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人驗證過的 One Muse 顯化法則|成就

上千人驗證過的 One Muse 顯化法則|成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One Muse 的核心理念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就,想成為的自己。

這樣的信念來自於我長期以來的一個觀察:許多人在踏入社會一段時間後,逐漸失去了「敢想、敢夢」的能力。可能才三十幾歲、四十歲,就開始對生命失去了熱情,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這樣的現象,其實早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我還記得自己十五歲開始就讀五專時,每當課間休息,我經常站在走廊思索人生未來的方向。偶爾遇到同學經過,便會主動打招呼聊天,我最常問他們的問題就是:「你有想過畢業後要做什麼工作嗎?」

同學們的反應總是差不多:「還有四年才畢業,現在想這些幹嘛。」然後他們總是笑著走開,而我卻繼續留在原地,一個人深陷思索。

當時的我年輕又充滿好奇,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去探索。如果現在的我能穿越時空,跟那個年輕的自己對話,我會告訴他:「別想太多!我們站在一樓,永遠無法想像 101 大樓頂層的風景是什麼樣子。選定一個方向,行動起來去冒險就對了!年輕的時候,沒什麼好損失的,大量嘗試才是王道。」

年輕時的我,確實也做了許多冒險與嘗試。22歲當兵前,我已經做過19份完全不同屬性的工作。這麼多工作經歷,並不是因為我三心二意,而是我從15歲起,就立志要搞懂「創業」這件事。

但年輕時身邊沒有創業的朋友,又怎麼能知道該從哪裡著手呢?於是我給自己定了兩個摸索方向:玩社團、打工。

  • 玩社團,是為了了解組織運作與管理。
  • 打工,是為了提前體驗不同業態的工作運作模式。

當時,我並不確定這樣的策略是否真能幫助我「搞懂創業」,但那是我能推敲出來、最合乎邏輯、也有辦法馬上開始的嘗試。結果證明,這兩個路徑為我打下了未來成長的基礎,成為日後創業、做顧問、當教練的重要養分。

從摸索到成就,擬定你的成長路徑

我這樣的成長模式,可以被拆解成幾個步驟:

  1. 設定一個不知道該如何達成的目標。
    這目標不需要太精確,但必須是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能夠喚起你內心激情的方向。
  2. 制定第一階段的探索策略。
    當時,我的策略是「玩社團、打工」,你的策略可能是參加講座、找個導師,或者去體驗不同類型的工作。重點在於,行動起來去探索。
  3. 過程中不斷反思與復盤。
    每隔半年、一年,重新檢視這樣的策略是否幫助自己更接近目標,根據現有經驗累積做出調整。
  4. 認識自己的能力極限,並隨時調整方向。
    在過程中,當我們摸索出自己在哪些領域擅長或困難時,就可以進一步調整策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

這樣的反覆過程,對我來說,就是「成就自己」的路徑。我自己走了30年,經歷了四次人生蛻變。從19歲起,我便開始支持身邊的朋友這麼做。後來做了一對一教練,又幫助了數百位客戶這麼做。我看到許多人因為這樣而蛻變個性、翻轉人生,這讓我更加堅信——每個人都可以,成就想成為的自己

這不是一種虛無縹緲的相信,而是從無數次生命中實際經歷的蛻變中,看見的真相。

別讓「人生無法改變」的信念綁架了你

但我知道,對於很多從小到大都沒人不斷支持、鼓勵、給建議的人來說,他們深信的是——「人生無法改變」。

而這,正是我希望透過 One Muse 萬謬學,讓所有人明白的第一件事:


你之所以相信「人生無法改變」,是因為你被「人生無法改變」這個信念給綁住了。


但回頭想想,小時候的我們,哪一個不是充滿夢想與熱情呢?還記得國小時,老師或家長時不時問我們:「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就算沒人問,我們自己也曾經這樣問過自己吧。

還記得那時候,你的答案是什麼嗎?

我還記得,我的答案是當「忍者」或「情報員」。因為忍者總是能敏銳地觀察,迅速完成目標;情報員則是透過搜集、分析、推敲,解決各種困難狀況。

因為有了「忍者」與「情報員」這些夢想,十五歲時,我有了「搞懂創業」的人生目標。這三者交疊之下,我逐漸走向了「績效教練」與「企業顧問」的角色。績效教練需要大量觀察被教練對象的身、心、靈三個層面,找到限制性信念與不健康的習慣,透過對話引導他們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成功模式;而企管顧問則是在表象問題中,不斷搜集資料、訪談、推敲,找到問題的根源,以最低成本、最高效能解決問題。

這些工作性質,和「忍者」與「情報員」的夢想行為模式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的人生,一直在這樣的信念引導下顯化出來,即便它未必完全長成我當初夢想的樣子,但確實符合我內心的渴望。

顯化原理與量子力學

這,就是所謂的「顯化原理」或「量子力學」的概念。當你相信一件事情會發生,並在腦中構築出明確的畫面,甚至在想像過程中已經感到無比的喜悅與感動,那麼你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判斷、與人互動所散發出的訊息,自然就會圍繞著這個畫面展開。你身邊的人感受到你的情感波動,自然也會開始幫助你,提供資源給你。

所以,一切從相信開始。我們需要相信自己的人生一定可以改變。只要願意持續行動、分享你的願景,讓身旁的人被你的信念與感動感染,你的夢想就會透過這樣的方式逐漸顯化出來。

結語:你今天朝目標前進了多少?

