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你我都是「普通讀者」!

2024/02/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誰是佛吉尼亞·伍爾芙?

就是那個說「如果一個女人準備寫小說,她必須要有錢和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那個人。

就是電影《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刻意墊高鼻子飾演,最後口袋裝石頭走進河中自盡的人。

也是那個早早在日記寫下:「為什麼生活如此像萬丈深淵之上的一條小徑?」

的人。

伍爾夫是小說家,是小說人物讓自己的意識流(自言自語,自己主觀感受跟想像都行諸文字)的重要作家。

伍爾夫也是書評家,她在上個世紀20年代的《泰晤士報文學副刊》、《紐約先驅論壇報》和《大西洋月刊》等重要刊物,寫下二百多篇書評跟散文。

這些有洞見的文章,有不少內容放在今天看來都顯得太過冗長。

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她後來集結成冊的書名就叫《普通讀者》。

什麼是「普通讀者」呢?就是為自己而讀,而不是為了要用來炫耀或者說服別人而讀的一般人。如你,如我。

所以,她的確花了很多篇幅,來提供她所評論的作者跟作品的背景。

這並不阻礙我們在她敏感又冷靜的筆下,發現許多可以深思的見解。

----「不要用頭腦來同情——因為這還容易做到——而是要出自內心」——這就是籠罩在整個俄國文學之上的那片雲霧,它的魅力吸引著我們。
---和靈魂相比,這些是多麼次要的事情!最要緊的就是靈魂,以及它的熱情、它的騷動、它的美麗和邪惡相交織的驚人的大雜燴。如果我們突然尖聲大笑,或者,如果我們抽抽噎噎不勝悲切,還有什麼比這更加自然的呢?
----當他疲乏之時,他並不停止,而是繼續寫作。他無法限制他自己。那人類的靈魂——它熱氣騰騰地、滾燙地、混雜地、驚人地、可怕地、令人壓抑地翻騰滿溢,向著我們滾滾而來。
----在整部作品中,從頭至尾都可以感覺到那巨大的抱負——這是一場戰鬥,雖然受到一點挫折,但依然信心百倍,她要通過她的人物來傾訴的不僅僅是「我愛」或「我恨」,而是「我們,整個人類」和「你們,永恆的力量……」這句話並未說完。她言猶未盡,這也不足為奇;令人驚奇的卻是她完全能夠使我們感覺到她心中想說而未說的話。

我們看她評論《咆哮山莊》和《魯濱遜漂流記》,或者在作家誕生一百年或二百年寫的大塊文章裏,總是可以感受到她的博學跟,冷靜。

是的,我要再次強調她的敏感,她的冷靜。

難怪當我們看到她寫下:「一個人一旦認識自己,便能依靠自己,絕不會覺得自己無趣,只覺得生命短暫,沉浸在一種深遠而適度的幸福中。」

就能理解她最後跟摯愛的先生(他甚至為了她的事業,開了出版社)留下字條寫道,她沒辦法熬過一次又一次的憂鬱症襲來的恐懼時,會同意.....

她已經「沉浸在一種深遠而適度的幸福中」了。

一年挑戰100本書之15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