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候自己並不愛唸書,但喜歡看課外讀物,從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偉人傳記還有科幻小說都很愛(那時的喜愛很純然)。
成長過程中遭遇霸凌、同學間的排擠,很早就接觸心理相關的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不是因為興趣,而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我想弄清楚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人會欺負人?我想要弄清楚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總是被關注。
出社會後總覺得自己學歷不足,很沒有自信,當時相信閱讀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除了可以吸收知識外,一方面也想讓人覺得自己還是有內涵的。
曾經在出版社工作常跑書店,好處就是買書都有廠商價,因此喜歡買書(喜歡買跟有看並非等號),多是宗教跟勵志類的書籍,現在看來,當時自己的心很不安,很需要透過這類的書籍,來安頓自己。
同時期,我也喜歡電影,也大量閱讀。但我知道不是因為愛好,而是因為恐懼;我擔心自己不夠好,擔心別人覺得我書念得不多,而且覺得自己一個人讀書很安全,並深信「書中自有黃金屋跟顏如玉」這些習慣一直跟了我好多年。
這幾年因為接觸薩提爾,開始有了對自己不同的看見,發現這是我生存很重要的資源。
最近這些時間,我發現自己看電影跟書的頻率變少了。
我好奇的回顧了自己的歷程,意識到自己不管是看書還是電影,類型也很相近,喜歡看具有啟發性、哲理性、成長相關主題的。
才了解到原來過去自己偏向這領域的書籍或電影,都是因為覺得對生命很迷茫,試圖透過這些資訊來找到人生的方向。
那不是喜愛,不是興趣,而更像是一種逃避或安慰劑甚至是另一種成癮。
現在自己還是會閱讀,多數是跟課程相關的書籍,除了喜歡,也靜得下心看。
也試著找過去常看的類型,但已經看不下去,也沒有特別想看。同樣的看電影也類似這樣狀態。
這幾天結束工作,有機會靜下心來繼續看這個議題而有了新發現。
我跟一位朋友還有太太分享,我感到自己過去一直透過閱讀跟電影找尋答案,而這幾年透過學習,漸漸的跟自己的內在更貼近,所有的答案慢慢能夠由內尋得。
另方面自己也較有目標,持續的前進著,這是一種喜悅跟踏實的感覺,因此不再需要依賴書籍、電影這類資訊來作為精力湯灌輸養分。
當然現在還是喜歡電影,也會閱讀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但已經比較輕鬆單純的看(不會再帶著一定要有啟發跟意義之類的),也覺得自己沒那麼緊繃了。
以前內在很匱乏,很害怕不足或失去。現在覺得內在很豐富,常在生活中就能透過接觸到的人、事、物有很多學習跟收穫。偶而再看到一些好書籍或電影,就是額外的紅利,會很欣然的體驗與享受。
太太也說:感覺我內在穩定、富足,也就更不需要往外求。而我確實也有這樣的感受。
#在路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8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日家中的三台車都在維修(太太算消耗性維修,小女兒則是機車有些微擦撞,以我的花費最高)。 也許花費比這些日子的收入高,內在有些不安,這個不安所展現的徵兆是時常會檢視自己,吃飯、穿衣、洗澡、出門,都會有暗暗的聲音,提醒自己有沒有認真工作,有沒有鬆懈下來,是不是在偷懶..... 一早起來盥洗時,又發現這
晚上跟太太要去接女兒下班一起吃飯。 在誠品的App搜尋了兩本書,顯示在中友店有現貨,預訂後一直未收到確認回覆。 其中一本書顯示異常查詢中,想接女兒前先繞過去取書,也做最後打算至少會有一本。 週六晚上車多,到了中友太太在對街口讓我下車,我上去取貨。 下車剛好路燈直接穿越馬路。走進C棟時,電梯剛好在一樓
因為疫情,跟一位朋友三年多沒見面了,趁她回台處理事情,我們有了個小聚會。 見面時,我們都覺得是浩劫重生,她這幾年因為疫情被困在中國,也經歷過非常時期的政策管制。 朋友在身心靈領域專注也走得深入,同時開發不同功能的療癒商品。 下午的小聚,聊了諸多過往的回憶。臨走前朋友說要送我一點性徵祝福的小禮物。 接
十幾歲曾經當過機車學徒,簡單的機械引擎原理略知。 近日跟太太的車子,都因車齡老舊而需要進場維修,陸續也花不少錢。 太太的車剛維修完又發現一些問題,車行報價維修費用約九千多。 由於自己車子日前才發生類似狀況,大約知道是啥毛病,於是跟太太說,還是我自己來動手DIY。 接著我就自己上網找材料,價格約兩千七
開車走國三至員林段經八卦山隧道,隧道內限速八十公里,前方的貨車車速不到七十,加上貨車的體積擋住視線,看不到更前方的路況。 車速有點緩慢地在隧道內前進, 全長約五公里的隧道身在其中是看不到盡頭的,與友人約定的時間隨著緩慢的車速有點著急。 意識到自己的焦慮後,提醒自己先專注在呼吸並將注意力帶回身上,感受
從家裡到工作室都會經過北屯國小。 一早出門途經北屯國小要右轉時,在有斑馬線但沒有紅綠燈的小路口,看到一個小女生(應該約莫小一或二年級)正要過馬路。 上班時間車流很多,我停下來等她過去,她快跑過班馬線後我正準備起步,緊接著又有一個男子帶著一個女孩(稍微大些應該三四年級)也衝過來,我立刻煞住車。 待他們
近日家中的三台車都在維修(太太算消耗性維修,小女兒則是機車有些微擦撞,以我的花費最高)。 也許花費比這些日子的收入高,內在有些不安,這個不安所展現的徵兆是時常會檢視自己,吃飯、穿衣、洗澡、出門,都會有暗暗的聲音,提醒自己有沒有認真工作,有沒有鬆懈下來,是不是在偷懶..... 一早起來盥洗時,又發現這
