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一陣子重看了「我的出走日記」,事隔快兩年再看就會看到一些細微的情緒轉折,應該是因為自己現在已經安靜許多,才能感受到這些細節,不過尋找安靜的畫面仍是拿起相機自然而然的反射動作,不論是室內室外、拍人還是拍環境,就是會想拍到安靜的影像。

raw-image



睡不著的夜晚,就是思緒碎念的時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北極的雪落到向北的海岸,就變成芒草的心。當北極的雪落到向北的海岸,就變成芒草的心。
當北極的雪落到向北的海岸,就變成芒草的心。當北極的雪落到向北的海岸,就變成芒草的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反思和內心掙扎的過程,描述了作者面對過去的不成熟與強勢,更深層地理解自己內心的虛無與封閉。文章通過對於心靈的探索,提醒讀者在生活中尋求更好的自我版本,強調前行的重要性與自我覺悟的過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旅行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無論是短暫的假期出遊,還是長期的異地居住,我們都在尋找與世界更深層次的連結方式。然而,當我們在旅途中行走時,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是在體驗一場短暫的風景,還是在慢慢融入一段新的日常?在這條探索世界的路上,你更喜歡哪一種方式來感受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在公路上不僅有人,也有許多兔子,但最重要的是雲在路上。
Thumbnail
前言 去吃台中有名的酸菜魚,吃起來真的蠻重口味的,又油又辣又酸,一開始吃很美味,吃到後面會覺得嘴巴有點麻木,但這個辣度對奧黛莉來說只是小case。 用餐完,結帳隊伍大排長龍,我跟奧黛莉一起排隊結帳,奧黛莉開始murmur隊伍動線規劃不是很好,送餐店員來回穿梭在隊伍當中,感覺也有點危險,應該要改善
Thumbnail
前一陣子重看了「我的出走日記」,事隔快兩年再看就會看到一些細微的情緒轉折,應該是因為自己現在已經安靜許多,才能感受到這些細節,不過尋找安靜的畫面仍是拿起相機自然而然的反射動作,不論是室內室外、拍人還是拍環境,就是會想拍到安靜的影像。
Thumbnail
美國詩人 Robert Frost 著名的詩作〈The Road Not Taken〉,相信很多人都有點印象:在秋日,林間的分岔道路,詩人止步,沈吟不決,思考要選擇哪一條路往前走。
其實一開始我不確定這是什麼感覺(或許就是長時間沒有在關注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只覺得開始心慌慌的,漸漸地有些腳麻手麻,然後開始感覺到全身發抖,頭暈頭痛.....
Thumbnail
小時候自己並不愛唸書,但喜歡看課外讀物,從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偉人傳記還有科幻小說都很愛(那時的喜愛很純然)。 成長過程中遭遇霸凌、同學間的排擠,很早就接觸心理相關的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不是因為興趣,而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我想弄清楚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人會欺負人?我想要弄清楚自己發生了
Thumbnail
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最后一条法则是在路上遇到貓,就摸一摸(Pet a Cat When You Encounter One) 。 插个题外话,看到这条法则,心里不禁笑了一下,回想起小时候,我常常和朋友说起,希望有一天我在小巷摸着流浪猫狗,刚好有个男生经过,看到我这爱护动物的一面,深深
Thumbnail
整晚沒有睡好,如以往一樣,固定凌晨4點多醒來,確認睡在旁邊床上女兒的棉被有蓋好,開一盞床頭的燈,特意調到最暗,拿起書看到睏了,再次入眠。 有多久沒有睡好?從女兒出生後,從來沒有連續睡超過4個小時,已經5年了?女兒最近5歲了,想到從開始生完小孩身體免疫系統出狀況,憂鬱症,無法適應沒有自己獨處的時間空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反思和內心掙扎的過程,描述了作者面對過去的不成熟與強勢,更深層地理解自己內心的虛無與封閉。文章通過對於心靈的探索,提醒讀者在生活中尋求更好的自我版本,強調前行的重要性與自我覺悟的過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旅行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無論是短暫的假期出遊,還是長期的異地居住,我們都在尋找與世界更深層次的連結方式。然而,當我們在旅途中行走時,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是在體驗一場短暫的風景,還是在慢慢融入一段新的日常?在這條探索世界的路上,你更喜歡哪一種方式來感受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在公路上不僅有人,也有許多兔子,但最重要的是雲在路上。
Thumbnail
前言 去吃台中有名的酸菜魚,吃起來真的蠻重口味的,又油又辣又酸,一開始吃很美味,吃到後面會覺得嘴巴有點麻木,但這個辣度對奧黛莉來說只是小case。 用餐完,結帳隊伍大排長龍,我跟奧黛莉一起排隊結帳,奧黛莉開始murmur隊伍動線規劃不是很好,送餐店員來回穿梭在隊伍當中,感覺也有點危險,應該要改善
Thumbnail
前一陣子重看了「我的出走日記」,事隔快兩年再看就會看到一些細微的情緒轉折,應該是因為自己現在已經安靜許多,才能感受到這些細節,不過尋找安靜的畫面仍是拿起相機自然而然的反射動作,不論是室內室外、拍人還是拍環境,就是會想拍到安靜的影像。
Thumbnail
美國詩人 Robert Frost 著名的詩作〈The Road Not Taken〉,相信很多人都有點印象:在秋日,林間的分岔道路,詩人止步,沈吟不決,思考要選擇哪一條路往前走。
其實一開始我不確定這是什麼感覺(或許就是長時間沒有在關注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只覺得開始心慌慌的,漸漸地有些腳麻手麻,然後開始感覺到全身發抖,頭暈頭痛.....
Thumbnail
小時候自己並不愛唸書,但喜歡看課外讀物,從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偉人傳記還有科幻小說都很愛(那時的喜愛很純然)。 成長過程中遭遇霸凌、同學間的排擠,很早就接觸心理相關的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不是因為興趣,而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我想弄清楚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人會欺負人?我想要弄清楚自己發生了
Thumbnail
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最后一条法则是在路上遇到貓,就摸一摸(Pet a Cat When You Encounter One) 。 插个题外话,看到这条法则,心里不禁笑了一下,回想起小时候,我常常和朋友说起,希望有一天我在小巷摸着流浪猫狗,刚好有个男生经过,看到我这爱护动物的一面,深深
Thumbnail
整晚沒有睡好,如以往一樣,固定凌晨4點多醒來,確認睡在旁邊床上女兒的棉被有蓋好,開一盞床頭的燈,特意調到最暗,拿起書看到睏了,再次入眠。 有多久沒有睡好?從女兒出生後,從來沒有連續睡超過4個小時,已經5年了?女兒最近5歲了,想到從開始生完小孩身體免疫系統出狀況,憂鬱症,無法適應沒有自己獨處的時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