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日記 02|走在接受事實的路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了保護耗費10多個小時才接上的神經,臂叢神經重建手術後,戴著副木 (splint) 在家休養的日子持續了三個多星期。駝著這塊一路從下巴延伸到近腹部的盔甲,不僅外觀突兀得極其顯眼外,因為只能單薄地靠著一條繞過後腦勺的魔鬼氈托住整個副木的重量,肩頸承受的壓力過大,導致整個人體態變得歪七扭八。


raw-image

一直到五月中的回診才終於卸掉了裝備,大概可以說是本月小小的里程碑。而矛盾的是我卻像是還沒跟上腳步做好重新面對社會的準備。從雙手到單手的這道題不是簡單的 2-1 即可得解,即便是卸下副木走在台北大街,明明已經好不容易讓自己「看起來」四肢健全,心理上仍然脫不掉源於心底深處那份身為異類的自卑。


我不知道同樣的一份難過究竟該經過多少次的重述,
才能真正稀釋其中苦痛的濃度。



傷後第二個月心情仍然起起伏伏,時而灰暗到像是看不見未來的路,又時而感覺自己準備好重振旗鼓,不停地在這兩種感受裡來回踱步,反反覆覆。但一直到事故一個多月後我才終於誠實地為自己的遭遇感到難過並且在病房裡放聲大哭,或許也算是在這道泥濘裡匍匐前進了一小步。

看著身上突增的各種縫縫補補,此時此刻我還沒辦法豁達又自信的說出「我與眾不同我超酷」,但希望自己正在或將要走上這條路。


在近期的情緒低谷,「愛」這個字成為了最大的救贖。不論在醫院或者在家的日子總有親朋好友相伴或來訪以共同分擔那些堆積如山的無助,而幾則用來報平安的個人貼文或者限時動態都持續收到各種暖心回覆。感謝那些久未聯繫的人們願意在無垠卻匆忙且疏離的社群世界停下腳步,哪怕僅僅只是簡單地透過一則訊息表達關心或祝福,都得以讓那些共同經歷過的、塵封的美好回憶在腦海裡重新變得清楚。我不太確定這是不是某一種因禍得福,但原計畫短暫回台而造成的那些來不及見面的倉促,好像都陸陸續續的因為這場車禍正在被彌補。


