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宮牆|懷念趙滋蕃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把東海大學碩士班階段的恩師─趙滋蕃教授(1924--1986)的小品文集(總共8冊),重新翻閱,不禁想起趙滋蕃老師。

趙老師原先並非學術界人士,而是一位新聞記者兼作家。早年僑居德國,據說其尊翁不但認識希特勒,還曾與希特勒家族有往來!當年他回國進湖南大學數學系就讀時,只會講德文,一句中文也不會;結果,尊翁要他跟一位湖南籍的老先生學中文,從此「不幸」學得一口「湖南國語」。 趙老師在大學雖然學的是數學,畢業後卻努力寫作,成為知名作家。以《半下流社會》、《半上流社會》、《重生島》、《子午線上》等長篇小說,以及中篇小說、短篇小說、文學美學論集、散文集等三十餘冊,蚩聲於七、八零年代的臺灣文藝界。

趙滋蕃《半下流社會》1993年版

趙滋蕃《半下流社會》1993年版

尤其是在《中央日報》(臺灣)擔任主筆的時候,長期以「文壽」為筆名,在副刊上寫「雜文」──或談文論藝,或剖析人生,或介紹新潮。其後,位於台北郊區的中國文化大學,聘他為中文系兼任教授,主講文學寫作課程;就這樣一腳踏進學術界。台灣高等教育界的第一個「文藝系」──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便是他創辦的。他後來轉到台中市東海大學服務,還作過一任中文系系主任。

趙老師倡導一種「不求甚解的人生觀照態度」,主張對於「痛苦的人生」,永懷「感激與謝意」,因為,「瞭解和關切,纔使生命和世界顯得有意義。」他曾以五種學問,妙喻人生的不同階段。他說:

人到了二十歲,進入『美學階段』;到了三十歲,進入『文學階段』;到了四十歲,進入『經濟學階段』;到了五十歲 ,進入『哲學階段』;到了六十歲,則進入『神學階段』。

這種說法,實在言簡意賅,卻又寓涵極深的幽默感!據說「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生平最賞識趙滋蕃的小品文。認為:「清晨,打開《中央副刊》,就好像香醇的咖啡中,多放一顆方糖!」他的雜文作品,絕大多數是千把字篇幅的小品文,內容相當繁富,卻篇篇發人深省,言人所未言。 進東海唸書時,他正好在中研所開設:「當代文學理論」與「文學美學」兩門課程;研二時,又修過他的「文學史方法論」,可以說,趙老師是我在這個一領域的「啟蒙者」。他上課方式相當特別,是採「問題導向」的上法。每次由一個問題開場,越講越深。固然他也有一定的內容,可是,要是問題問得越多,他所講授的內容就越不同、越精采、越多樣;到了最後,簡直是欲罷不能,幾乎每一次上課,都忘記下課時間!

