對情緒的涵納,是轉化為愛與慈悲的根基。因此,焦慮的背後可能帶著更大的喜悅。 焦慮的本質是什麼?
Thumbnail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日常狀態。情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我們將探討了解情緒、自我調節、如何應對他人、自我探索等。期望大家能更身認識自己。
Thumbnail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日常狀態。情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我們將探討了解情緒、自我調節、如何應對他人、自我探索等。期望大家能更身認識自己。
Thumbnail
你有想過焦慮其實是有好處的嗎? 在不焦慮的心理課這本書,作者把焦慮分成了五個面向:「情緒」、「選擇」、「成長」這邊歸類為內部焦慮,「職業」「關係」歸類為外部焦慮,我們要先處理好情緒焦慮,因為他是內部焦慮的核心。 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像是一篇故事,很好閱讀,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情緒和選擇焦慮。 這
Thumbnail
你有想過焦慮其實是有好處的嗎? 在不焦慮的心理課這本書,作者把焦慮分成了五個面向:「情緒」、「選擇」、「成長」這邊歸類為內部焦慮,「職業」「關係」歸類為外部焦慮,我們要先處理好情緒焦慮,因為他是內部焦慮的核心。 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像是一篇故事,很好閱讀,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情緒和選擇焦慮。 這
Thumbnail
情緒每一個人都有,有著千變萬變,難以預測的情緒變化,我們總有一些時候難以表達自身感受,遇到找不到準確詞句形容此刻感受的情況。畢竟情緒是屬於自己,每一個人都對情緒有不同的理解,或許別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但難以百分百感受過你此刻的情感。
Thumbnail
情緒每一個人都有,有著千變萬變,難以預測的情緒變化,我們總有一些時候難以表達自身感受,遇到找不到準確詞句形容此刻感受的情況。畢竟情緒是屬於自己,每一個人都對情緒有不同的理解,或許別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但難以百分百感受過你此刻的情感。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承認焦慮,對於許多人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比起承認焦慮,逃避焦慮更為容易。最近熱門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引起許多社群的回響。在享受電影帶來的溫暖感受同時,讓我們靜下來好好理解焦慮這個情緒的本質,回到照顧自己的生命任務。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承認焦慮,對於許多人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比起承認焦慮,逃避焦慮更為容易。最近熱門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引起許多社群的回響。在享受電影帶來的溫暖感受同時,讓我們靜下來好好理解焦慮這個情緒的本質,回到照顧自己的生命任務。
Thumbnail
本篇是整理與參考自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的講座。情緒變化是時時刻刻在發生的,它不是條線而是浮動的光譜,但有時候我們感覺毫無感受,或是不知不覺就被情緒霸佔,而這次我們要學的是,如何常保正面情緒,與安頓負面情緒。
Thumbnail
本篇是整理與參考自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的講座。情緒變化是時時刻刻在發生的,它不是條線而是浮動的光譜,但有時候我們感覺毫無感受,或是不知不覺就被情緒霸佔,而這次我們要學的是,如何常保正面情緒,與安頓負面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