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的时代

Lola-avatar-img
發佈於影君子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想在我们以前,在毛的时代,黑板报又是另一番用途。它是一种公共表达,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的手中,都发挥过各自不同的作用。希望那些曾经尝试用它来做个人表达的同学们,都没有放弃对自己的热爱,对漫画,对一切可爱的东西的热爱。
昨日青空(2018)

昨日青空(2018)



最近买了电视会员,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狂看电视,提前进入一种借着“庆祝”的名义、实际上是不死不活的状态。因为一天看三部恐怖片,真的像跳进大海里游泳一样,一抬头天就黑了,然后别的什么事也没做成。

不过我还挺享受这种状态的,一种完全被包裹的感觉,很安全,像个婴儿,什么也不用思考,更不用去做。

以前我们说“网瘾”、“游戏瘾”,大概在上一个十年间,还是被大肆批评的东西。现在却开始接受大量的“沉浸体验”,主动投身,于是有了沉浸式剧本杀、沉浸式 3D 体验,换装、穿越、交互,甚至是沉浸式吃零食,万物皆可沉浸式。这是不是反而说明了一件事,今天要真正投入、沉浸于某种体验,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

上瘾让我感觉很好,但我主要不是想说这个。我的电视已经很旧了,虽然它实际上可能是七八年间才买的,但是比起如今的电子产品更迭速度,它已经算是很老了,我甚至无法自如地使用搜索功能。于是我每天打开电视,都不能自由决定我将要看什么,只能像是做选择题一样,在它给我推荐的有限范围内作出选择。

昨天看的是《昨日青空》,平时有更多选择的时候,我根本不会去看的片子。但我知道这个作品,早在它动画化之前。中学的时候,它曾经以那样独特的画风,横扫了我们所能接触的一切漫画,成为很多爱好漫画和读书、喜欢购买杂志的同学的心头好。它真的太特别了,它所叙述的青春,简直是正在发生在我们身上,原封不动地预言了爱意如何萌生,高考之后大家的路通往何处。我们曾经那么喜欢过的一个故事。

奇怪的是,再看到动画的时候,我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然后一边用二十几岁的审美霸凌它,觉得它是如此的平庸。我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这个故事了吧。但我想象得到,那些还在张罗着母校庆典,各种聚会的同学,应该仍然喜欢这个作品,尽管它显得如此单薄,简直像一张临摹了青春的雪梨纸,描完了就没了,也不值得反复欣赏。

但是影片里那个从“黑板报”开始的绘画梦想,却勾起了我的记忆。小学的时候,我们做手抄报,因为工序繁杂,要画,要写,于是只能布置成假期作业。每个寒暑假都要做一张大幅的手抄报,卷起来带回学校,上交给老师,再由老师选出最好的几张,全校汇总,或各年级汇总,贴在去做广播操的楼道公告栏里,供大家欣赏。

我觉得这种经验,也是世上少有的,虽然我们能共享写和画、做一个作品,这种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但是它的出发和终点,都显示了一种苏联式的效用。为了宣传的有效性,所以我们被命令这样做。其结果是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意识形态的统治。所以手抄报的主题,往往是“积极向上”,甚至是直白地颂扬我朝当时所推行的某一政策。

我从二三年级开始就是那个画黑板报的人(不禁暗想,可能这也为我学新闻埋下了伏笔),理由是我画得好,写字也好,我应当为班级荣誉争光,也要珍惜这个画黑板报的“权利”,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因为他们早读的时候,我在画黑板报,他们自习的时候,我还是在画黑板报,甚至有时候为了应付检查,他们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也要画黑板报。

直到上初中,我还是在画黑板报。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些主题,我用的还是小学时老师买给我的板报应用工具书。

到异地上高中以后,没画过几次,因为学校要抓学习,且班上有画得更好的同学,画黑板报的责任也就不再落到我一个人身上。

不过上了高中以后,大家有了自己的审美,也有点叛逆心,已经不再满足以往那种沉闷无趣的黑板报风格了。我们再也不需要照着板报应用书,而是从任何事物中寻找素材和灵感。

因为板报的主题就那些,要写字只能抄政治课本,于是我们选择诗歌代替。画画就稍微自由一点,因为无论如何你都可以说与主题相符,或者辩解它只是配饰和花边,从来都这样的。于是我们在黑板上临摹了大量的漫画人物,有时候也创造自己的四格漫画。有时候发挥太过,一走进教室,就只能看见后门的黑板报。

我现在回想,当时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却热衷于做那样的事,在偌大一块黑板上画出巨大的人像,引起轰动。我们是在用曾经画领袖的黑板和方式,来画属于我们自己的二次元偶像。或者有人还画过当时常用的墨水瓶上的老人头(老板牌的蓝黑色墨水),就为了逃避画红旗、长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二十字方针”。