他因為長年在新聞界服務,越晚精神就越好,所以喜歡在夜間上課,往往上到十一點才會下課。每次下課,趙老師一定與所有男生一起護送女生回宿舍,然後,男生再送趙老師回東海招待所。當我騎著「野狼125機車」,風馳電掣,飛奔興大單身宿舍時,往往已是深夜。 他開闊的人生觀以及「歐洲式」的紳士風度,往往使我們大家在一起時候,精神狀態都很high!現在回想起來,其實趙老師不只在學問上給了我相當多引導,他在人生觀方面,也給了我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念國中時,學校訂了中央日報,當時的學生都喜歡讀副刊,很是搶手,懷念那樣的日子。知道這個名字,但不知為何,沒看過他的長篇。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1
可能是因為先在香港出版 ..
Fred Chou-avatar-img
2024/02/20
令人十分敬佩的 “導師” 風格。 對人生的體驗與領悟超乎一般學者。 五段人生的比喻更是展現出來他的獨特透徹領悟。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0K會員
877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5/03
最近在加拿大博客文昭先生的談話節目〔文昭談古論今〕,獲悉茅海健著《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這本震動史學界的歷史著作;我搜集很多資料,也在圖書館找出原書,本文是一篇簡單的讀書報告。茅海建教授以冷峻而深刻的史家之筆,對這場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戰爭進行全方位解構。
Thumbnail
2025/05/03
最近在加拿大博客文昭先生的談話節目〔文昭談古論今〕,獲悉茅海健著《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這本震動史學界的歷史著作;我搜集很多資料,也在圖書館找出原書,本文是一篇簡單的讀書報告。茅海建教授以冷峻而深刻的史家之筆,對這場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戰爭進行全方位解構。
Thumbnail
2025/05/02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成書於光緒十五年(1889),是中國書法理論史上一部承前啟後的重要著作。這部書的誕生,有著豐富的時代背景與個人思想根源。康氏早在光緒五年(1879)便開始構思,歷經十年增訂,最終定稿於變法挫敗後。
Thumbnail
2025/05/02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成書於光緒十五年(1889),是中國書法理論史上一部承前啟後的重要著作。這部書的誕生,有著豐富的時代背景與個人思想根源。康氏早在光緒五年(1879)便開始構思,歷經十年增訂,最終定稿於變法挫敗後。
Thumbnail
2025/04/20
我的美學因緣始於一本薄薄的《談美》。當時尚不知「美學」為何物的我,却被書中那清通雅潔、娓娓道來的行文風格深深吸引,如同在精神荒原偶遇一泓清泉。朱光潛先生以他特有的親切筆調,將「美」這一抽象概念轉化為可以感知的日常經驗。
Thumbnail
2025/04/20
我的美學因緣始於一本薄薄的《談美》。當時尚不知「美學」為何物的我,却被書中那清通雅潔、娓娓道來的行文風格深深吸引,如同在精神荒原偶遇一泓清泉。朱光潛先生以他特有的親切筆調,將「美」這一抽象概念轉化為可以感知的日常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茶花,尤其是山茶花,在佛教文化中承載著深厚的象徵意義。它既是自然美的代表,也反映了佛教的哲學思想,具備無常、純淨、供養與慈悲等多重內涵。
Thumbnail
茶花,尤其是山茶花,在佛教文化中承載著深厚的象徵意義。它既是自然美的代表,也反映了佛教的哲學思想,具備無常、純淨、供養與慈悲等多重內涵。
Thumbnail
語言是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其中隱喻更賦予生動和具象的力量。所謂「隱喻」就是「以此喻彼」,使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成為可以感知的對象。認知語言學家普遍認為:「隱喻是認識世界的工具」,而其中,動物隱喻又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隱喻不僅反映人類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更將自身經驗和情感投射到物象之上。
Thumbnail
語言是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其中隱喻更賦予生動和具象的力量。所謂「隱喻」就是「以此喻彼」,使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成為可以感知的對象。認知語言學家普遍認為:「隱喻是認識世界的工具」,而其中,動物隱喻又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隱喻不僅反映人類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更將自身經驗和情感投射到物象之上。
Thumbnail
某學生擔任通識教育教師多年,提及國內不少科技大學主事者,明知需要通識教育,却未必擁有正確的認知,使得教師們糾結在「趨向博雅」還是「趨向通識」,工作得相當辛苦,却未必達成效果。 歐美大學的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和通識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雖然在目標和範圍。
Thumbnail
某學生擔任通識教育教師多年,提及國內不少科技大學主事者,明知需要通識教育,却未必擁有正確的認知,使得教師們糾結在「趨向博雅」還是「趨向通識」,工作得相當辛苦,却未必達成效果。 歐美大學的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和通識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雖然在目標和範圍。
Thumbnail
今天下午,很榮幸應聘擔任台中市某知名私大的博士學位口試委員,這位研究生完成了答辯,榮獲文學博士學位。他擁有很好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繼續鑽研下去,肯定能在文史學界,大展身手。 他作的是「區域文學」的議題,事前我除了詳讀高達360頁的論文定槀,也為自己的提問做足了功課。所
Thumbnail
今天下午,很榮幸應聘擔任台中市某知名私大的博士學位口試委員,這位研究生完成了答辯,榮獲文學博士學位。他擁有很好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繼續鑽研下去,肯定能在文史學界,大展身手。 他作的是「區域文學」的議題,事前我除了詳讀高達360頁的論文定槀,也為自己的提問做足了功課。所
Thumbnail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史鐵生(1951-2010),文革時期以知青身份下鄉插隊,1971 年因病返京,二十二歲遭逢截癱,1979 年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一生以思力深刻的殘疾寫作蜚聲文壇。
Thumbnail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史鐵生(1951-2010),文革時期以知青身份下鄉插隊,1971 年因病返京,二十二歲遭逢截癱,1979 年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一生以思力深刻的殘疾寫作蜚聲文壇。
Thumbnail
張哲立教授,民國55年出生台灣,從小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就讀於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並獲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本科畢業經濟學學士,而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Thumbnail
張哲立教授,民國55年出生台灣,從小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就讀於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並獲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本科畢業經濟學學士,而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Thumbnail
敝人的研究所教授就是徐斯儉老師,上他的課非常有知識,他是念台灣大學政治學畢業,最後到國外的哥倫比亞大學直接取得博士學位。現在他人正在為國家服務,他有帶者我們這批學生親自走訪中國的所有重要領土與城市及鄉村地帶。我們所有的研究生的帶著自己的論文命題,各自去找訪問對象,去挖一些資料,甚至詢問一
Thumbnail
敝人的研究所教授就是徐斯儉老師,上他的課非常有知識,他是念台灣大學政治學畢業,最後到國外的哥倫比亞大學直接取得博士學位。現在他人正在為國家服務,他有帶者我們這批學生親自走訪中國的所有重要領土與城市及鄉村地帶。我們所有的研究生的帶著自己的論文命題,各自去找訪問對象,去挖一些資料,甚至詢問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