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己」佮「別人」(台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句:「愛別人,佮愛家己仝款。」

講這句的人,想講逐个人一定愛家己比愛別人較濟。

無一定喔!有的人干焦會曉愛別人,為別人做真濟代誌,袂曉愛家己,無照顧家己。

 

我的朋友進前佇清潔公司學摒掃的時,公司的人教伊:「掃客戶的厝,當做掃家己的厝內仝款。」我的朋友無同意這个講法。講的人料想逐个人攏共家己的厝內摒甲真清氣,共客戶的厝當做家己的厝摒就沒問題啊!

 

無一定喔!有的人家己的厝內亂操操,閣垃圾,摒別人的厝摒較誠清氣。

 

以前,我的大兄是室內設計師,共客戶的厝內成格甲真媠,家己的厝內凊彩蹛。有的人佇外口佮內面的情形無仝款,差真濟。

(2024.2.25.)


avatar-img
26會員
311內容數
之前我的生活平順,但我覺得不對勁,偶而碰到一、二位和我一樣,不滿意現狀的,但是我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經過多年的摸索,終於清楚了,身為女性,育兒和照顧家庭這種從古到今被視為女人理所當然的職責,跟實現自我是有很大的衝突。今天,為了延續生命和享受家庭,女人如何發揮自我?是需要探討和實驗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淑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週,我追踪的一位催眠師,他的粉絲頁終於寫出他太太的粉專的名字,我進去看,第一篇寫到從中橫回來一、二週了,心情還留在中橫。我往前略看一下,原來他們辦了中橫走路的活動。下一次的舉辦時間是暑假。   我在那則貼文下面留言,問:「請問,一天走幾小時,或幾公里呢?或許我可以開始來練腳力。」   然後
一個「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到底是長得越來越好,或是離開人的本性越來越越遠呢?如果遠到出現了問題,影響生活的話,要怎麼將他的本性、原有的能力恢復呢?   這本心理學的經典可以慢慢讀,除了接收他說的想法和做法之外,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寫出來,對照一下,自己的收穫會比較大。
我聽了朋友的Podcast,訪問曾彥菁,她說到侷限和框架。(註)   我傳給某位朋友,建議她聽,她聽完,感覺到的是「性慾」,我感覺到的是她很 「勇敢」,將那些很私密、個人的事情和想法,包括自己的性寫出來,而且用本名。   上週去諮商,我想談的是「掌控、侷限和框架」,關於後2項,我說到,有很多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我幾年前在社大上課,有位同學說到她公公過世了,有幾天要回南部的鄉下辦喪事。   村子裏當地的葬儀社找她的婆婆,希望給他辦,但小叔們決定要給龍巖辦,「我婆婆最後一次做決定的希望落空了。」   再下一次上課,她說到她的公公來託夢的事。   是這樣的。前幾天他們回去,她小叔將人家包來的奠儀用橡
我在捷運起站搭晚上最後一班十二點開的捷運車到台北小弟家。在車上打手機給他,跟他說:「很抱歉,這麼晚了還要打擾你。」他說沒關係。   到了之後,和小弟在客廳談了一陣子,時間很晚了,他明天還要上班,就先睡覺,改天再說。   ●房間裏滿滿的東西   我睡媽媽的房間,媽媽現在住新竹的大弟家。進她
上週,我追踪的一位催眠師,他的粉絲頁終於寫出他太太的粉專的名字,我進去看,第一篇寫到從中橫回來一、二週了,心情還留在中橫。我往前略看一下,原來他們辦了中橫走路的活動。下一次的舉辦時間是暑假。   我在那則貼文下面留言,問:「請問,一天走幾小時,或幾公里呢?或許我可以開始來練腳力。」   然後
一個「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到底是長得越來越好,或是離開人的本性越來越越遠呢?如果遠到出現了問題,影響生活的話,要怎麼將他的本性、原有的能力恢復呢?   這本心理學的經典可以慢慢讀,除了接收他說的想法和做法之外,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寫出來,對照一下,自己的收穫會比較大。
我聽了朋友的Podcast,訪問曾彥菁,她說到侷限和框架。(註)   我傳給某位朋友,建議她聽,她聽完,感覺到的是「性慾」,我感覺到的是她很 「勇敢」,將那些很私密、個人的事情和想法,包括自己的性寫出來,而且用本名。   上週去諮商,我想談的是「掌控、侷限和框架」,關於後2項,我說到,有很多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我幾年前在社大上課,有位同學說到她公公過世了,有幾天要回南部的鄉下辦喪事。   村子裏當地的葬儀社找她的婆婆,希望給他辦,但小叔們決定要給龍巖辦,「我婆婆最後一次做決定的希望落空了。」   再下一次上課,她說到她的公公來託夢的事。   是這樣的。前幾天他們回去,她小叔將人家包來的奠儀用橡
我在捷運起站搭晚上最後一班十二點開的捷運車到台北小弟家。在車上打手機給他,跟他說:「很抱歉,這麼晚了還要打擾你。」他說沒關係。   到了之後,和小弟在客廳談了一陣子,時間很晚了,他明天還要上班,就先睡覺,改天再說。   ●房間裏滿滿的東西   我睡媽媽的房間,媽媽現在住新竹的大弟家。進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想要我 我也想要你 我們都需要彼此 不應該存在任何束縛 沒有應該怎樣 什麼的方式和所謂的規則
