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曬耶加雪菲

日曬耶加雪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連假第一天早起到咖啡店品嚐咖啡,點了杯日曬耶加雪菲。

初步聞起來微酸,不甚討喜,剛沖好入口微苦。

再放一下,酸味消失了一些,微回甘,苦味尚存。

微溫時,酸味再降低,回甘香味沒了,苦味尾韻猶存,味道層次消失,合為一體,回甘的味道像蜜糖直衝鼻腔。

常溫,喝下去有點荔枝味,但消失的很快,酸味些微湧出,微澀。

冷後,酸澀苦融為一體,微甘。

更冷,果香較為明顯,但退很快,澀。

開始品嚐咖啡不同溫度時的口感,就像生活一樣,百感百味,沒有絕對,只有各自體會。

raw-image


2024.2.8

avatar-img
王導的沙龍
17會員
87內容數
喜歡接觸各種新奇事物,探索後又放擱置一旁。 相信著在某一個時間點,探索的一切會不小心串連起來,組成了自己的生活。 不是導演只想導演自己的人生。 在這裡透過自身的經歷,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與你分享各種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展覽帶入文青風格,會場佈置的很漂亮(很好拍)。 許多展覽內介紹的店家在當地還在經營著,展覽內也有許多訪談報導。 吸引我的是日治時期或民國初年一些報紙報導,有介紹國外對台灣販售雜貨充滿樂觀錢景
一路從水上中庄沿著縣道165到白河,沿路上的風景不算美麗,但充滿春耕氣息,正在翻耕的田地、剛插秧稀稀疏疏稻苗、飽滿翠綠的玉米,還有沿路曳引機留下的土塊。 在鄉間總是田地相間,稀稀落落的聚落,開闊的視野心曠神怡。
16年前,剛從學校畢業,懵懵懂懂,茫茫然然,遇上金融大海嘯,不知未來在哪。 17年前,尊敬的學長,把攝影機交給了我,16年前,我交接給了下一位,不知道在給我之前,流傳了幾代。 跟學弟妹沒有特別的熟,莫名其妙在半夜三更想起了你們,發現連名字都記不得了,唯一還記得的是有加FB的小朱學妹。 16年了
在水萍塭公園漫步,看到兩位外籍幫傭把兩位老人退到陽光處曬太陽後,就到陰影處聊天,不理會兩位老人家。兩位老人也就一直看著前方,偶爾經過的行人,沒有交談,他們兩位老人互相認識嗎?不禁想著。 難道存錢以後的生活是讓人推著到陽光處然後放生?
久違的半日遊,雖然住在鄰近鄉鎮,但從沒上山一探曾文水庫風貌。 事先google過,從同仁澐水到大埔,跟從玉井楠西差不多時間,google上看路況看起來也差不多,就選擇了距離比較近的澐水開始上山。 路很大很好開,一路也沒什麼車,但就是彎非常非常非常地多,一路彎不停,彎到厭世。 經過1小時20分鐘
煩悶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到公園散散步,看著樹林間灑下的陽光,交錯的光影。 或許一切平淡無奇,但這一刻是寧靜的,心情格外平靜。 把心裡調整好,才能面對更多未知的挑戰。
展覽帶入文青風格,會場佈置的很漂亮(很好拍)。 許多展覽內介紹的店家在當地還在經營著,展覽內也有許多訪談報導。 吸引我的是日治時期或民國初年一些報紙報導,有介紹國外對台灣販售雜貨充滿樂觀錢景
一路從水上中庄沿著縣道165到白河,沿路上的風景不算美麗,但充滿春耕氣息,正在翻耕的田地、剛插秧稀稀疏疏稻苗、飽滿翠綠的玉米,還有沿路曳引機留下的土塊。 在鄉間總是田地相間,稀稀落落的聚落,開闊的視野心曠神怡。
16年前,剛從學校畢業,懵懵懂懂,茫茫然然,遇上金融大海嘯,不知未來在哪。 17年前,尊敬的學長,把攝影機交給了我,16年前,我交接給了下一位,不知道在給我之前,流傳了幾代。 跟學弟妹沒有特別的熟,莫名其妙在半夜三更想起了你們,發現連名字都記不得了,唯一還記得的是有加FB的小朱學妹。 16年了
在水萍塭公園漫步,看到兩位外籍幫傭把兩位老人退到陽光處曬太陽後,就到陰影處聊天,不理會兩位老人家。兩位老人也就一直看著前方,偶爾經過的行人,沒有交談,他們兩位老人互相認識嗎?不禁想著。 難道存錢以後的生活是讓人推著到陽光處然後放生?
久違的半日遊,雖然住在鄰近鄉鎮,但從沒上山一探曾文水庫風貌。 事先google過,從同仁澐水到大埔,跟從玉井楠西差不多時間,google上看路況看起來也差不多,就選擇了距離比較近的澐水開始上山。 路很大很好開,一路也沒什麼車,但就是彎非常非常非常地多,一路彎不停,彎到厭世。 經過1小時20分鐘
煩悶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到公園散散步,看著樹林間灑下的陽光,交錯的光影。 或許一切平淡無奇,但這一刻是寧靜的,心情格外平靜。 把心裡調整好,才能面對更多未知的挑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