晚上跟太太要去接女兒下班一起吃飯。 在誠品的App搜尋了兩本書,顯示在中友店有現貨,預訂後一直未收到確認回覆。 其中一本書顯示異常查詢中,想接女兒前先繞過去取書,也做最後打算至少會有一本。 週六晚上車多,到了中友太太在對街口讓我下車,我上去取貨。 下車剛好路燈直接穿越馬路。走進C棟時,電梯剛好在一樓
因為疫情,跟一位朋友三年多沒見面了,趁她回台處理事情,我們有了個小聚會。 見面時,我們都覺得是浩劫重生,她這幾年因為疫情被困在中國,也經歷過非常時期的政策管制。 朋友在身心靈領域專注也走得深入,同時開發不同功能的療癒商品。 下午的小聚,聊了諸多過往的回憶。臨走前朋友說要送我一點性徵祝福的小禮物。 接
十幾歲曾經當過機車學徒,簡單的機械引擎原理略知。 近日跟太太的車子,都因車齡老舊而需要進場維修,陸續也花不少錢。 太太的車剛維修完又發現一些問題,車行報價維修費用約九千多。 由於自己車子日前才發生類似狀況,大約知道是啥毛病,於是跟太太說,還是我自己來動手DIY。 接著我就自己上網找材料,價格約兩千七
開車走國三至員林段經八卦山隧道,隧道內限速八十公里,前方的貨車車速不到七十,加上貨車的體積擋住視線,看不到更前方的路況。 車速有點緩慢地在隧道內前進, 全長約五公里的隧道身在其中是看不到盡頭的,與友人約定的時間隨著緩慢的車速有點著急。 意識到自己的焦慮後,提醒自己先專注在呼吸並將注意力帶回身上,感受
從家裡到工作室都會經過北屯國小。 一早出門途經北屯國小要右轉時,在有斑馬線但沒有紅綠燈的小路口,看到一個小女生(應該約莫小一或二年級)正要過馬路。 上班時間車流很多,我停下來等她過去,她快跑過班馬線後我正準備起步,緊接著又有一個男子帶著一個女孩(稍微大些應該三四年級)也衝過來,我立刻煞住車。 待他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一開始,我都是看勵志書,因為勵志書通常讀起來輕鬆,比一些科學類的書籍更容易理解。那些科學書籍常常充滿專業用語和生活中不常見的用詞,讓人讀起來相當吃力。相較之下,勵志書的文字通俗易懂,所以在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我都是看勵志書。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討論職涯發展與習慣養成時,聊到自己如何長期保持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當被問及自己的興趣時,心底會冒出另一股低語「好希望我能說出其他更特別的興趣...」 而事實卻是:我就是平凡人 「看電影、看書、吃美食」,就像是參考書後面的解答
Thumbnail
閱讀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生疏到熟練,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閱讀讓我們能從每一本書、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讓我們未知的已知變多。
Thumbnail
我為什麼喜歡閱讀?  因為閱讀能讓我跟外界搭起橋梁。  我聽不見,吸收資訊很有限,在人際關係上一直都是孤單的,不曉得怎麼跟人溝通,因此,書成了我的慰藉,它陪伴了我大半生,當我沉浸在書海,就會忘我,所有一切彷彿停止了,好像在對我說話,我停頓了,開始思考,自言自語。 
Thumbnail
緊接上回,中文系大專課程完結之後,我也開始在社會浮游,生活飄泊不定,閱讀習慣倒是出奇穩定,進度緩慢但持續,選書口味也差不多,仍然以小說為主。不過有別過往追求脫離現實,我反過來開始追求寫實。 主因是我發覺我理解不了現實世界怎樣運作,生活有太多議題太多疑問需要探討。
這一輩子,我會始終如一的感謝書本帶給我的安心和穩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一開始,我都是看勵志書,因為勵志書通常讀起來輕鬆,比一些科學類的書籍更容易理解。那些科學書籍常常充滿專業用語和生活中不常見的用詞,讓人讀起來相當吃力。相較之下,勵志書的文字通俗易懂,所以在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我都是看勵志書。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討論職涯發展與習慣養成時,聊到自己如何長期保持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當被問及自己的興趣時,心底會冒出另一股低語「好希望我能說出其他更特別的興趣...」 而事實卻是:我就是平凡人 「看電影、看書、吃美食」,就像是參考書後面的解答
Thumbnail
閱讀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生疏到熟練,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閱讀讓我們能從每一本書、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讓我們未知的已知變多。
Thumbnail
我為什麼喜歡閱讀?  因為閱讀能讓我跟外界搭起橋梁。  我聽不見,吸收資訊很有限,在人際關係上一直都是孤單的,不曉得怎麼跟人溝通,因此,書成了我的慰藉,它陪伴了我大半生,當我沉浸在書海,就會忘我,所有一切彷彿停止了,好像在對我說話,我停頓了,開始思考,自言自語。 
Thumbnail
緊接上回,中文系大專課程完結之後,我也開始在社會浮游,生活飄泊不定,閱讀習慣倒是出奇穩定,進度緩慢但持續,選書口味也差不多,仍然以小說為主。不過有別過往追求脫離現實,我反過來開始追求寫實。 主因是我發覺我理解不了現實世界怎樣運作,生活有太多議題太多疑問需要探討。
這一輩子,我會始終如一的感謝書本帶給我的安心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