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本身是中立的,如何發展被怎麼應用後,才會有好或不好。同樣一個科技可以拿來幫助,也可以用來破壞。
AI真的有取代一些人工,但是否能全面長期的取代人類的工作?被取代了就應該害怕,就要防堵嗎?
「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書裡從不同角度討論,當科技被濫用時候會發生什麼問題?過去看到科技幫助到整體人類社會的進步,純粹是因為科技進步,或者當時有一大群人看到問題而聚集力量對抗衝撞出社會的進步?科技發展的方向是一種必然,或是選擇?
聽台大經濟系馮教授在影視幕後同學會podcast的導讀分享,書中通篇其實是希望大家正視科技發展需要被引導和規範,進而讓科技真正為大眾使用,為大部分人帶來更便利的生活而非輔助少數人。什麼樣的科技才是實用科技,而不是so so technology,可以用簡單核心原則來檢視:
1、提供現有工作更高的生產力。
2、創造新的工作任務。
3、提供更好品質的資訊。
4、創造新的平台與市場。
總而言之,機器實用性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幫助人類,而不是取代。要讓科技發展成為人類協作的好幫手,是一個需要有意識的選擇。
想看更多內容,請看博客來連載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97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