問問自己——

  • 你的夢想、願景、目標是什麼?
  • 你每天都朝夢想、願景、目標前進了多少呢?
  • 最近一次跟身旁的人分享你的願景,是什麼時候?你和對方是否一樣感到興奮?

相信我,當你真正開始堅信自己能夠改變,並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進,你一定能——成就想成為的自己。


附上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


One Muse 顯化的底層邏輯

如果你對個人成長和心靈提升感到困惑,或者你的職業發展正處於瓶頸期,那麼《One Muse 顯化法則》將是你突破現狀的最佳指南。這本書不僅講述了顯化法則的核心原理,更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方法,幫助你從內在信念開始,逐步改善外在結果。

達哥結合多年在企業顧問與心靈教練領域的經驗,深入探討了「念頭」與「能量」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成功與失敗背後的本質原因。書中所提及的「一念生萬象」理念,幫助你認識到,所有的現實都是由內在信念和念頭所形塑。當你學會正確運用這股力量,所有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特別是在面對職場困境、創業挑戰和人際關係等現實問題時,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行動指南。從念頭的調整、思維模式的改變,到行動計劃的落實與優化,你將逐步掌握顯化的技巧,並最終實現你想要的結果。

這不是一本充滿口號的勵志書,而是一部實務性極強的操作手冊。它的每個章節、每個觀點,都是為了解決真實生活中的難題而設計。立即購買《One Muse 顯化法則》,讓這本書成為你生活中的實踐工具,幫助你改變現狀、實現目標,成為真正的「人生大師」!

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www.pubu.com.tw/ebook/467433

avatar-img
Zeal Chou|One Muse 賦能集團的沙龍
31會員
109內容數
一套結合六大系統的卡牌,透過牌陣可以還原在你所問的問題下,潛意識投射出來的能量狀態。同時可以藉此擁有全局觀、掌握到挑戰與機會,並得出具體解決問題的下一步。進而可以造命改運~聽起來很玄妙吧,我自己一開始也不相信,這是條傳世兩千年的路,讓我們一起慢慢看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ne Muse 探索問題背後的問題,如自我成癮行為的根本原因,並提供解決方案。這篇文章探討了網路成癮的幾個因素,並提出瞭如何從家庭環境、刺激與社交等角度去解決。對於有興趣使用 One Muse 工具系統的讀者,也提供預約隨體體驗的相關資訊。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複雜問題時的處理方法,並提出了用畫圖的方式歸類處理資訊的建議。文章中列舉了兩種處理問題的行為模式,並強調了問題背後的問題(QBQ)的重要性。作者建議讀者透過預約隨體體驗來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瞭解如何擴展舒適圈的過程,並持續改進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透過調整和休息,維持身心靈的平衡,這是系統思考的重要概念。如果你對 One Muse 的工具系統有興趣,可以預約隨體體驗瞭解更多。
總是在業力輪迴的舒適圈裡跳不出來嗎? 其實解決的方法可能比你想像的都要簡單,那就是去發願,想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輪迴不是專屬於佛教的用詞,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聽到類似的概念。但這又與我們的生命有什麼關係呢?看懂了之後,又為什麼可以造命改運?
本文關於身心靈,定義、影響及對策。從達哥的經驗出發,深入探討身心靈的概念,並提出平衡、安定以及穩定的目標。得以用五個互動過程,還原目標與現狀間的落差,復合的能量體系。
One Muse 探索問題背後的問題,如自我成癮行為的根本原因,並提供解決方案。這篇文章探討了網路成癮的幾個因素,並提出瞭如何從家庭環境、刺激與社交等角度去解決。對於有興趣使用 One Muse 工具系統的讀者,也提供預約隨體體驗的相關資訊。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複雜問題時的處理方法,並提出了用畫圖的方式歸類處理資訊的建議。文章中列舉了兩種處理問題的行為模式,並強調了問題背後的問題(QBQ)的重要性。作者建議讀者透過預約隨體體驗來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瞭解如何擴展舒適圈的過程,並持續改進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透過調整和休息,維持身心靈的平衡,這是系統思考的重要概念。如果你對 One Muse 的工具系統有興趣,可以預約隨體體驗瞭解更多。
總是在業力輪迴的舒適圈裡跳不出來嗎? 其實解決的方法可能比你想像的都要簡單,那就是去發願,想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輪迴不是專屬於佛教的用詞,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聽到類似的概念。但這又與我們的生命有什麼關係呢?看懂了之後,又為什麼可以造命改運?
本文關於身心靈,定義、影響及對策。從達哥的經驗出發,深入探討身心靈的概念,並提出平衡、安定以及穩定的目標。得以用五個互動過程,還原目標與現狀間的落差,復合的能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