这样来看,画黑板报还是有趣。在高考前,有人在教务室外面的公告栏上画了一只火红的凤凰,连接了整整两块黑板。为了表现出那种淬了火的鲜红欲滴,甚至放弃粉笔,使用了颜料,于是保留了很久很久。那张公告栏,原先是用来公示学校优秀排名和成绩的。但谁也不关心,人们只提起那只凤凰。

我们学校种的最多的也是凤凰树,在那个季节,正好有红色的花朵飘下。我感觉回想起高考的惊心动魄,一定会回想起那个场景。

包括《昨日青空》也有人画过,巨幅的人物群像出现在校园里的时候,也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跑去看,直到它被擦掉为止。

这部漫画曾经对我们那么重要,也重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青春。所以我还是会对它抱有好感。而且它的创作者显得如此真诚,乃至于诚实地记叙了他的青春,并将其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作为读者的我们。

而画黑板报这件事,多么像做新闻,它们就连命运也是相似的,能做多少,不能做多少,都是早已写好的。

我在新闻学院的时候,听一位老师说,他曾经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带领学生用做板报的方式做新闻,形成纸稿贴在公告栏上,有时候不被允许报道,就往公告栏上贴白纸,表明“今天没有新闻”。我想这也算得上是黑板报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想想在我们以前,在毛的时代,黑板报又是另一番用途。它是一种公共表达,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的手中,都发挥过各自不同的作用。希望那些曾经尝试用它来做个人表达的同学们,都没有放弃对自己的热爱,对漫画,对一切可爱的东西的热爱。

2024 年 1 月 30 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la的沙龍
20會員
137內容數
我决定种下你的契机,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午后。
Lol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0
站在他们中间的我,仿佛一只chiikawa,但是跃跃欲试。
Thumbnail
2024/10/10
站在他们中间的我,仿佛一只chiikawa,但是跃跃欲试。
Thumbnail
2024/10/04
在北京之外,所有的城市和人心要向着它,而各地又必须模仿它建造出一个自己的“中心”,用来辐射近处的人,以确保这严丝合缝的统治。
Thumbnail
2024/10/04
在北京之外,所有的城市和人心要向着它,而各地又必须模仿它建造出一个自己的“中心”,用来辐射近处的人,以确保这严丝合缝的统治。
Thumbnail
2024/06/26
东京好像一个世界的十字路口,我并不是扎根在了这里,而是借助它的目光理解世界,以及自己的来处。
Thumbnail
2024/06/26
东京好像一个世界的十字路口,我并不是扎根在了这里,而是借助它的目光理解世界,以及自己的来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本..生活週記 我還留到現在. 可能想要保存那時候瞎掰故事的過程吧. 字醜請忽略.那時候寫字很隨性. 但畫畫的時候反而很認真..🫠 那時候同學一直請我幫她畫仿畫. 黑白的那種 她都貼在房間牆壁上. 人家說什麼就做什麼的概念.🤣 有這麼乖 青春小鳥跟庫洛魔法使那些 不過很感
Thumbnail
這本..生活週記 我還留到現在. 可能想要保存那時候瞎掰故事的過程吧. 字醜請忽略.那時候寫字很隨性. 但畫畫的時候反而很認真..🫠 那時候同學一直請我幫她畫仿畫. 黑白的那種 她都貼在房間牆壁上. 人家說什麼就做什麼的概念.🤣 有這麼乖 青春小鳥跟庫洛魔法使那些 不過很感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Thumbnail
一張紙 一支筆 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從小到大,我們學會用紙筆捕捉外面的資訊 也練習把心裏的吸收用文字呈現出來 這樣的一來一往 關於大人的我們 很是熟悉。 文字是清楚的 但也把感覺框成方正了 多數時候 細細碎碎 黑黑沉沉的感
Thumbnail
一張紙 一支筆 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從小到大,我們學會用紙筆捕捉外面的資訊 也練習把心裏的吸收用文字呈現出來 這樣的一來一往 關於大人的我們 很是熟悉。 文字是清楚的 但也把感覺框成方正了 多數時候 細細碎碎 黑黑沉沉的感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收到「手寫小紙條」了? 不是那種隨便寫寫,而是有心意的手寫字, 學生時期和好友之間傳遞的小紙條, 寫給爸媽的手寫卡片, 戀人之間的甜甜小紙條, 婚後寫過幾次的手寫卡片, 然後, 智慧型手機裡的各種APP,讓做卡片變的方便,各種顏色字體任君挑選,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收到「手寫小紙條」了? 不是那種隨便寫寫,而是有心意的手寫字, 學生時期和好友之間傳遞的小紙條, 寫給爸媽的手寫卡片, 戀人之間的甜甜小紙條, 婚後寫過幾次的手寫卡片, 然後, 智慧型手機裡的各種APP,讓做卡片變的方便,各種顏色字體任君挑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