:『或許這是一個機會,讓大家回應你以前付出過的愛吧。』
『所以你還是得勇敢的活下去,讓這個世界愛來愛去。』


走在接受事實的路上,把沿途獲得的愛都小心翼翼地收藏,
讓愛成為力量,投射出更暖的光亮。


#41的復健日記📓

May. 26 / 2023


寫日常、寫感受,寫那些大大小小的關於我。 讓生活裡隨處散落的思緒,以文字的形式被溫柔輕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在 27 歲的一開始,因為一場機車事故,導致臂叢神經損傷 (BPI, Brachial Plexus Injury) 而成為身障人士。
我在 27 歲的一開始,因為一場機車事故,導致臂叢神經損傷 (BPI, Brachial Plexus Injury) 而成為身障人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一、提案 偶然在 Facebook 上的社群中看到有人貼出華倫老師的提案─《股利可抵減稅額及股利所得計算可扣抵稅額的抵減率上限皆應調高》請大家推廣附議,以前就聽說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但從未參與,由於本身就是存股族,此提案切身相關,便毫不猶豫加入附議,相關內容如下: 1.提案內容 股利可
上次參觀成大社區復健中心,他們說要重大傷病卡之後,我就覺得我的生活還是很空虛,所以我就去參觀另外一家叫永華社區復健中心,他們不用重大傷病卡,只需要醫生開轉介單,所以我就決定參加了,也已經先參加了,今天回診要再請醫生寫轉介單。 之前第一天到社區復健中心我就跟他們去市政府擺攤,好像是因為我們是機構所以
Thumbnail
『自我價值肯定』的議題這幾天在我們家成為顯學! 昨晚睡前還跟太太討論到這件事,因為我們昨天各自發布的文章都在分享這件事。 是不是要辦個研討會啊XD
今天去參觀成大的社區復健中心,覺得蠻不錯的,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進展到最後還可以到成大醫院裡做正式工作一天四小時,可惜我現在沒有重大傷病卡,他說要重大傷病卡才可申請,所以下次回診要跟醫師討論看看我能不能申請重大傷病卡。 想請問重大傷病卡是不是不容易申請,我最近兩三年沒有住院,以前有是不是會被認為現在狀況
Thumbnail
醫師回答我說:「運動之前,請務必做暖身運動,讓身體熱起來、伸展開來。不能一下子就做運動,必須循序漸進,上團課跟自己在家做運動的不同,在於上課有專業物理治療師親自上課,並當場檢視運動所用的肌肉群是否正確,這樣不但比較不會運動傷害,也能慢慢地矯正平常姿勢不良的習慣,以利延緩關節退化、肌肉流失。」
Thumbnail
我的案例 各位好,我是個普通領薪水的八年級生上班族,以下是我目前的財富自由計畫,提供大家參考。目前我已經買車及貸款買房,且跟銀行借款100萬來增加投資金額,並預估37歲累計資產可達470萬提前退休,並且之後靠投資資金支付我每月生活費約4萬元,預計65歲後資產可達3億1千萬。(但實際上應該不太可能達到
Thumbnail
瑜珈是種循序漸進的SM行為。   是在享受瑜珈還是在享受疼痛,而且最驚人的是,練著練著就迷上了。
Thumbnail
近年來各國都紛紛祭出「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並加速導入碳交易、碳費、碳稅等制度,甚至連企業也都自主採用再生能源、購買碳權,打造「碳中和」的綠色供應鏈。不過近日專家在科學期刊《自然》中發布最新研究,若要控制全球升溫的幅度在 1.5 度內,全球不只要做到淨零排放,更要開始實施「碳債(carbon de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一、提案 偶然在 Facebook 上的社群中看到有人貼出華倫老師的提案─《股利可抵減稅額及股利所得計算可扣抵稅額的抵減率上限皆應調高》請大家推廣附議,以前就聽說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但從未參與,由於本身就是存股族,此提案切身相關,便毫不猶豫加入附議,相關內容如下: 1.提案內容 股利可
上次參觀成大社區復健中心,他們說要重大傷病卡之後,我就覺得我的生活還是很空虛,所以我就去參觀另外一家叫永華社區復健中心,他們不用重大傷病卡,只需要醫生開轉介單,所以我就決定參加了,也已經先參加了,今天回診要再請醫生寫轉介單。 之前第一天到社區復健中心我就跟他們去市政府擺攤,好像是因為我們是機構所以
Thumbnail
『自我價值肯定』的議題這幾天在我們家成為顯學! 昨晚睡前還跟太太討論到這件事,因為我們昨天各自發布的文章都在分享這件事。 是不是要辦個研討會啊XD
今天去參觀成大的社區復健中心,覺得蠻不錯的,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進展到最後還可以到成大醫院裡做正式工作一天四小時,可惜我現在沒有重大傷病卡,他說要重大傷病卡才可申請,所以下次回診要跟醫師討論看看我能不能申請重大傷病卡。 想請問重大傷病卡是不是不容易申請,我最近兩三年沒有住院,以前有是不是會被認為現在狀況
Thumbnail
醫師回答我說:「運動之前,請務必做暖身運動,讓身體熱起來、伸展開來。不能一下子就做運動,必須循序漸進,上團課跟自己在家做運動的不同,在於上課有專業物理治療師親自上課,並當場檢視運動所用的肌肉群是否正確,這樣不但比較不會運動傷害,也能慢慢地矯正平常姿勢不良的習慣,以利延緩關節退化、肌肉流失。」
Thumbnail
我的案例 各位好,我是個普通領薪水的八年級生上班族,以下是我目前的財富自由計畫,提供大家參考。目前我已經買車及貸款買房,且跟銀行借款100萬來增加投資金額,並預估37歲累計資產可達470萬提前退休,並且之後靠投資資金支付我每月生活費約4萬元,預計65歲後資產可達3億1千萬。(但實際上應該不太可能達到
Thumbnail
瑜珈是種循序漸進的SM行為。   是在享受瑜珈還是在享受疼痛,而且最驚人的是,練著練著就迷上了。
Thumbnail
近年來各國都紛紛祭出「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並加速導入碳交易、碳費、碳稅等制度,甚至連企業也都自主採用再生能源、購買碳權,打造「碳中和」的綠色供應鏈。不過近日專家在科學期刊《自然》中發布最新研究,若要控制全球升溫的幅度在 1.5 度內,全球不只要做到淨零排放,更要開始實施「碳債(carbon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