Thumbnail
一直很喜歡飛飛的作品, 之前趁著博客來特價的時候, 也推薦過飛飛的作品, 這次我們來看這本《家是什麼呢?》。 🏠說起「家」, 我是個戀家的人, 朋友們出國旅行總是樂不思蜀, 但是我大概第三天就會開始想家。 平日下班也總是迅速回家, 假日沒有特別的事情也是宅宅一
前言 前文提及”愛自己”一詞,可以是區分人己—所以得時時提防別人侵擾,刻刻要注意自己權益—;也可以是視人如己—尊重、欣賞別人,別人也同樣的尊重、欣賞自己。(不必提防別人,也不必刻意維護自己。) 你對別人好,別人卻不對你好 或謂:自己尊重、欣賞別人,可是別人不見得尊重、欣賞自己,那怎麼辦
Thumbnail
如果收受別人的金錢支助,就要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著,是把家裡當公司嗎,有錢最大。
你管不了別人,但卻可以善待自己 前言 一個團體中—不管是社團或者球隊等等—有人家中有了婚喪喜慶,團體中的其他成員應否有點表示?之所以提此問題,乃因這是團體一定會碰到的問題,如果這個團體是正式的—例如同事、同學、同好等—或許會有個正式的章程,團體做何表示,其他成員再看個人交情做出自己認為合適的表態
從前的朋友,他家是傳統的透天厝。他的新婚妻子要求拆掉儲藏室跟改造㕑房。我們一堆人就去用了半天,把該拆的都拆了,然後因為一身灰土,就借用他家的浴室梳洗一下,我是最後一位完工的,當我離開浴室後,他妻子馬上用刮水刀和消毒液把浴室整理了一遍,再啟用除霉烘乾機。朋友們相視一眼,就都默默的離開了! 他的妻子有
Thumbnail
實際要入住的只是業主一人。而溝通的過程中親人總是在旁邊下指導棋。聽得出來...她沒有為自己下過決定....如何一步步找回自我而不是依賴他人,這將是一段她是否能破蛹而出的旅程。
Thumbnail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對別人做那些連自己也討厭的事,這可以說是人與人相處的最低限度,但不是顛倒所有假設都能成立,尤其是在感情裡。 也就是並非 「己所欲,便施於人」:我希望別人對我這麼做,我就先對他這麼做,希望藉此來感動對方,進而對自己做一樣的事。 我喜歡有人在家等門的感覺,於是
除了家人,沒有人是真心希望你過的比他好(?!) 一句很常聽到的話,刷刷short影片偶爾也會看到類似主題的影片。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自己覺得… 從家人開始延伸,我發現當我身邊的人過得比我好時… 我其實過的也不會差到那去(大笑))))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想要我 我也想要你 我們都需要彼此 不應該存在任何束縛 沒有應該怎樣 什麼的方式和所謂的規則
Thumbnail
一直很喜歡飛飛的作品, 之前趁著博客來特價的時候, 也推薦過飛飛的作品, 這次我們來看這本《家是什麼呢?》。 🏠說起「家」, 我是個戀家的人, 朋友們出國旅行總是樂不思蜀, 但是我大概第三天就會開始想家。 平日下班也總是迅速回家, 假日沒有特別的事情也是宅宅一
前言 前文提及”愛自己”一詞,可以是區分人己—所以得時時提防別人侵擾,刻刻要注意自己權益—;也可以是視人如己—尊重、欣賞別人,別人也同樣的尊重、欣賞自己。(不必提防別人,也不必刻意維護自己。) 你對別人好,別人卻不對你好 或謂:自己尊重、欣賞別人,可是別人不見得尊重、欣賞自己,那怎麼辦
Thumbnail
如果收受別人的金錢支助,就要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著,是把家裡當公司嗎,有錢最大。
你管不了別人,但卻可以善待自己 前言 一個團體中—不管是社團或者球隊等等—有人家中有了婚喪喜慶,團體中的其他成員應否有點表示?之所以提此問題,乃因這是團體一定會碰到的問題,如果這個團體是正式的—例如同事、同學、同好等—或許會有個正式的章程,團體做何表示,其他成員再看個人交情做出自己認為合適的表態
從前的朋友,他家是傳統的透天厝。他的新婚妻子要求拆掉儲藏室跟改造㕑房。我們一堆人就去用了半天,把該拆的都拆了,然後因為一身灰土,就借用他家的浴室梳洗一下,我是最後一位完工的,當我離開浴室後,他妻子馬上用刮水刀和消毒液把浴室整理了一遍,再啟用除霉烘乾機。朋友們相視一眼,就都默默的離開了! 他的妻子有
Thumbnail
實際要入住的只是業主一人。而溝通的過程中親人總是在旁邊下指導棋。聽得出來...她沒有為自己下過決定....如何一步步找回自我而不是依賴他人,這將是一段她是否能破蛹而出的旅程。
Thumbnail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對別人做那些連自己也討厭的事,這可以說是人與人相處的最低限度,但不是顛倒所有假設都能成立,尤其是在感情裡。 也就是並非 「己所欲,便施於人」:我希望別人對我這麼做,我就先對他這麼做,希望藉此來感動對方,進而對自己做一樣的事。 我喜歡有人在家等門的感覺,於是
除了家人,沒有人是真心希望你過的比他好(?!) 一句很常聽到的話,刷刷short影片偶爾也會看到類似主題的影片。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自己覺得… 從家人開始延伸,我發現當我身邊的人過得比我好時… 我其實過的也不會差到那去(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