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雷雨滂沱的黑夜,報社菜鳥小齊開車在山區拋錨,意外目睹一場肇事逃逸的車禍。支離破碎的現場,男性駕駛當場死亡,副駕駛座的女性徐愛婷在送醫後陷入昏迷,慌亂之間,小齊拍到的肇事車牌模糊難辨,不足以為證,車禍的真相也跟著石沈大海。
事隔多年,三十出頭的小齊擔任社會線新聞召集人,意氣風發,凡事探究真相和富有衝勁的個性使他一路平步青雲,直到某次採訪立委事故現場,小齊急著趕回報社處理第一手資料,卻發生車禍意外。小齊將車送到修車廠,好友阿吉檢驗後判斷小齊買到的可能是還魂車。詫異之餘,小齊向交通事故組的舊識王組長進一步調查,不但證實所買的確實是事故車,最令他意外發現當年報案人竟然是自己的名字,九年前潮溼的記憶再度向小齊湧來…
上映不到一個月,票房已經突破四千萬的《目擊者》,無疑是到目前為止又受歡迎、又極具話題性的一部電影。
基本上分享電影評論,適度提到劇情是無法避免,但考量這是部的「懸疑推理片」;對某些人而言,提前知道劇情走向多少會影響觀影樂趣,卻又很想先看點內容,要不然怕進場會被嚇個半死,有沒有?
因此,我這次會針對「以我的觀點,先知道這三點無傷大雅」的觀點先下手,接下來再針對部分想探討的內容多加敘述,但有鑑於每個人的標準不太相同,所以會設兩道防雷線給大家,請大家自行斟酌囉!
= ❅ = ❅ = ❅ = (Part.1 :以下略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 ❅ = ❅ = ❅ =
這絕對不是要去評論許瑋甯的演技如何,而是身為小粉絲要規勸大家的一個忠告呀!
老實說,許瑋甯在整條劇情線中的重要程度並不是這麼地重要,因此也有人提出許瑋甯跟柯佳嬿到底誰是女主角的疑問,那我只能說這很重要嗎?
回過頭來說,許瑋甯在幾個場面的演技表演得非常出色,但假設你抱持著一個「我就是要看許瑋甯飆演技」的心態進場,怕是會有點失望,而且其實這部戲也有許多可看之處,少點期望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滿足。
看過預告片或簡介的朋友們都知道,這一切的故事起源都出現在小齊 (莊凱勛 飾) 目擊的一場山區車禍,所以這場車禍戲非常關鍵,撞擊音效與畫面,都算做得非常不錯,在影片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整個在椅子上跳了一下,想必隔壁的先生一定想說「是有這麼誇張嗎?」
由於是場關鍵戲,劇中會從不同人的角度重現車禍的當下,後來在看幕後花絮的時候,才得知這場戲因預算緣故只有拍攝一次,讓我還蠻驚訝的!因為從各個角色的敘事角度看來,整個車禍戲的呈現都很不錯。
至於音效的部分,好險之後我就有了心理準備,再多次的大聲都沒在怕了!哇哈哈!
《目擊者》要觀眾跟著小齊一起去找多年前這場車禍的真相,在發現真相的過程中卻有著一個神祕的視角,危機隨著真相的發掘逐漸壟罩,在這部分來說的確是有點詭譎,但不會到很嚇人的程度,特別是平常喜愛推理案件題材的觀眾,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
另外,這齣作品也的確藏有比較血腥的場面,我還記得走道隔壁的女孩緊張地一直發出「嚶嚶」的聲音。這可能就是個人接受程度的不同,如果很怕的話就咬牙撐過去吧。畢竟是個很短暫的畫面,不看也是蠻可惜的,很用心在拍的場景捏!
= ❅ = ❅ = ❅ = (Part.2 :以下會涉及部分劇情,請斟酌閱讀)=❅ = ❅ = ❅ = ❅ =
關於《目擊者》的英文片名為何叫「Who Killed Cock Robin」,這其實是源自於英文童謠有關於「知更鳥受到一場荒唐審判」的故事,很多部落客都有針對這點去分析,並做詳細的介紹,我個人對此沒有什麼特別的研究或見解,所以 pass!如果很想研究的朋友,可以去搜尋一些影評都寫得很不錯唷!
回到最吸引人的劇情,就像柯佳嬿在預告裡說的:「我一個當事者都不追究了,你目擊者追什麼呀?」
「目擊者 VS. 當事者」的角色,隨著真相的逐漸揭露而轉換,小齊(莊凱勛 飾)在片頭作為整場車禍的「目擊者」,卻逐漸發現他刻意隱瞞的一面,才發現小齊也不只是單純的「目擊者」,而是整個中故事的一位「當事者」。
劇情也因應這個主軸,從原先的一條線發展為交織的雙主線,主線1: 當然是「車禍本身」,而主線2:就讓我暫且稱為「愛婷(柯佳嬿 飾) 的秘密」吧!
如果今天《目擊者》只有主線1就並不特別,因為整個事情的脈絡並不難猜,但這個主線2真的就是完全沒想過的發展,讓身為一個推理迷的我感覺非常驚喜。
關於這個部分,我跟朋友也討論到《目擊者》是不是有著過度剪輯的問題,導致部分劇情無法獲得明確的解釋,我覺得這種推理題材多多少少會有這樣的問題,畢竟要留下線索卻又不能破梗,自然會有些疏漏,但由於這個「目擊者 VS. 當事者」的主軸本身抓得很迷人,整體看下來並不會因此影響太多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
另外,整齣作品一個很重要的場景放在「小齊跟 Maggie(許瑋甯 飾)的最後對峙」,可以看到莊凱勛跟許瑋甯互飆演技,穿插著小齊揭開最後祕密的場景,讓整體氣氛非常緊張,透過冷笑話來告訴我們「世上最可怕的故事是...人心」,不過感覺那個冷笑話的選材或呈現方式似乎是還可以更好一點。
☞ 撰寫:Glenda
☞ 本文整理自「Glenda's Note」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