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錄|地震防災宜多關注:由921地震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在全球範圍內,發生很多起強烈地震,使人警覺到是否「地震好發期」又將來到?僅以2023年上半年統計,全球就發生過390次地震,其中7級以上竟然高達10次。全年發生大地震究竟多少次?我個人並未加統計,但印象中以12月18日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印象最深刻。暴露了大陸地方政府手忙脚亂,整個甘肅省房屋大量倒塌,大批居民傷亡的慘劇。 

2024年元旦,日本中部石川縣能登半島也發生7.6級強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最大震度達到7級,據說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三次震度最高。這個地震還引發海嘯,造成至少4人死亡,200多人受傷,200萬戶家庭斷電,數千棟房屋損毀。 

這兩大強烈地震,已使台灣各界也開始關注本地的防災問題。台灣多年在學校推廣地震防護教育,其實大多數民眾都知道地震來臨時,應該如何應對。其中重要的注意事項:比如住在高樓的民衆,「絶不能在發生地震還搭乘電梯」。再如,「不應在地震發生時跑到馬路上」;「平日應囤積一些乾糧」、「囤積若干飲水」、「預備衣物及照明設備」,還有,就是要有「醫藥防護包」,這些都已經成為基本知識了,也一定要預作準備。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我個人比較驚心動魄的地震故事是發生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這個地震又稱為「集集大地震」,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發生在臺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持續爲時約102秒,全台都能感受到明顯的搖晃。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當時我住在台中市南屯區一棟才入住不到5年的新公寓,樓層位於第十樓。地震發生時,整個屋子發出隆隆的聲音,我家裡的書櫃全倒,衣橱也移位。當我要進兒子的房間叫醒兩個兒子時,幾乎寸步難行。因為這個地震不但持續超過一分半鐘,而且還是「上下抖動」的震盪型態,實在是非常之恐怖;一種致命的危機感,死亡的陰影,立刻籠罩心中。我們只想快速逃出自己的房子,好在我家的鐵門還打得開。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我們不敢搭乘電梯,全家人拎著一點衣物,沿著安全梯快走到地下停車場,迅速的把車子開走。當時馬路上竟然還有很多人逗留,大半只穿著睡衣在那議論紛紛。接著又發生了好多次餘震,強度都非常之大。在這個驚惶未定的時刻,怎麼還在大樓下聊天?實在是不可思議;這個時候,其實應該迅速逃離大樓才是。

而我們正是如此行。記憶中是將車子開到中興大學,就在興大校園度過一夜。 當時連手機訊號都都不是很通暢,不過我們仍然向親友家人通報平安。次日清晨我們才回到家裡收拾零亂的客廳,也陸續知悉中部地區的嚴重災情。

「921大地震」已經發生25年了。台灣的大樓建築,也大多數採取更為先進的鋼構模式,防震系數大為添加,然而目前在發生地震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掉以輕心,在屋內任它搖晃;其實這樣的態度是不對的,好像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離我住家不遠的台中市霧峰區光復新村,有一座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管理的〔921地震教育園區〕,正好座落在921地震重災區光復新村遺址,將滿目瘡痍的災後建築與遺址完全保存,將震後留下的毀壞教室、斷層剖面作為教材,系統地展示出來。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李建崑〔921地震教育園區〕拍攝

這個教育園區展示的內容涵蓋「地震科學」、「地震體驗」以及如何建立「防災觀念」,我早在2016年5月間就曾參觀。是個很棒的教學園區,對於尚未建立正確地震防災觀念的社會大衆而言,很值得專程看看。 俗話説得好:「居安思危」,在大地震尚未發生前,未雨綢繆,自當有備無患,以免大震突發時驚慌失措。

〔921地震教育園區〕網址:

https://g.co/kgs/Zt4Y99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mma Tsai-avatar-img
2024/02/14
我去過集集的〔921地震教育園區〕,有親身感受過,很恐怖的! 我記得921那天,那時我還是學生,我在高雄楠梓自己4樓的小房間內,半夜有被搖醒,至今記憶深刻! 因為真的當時高雄也搖很大! 我是被搖醒的....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4
Emma Tsai 真的是終身難忘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2/10
居安思危。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9K會員
1.1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28
蘇姿丰(Lisa Tzwu-Fang Su)於1969年11月7日出生於台灣台南,她的故事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傳奇之一。三歲時,她隨父母蘇春槐與羅淑雅移民美國。在嚴格的家庭教育環境中,蘇姿丰自幼展現對科學與數學的天賦。她的科技熱情帶領她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在那裡她獲得電機工程博士。
Thumbnail
2025/04/28
蘇姿丰(Lisa Tzwu-Fang Su)於1969年11月7日出生於台灣台南,她的故事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傳奇之一。三歲時,她隨父母蘇春槐與羅淑雅移民美國。在嚴格的家庭教育環境中,蘇姿丰自幼展現對科學與數學的天賦。她的科技熱情帶領她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在那裡她獲得電機工程博士。
Thumbnail
2025/04/27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不僅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領軍人物,更處於涵蓋文化、連結東西方科技生態的關鍵地位。他的台裔背景、全球視野與對未來科技的執著,使他成為Al時代的引領者。他的文化影響力、科技貢獻、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其個人特質與挑戰,都值得各行各業的人都來認識他。
Thumbnail
2025/04/27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不僅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領軍人物,更處於涵蓋文化、連結東西方科技生態的關鍵地位。他的台裔背景、全球視野與對未來科技的執著,使他成為Al時代的引領者。他的文化影響力、科技貢獻、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其個人特質與挑戰,都值得各行各業的人都來認識他。
Thumbnail
2025/04/26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無疑是當今最具話題性的人物之一。作為特斯拉(Tesla)、SpaceX、Neuralink 和 The Boring Company 的創辦人,他以大膽的夢想和顛覆性的創新聞名。然而,對台灣的中文受眾來說,馬斯克究竟是改變世界的天才,還是充滿爭議的冒險家?
Thumbnail
2025/04/26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無疑是當今最具話題性的人物之一。作為特斯拉(Tesla)、SpaceX、Neuralink 和 The Boring Company 的創辦人,他以大膽的夢想和顛覆性的創新聞名。然而,對台灣的中文受眾來說,馬斯克究竟是改變世界的天才,還是充滿爭議的冒險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日本是一個山林佔地比平地多的國家,本州島嶼中央山脈連綿分布,左右兩旁多是平地。雖然日本的山不及玉山之高,但超過3000公尺的山相當多,並有適當的建設,基本上有一點人氣的山都可以看到纜車,更人氣一點的不但有纜車、還有登山列車或索道吊椅。而最知名的日本神山富士山
Thumbnail
  日本是一個山林佔地比平地多的國家,本州島嶼中央山脈連綿分布,左右兩旁多是平地。雖然日本的山不及玉山之高,但超過3000公尺的山相當多,並有適當的建設,基本上有一點人氣的山都可以看到纜車,更人氣一點的不但有纜車、還有登山列車或索道吊椅。而最知名的日本神山富士山
Thumbnail
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的強震造成約10萬5,000人死亡、37萬戶住宅毀損,在日本史上留下相當慘重的地震災情。但有另一群人,原本並沒有直接受到地震災情影響,卻因為假新聞遭到殺害。在關東大地震的5天後(1923/9/6),千葉縣福田村就發生了集體殺害日本人的事件⋯⋯
Thumbnail
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的強震造成約10萬5,000人死亡、37萬戶住宅毀損,在日本史上留下相當慘重的地震災情。但有另一群人,原本並沒有直接受到地震災情影響,卻因為假新聞遭到殺害。在關東大地震的5天後(1923/9/6),千葉縣福田村就發生了集體殺害日本人的事件⋯⋯
Thumbnail
日本東北自駕遊旅途中,這一天,我們來到氣仙沼市,距離仙台車程約三小時的氣仙沼市,是東日本大地震首當其中,正面海嘯迎擊,漁船用油槽被捲倒,還引發大火,全市沿海邊陷入火海 ... 地震經過幾年,氣仙沼廣場飯店重建了,經過10年,機能皆已恢復,一路上也保留著海嘯淹水的警戒線,因為飯店地處高處,沒受到海嘯
Thumbnail
日本東北自駕遊旅途中,這一天,我們來到氣仙沼市,距離仙台車程約三小時的氣仙沼市,是東日本大地震首當其中,正面海嘯迎擊,漁船用油槽被捲倒,還引發大火,全市沿海邊陷入火海 ... 地震經過幾年,氣仙沼廣場飯店重建了,經過10年,機能皆已恢復,一路上也保留著海嘯淹水的警戒線,因為飯店地處高處,沒受到海嘯
Thumbnail
本次行程由東京成田入境,一路往北,造訪日光、會津若松、米澤、山形、仙台、松島,最後由仙台機場返回台灣。EP2的景點包括奧日光戰場原健行、會津若松的鶴城及飯盛山上史蹟,以及品嘗鄉土料理「輪箱飯」。
Thumbnail
本次行程由東京成田入境,一路往北,造訪日光、會津若松、米澤、山形、仙台、松島,最後由仙台機場返回台灣。EP2的景點包括奧日光戰場原健行、會津若松的鶴城及飯盛山上史蹟,以及品嘗鄉土料理「輪箱飯」。
Thumbnail
位在石川縣的作者分享了最近一次地震的經歷,並探討了災後復興政策所面臨的挑戰。作者參加的研修課程提供了對災害復興的深入看法,並從政策面探討瞭如何應對重建所面臨的困難。文章更進一步討論了災後復興的社會影響,並分享了值得關注的相關案例。
Thumbnail
位在石川縣的作者分享了最近一次地震的經歷,並探討了災後復興政策所面臨的挑戰。作者參加的研修課程提供了對災害復興的深入看法,並從政策面探討瞭如何應對重建所面臨的困難。文章更進一步討論了災後復興的社會影響,並分享了值得關注的相關案例。
Thumbnail
2024元旦日本新年發生能登半島大地震, 除了捐款與祈福外,也想在光榮版支援一下, 轉眼逼降征夷大將軍足利家,一統天下, 也象徵能登得到全天下的祝福, 更祈願能登平安,日本如常!
Thumbnail
2024元旦日本新年發生能登半島大地震, 除了捐款與祈福外,也想在光榮版支援一下, 轉眼逼降征夷大將軍足利家,一統天下, 也象徵能登得到全天下的祝福, 更祈願能登平安,日本如常!
Thumbnail
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關東地區發生大地震,房屋倒塌引發火災、一發不可收拾,關東地區陷入癱瘓。此時,鄰里相傳的耳語與多家報紙,出現朝鮮人縱火與在飲水中投毒的傳言,右翼勢力藉由民間組成的自警團,在眾多地區採取捕殺朝鮮人的行動,中國移民也是攻擊對象,若干案例甚至是軍警直接介入,趁機打擊左翼團體。
Thumbnail
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關東地區發生大地震,房屋倒塌引發火災、一發不可收拾,關東地區陷入癱瘓。此時,鄰里相傳的耳語與多家報紙,出現朝鮮人縱火與在飲水中投毒的傳言,右翼勢力藉由民間組成的自警團,在眾多地區採取捕殺朝鮮人的行動,中國移民也是攻擊對象,若干案例甚至是軍警直接介入,趁機打擊左翼團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