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缺陷的那一半:《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觀影心得(有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我的記憶中,2020年《刻你》檔期好像有一部重映片,當時的我沒有太在乎,但我一直覺得那是《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的海報。


開始看同志電影後,《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這個片名一直深深吸引著我,早在看電影前就拿這九個字做了很多的...創作?


難以說盡我對這個片名的喜歡,好霸氣,好曖昧。然而在二刷完以後,我卻覺得中文片名似乎誇大了這份情感,變得有些中二中二(?,真的很好奇,代理商到底是怎麼得來「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這個解讀?


我非常喜歡紅花大戲院的影評,對於「一半」的想法。我在臉書也寫了對片名的想法,我想一樣的話還是不要贅述了。


比起以往看的斷背山、CMBYN,MOPI的藝術成份就更高了,其實我認為MOPI的主軸根本不是愛情,而是雙男主與家庭的連結,內心的孤寂。即使背景天壤之別,孤寂讓兩人相遇,即使走不進對方的心。


「My Own Private Idaho」一名很明顯專注於Mike與他的家庭,而「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則把重點聚焦在同志關係,香港譯名「不羈的天空」則更帶有少年叛逆的味道在。


MOPI有很多笑點與看似輕鬆的成份?讓我難以區分究竟是用喜劇包裝的悲劇,還是用悲劇包裝的喜劇。


我想就先從我眼中的直男Scott聊起。


Scott的故事背景改編自《亨利四世》,之前上文學概論有提到,當時雖然是遠距但我超嗨(?,但我已經完全忘記《亨利四世》在說什麼,所以跳過這個部份。


市長的兒子自甘墮落至男伎圈,父親對他的叛逆失望,拿起堂哥年輕有作為相比較,然而Scott直言別想讓他對堂哥產生一點的崇拜。


Scott的內心比Mike要神祕的多,觀眾理解Mike因為童年創傷而得嗜睡症,然而Scott為什麼自甘墮落?


我認為他確實憎恨自己的背景,必須活在虛假的表面社會,然而又為什麼21歲就願改頭換面?


「我這樣的浪子回頭,要比一直當個好兒子更讓他們覺得難能可貴。」


我認為這是Scott最真心的話,也諷刺了人性總是要有所比較、轉折、失去過才會格外珍惜擁有。


或許他明知比不上哥哥,或許他認為得不到肯定,所以想來個大反轉證明自己的能力。


在看到影評之前,其實我一直認為愛情是Mike單向對於Scott。對Scott而言,Mike真的只是個摯友。


當然二刷看見更多Scott對Mike的小細節,但這不就是典型異男忘中讓人又愛又恨的體貼直男嗎?


直到看到別人的想法,我才開始思考Scott隱藏自己愛戀的可能性。


我真的好喜歡紅花大戲院剖析的,Scott無法把任何一部份的自己給Mike,因為王子身負重任,而Mike可以把全部的自己給Scott,因為沒有人會在乎。


第一次看的時候,我覺得營火告白的剪接很像一場夢,哪個異男會在被男性友人告白以後抱著對方睡?


也許Scott與Mike的故事本就像一場夢。


Scott明白自己終究要回到上流社會,他有他作為市長兒子的責任,他無法給出任何的承諾。就像當男伎也是玩玩,「我只會為了錢和男人做愛」,然而他根本不缺錢。


快閃江湖的王子,全身赤裸出來闖蕩,是否終究得回到櫃子?


有趣的是貧窮的Mike卻說「我可以愛一個人,即使對方沒有付我錢」,我想此時的Mike才是真正的出櫃。


如果男伎生活只是為了生存,性與愛的傾向是否合一?


在同性關係中,Scott的說法是交換,而Mike是真正愛著男人。


Mike一生追求著母親,困在破碎的童年。他認為哥哥即是自己的父親,即使覺得這樣違反道德,還是更願意這麼相信。


我的想法是這非事實,但Mike相信的原因是,或許是希望與家人的關係更緊密?不希望父親只是個陌生人?


如果童年的影像完整,Mike會流落街頭嗎?還是會是個「心智更正常的人」?


我很喜歡這段駁斥「正常」的對話,其實我們總把一個人的「不正常」歸咎於童年與家庭,相關研究巨擘讓我們堅信不移。


當然我認為「好好的長大」對於孩子確實是很重要的事,只是究竟何謂正常?


沒有人想被創傷束縛一生,但為什麼要默認自己就是個「不正常」的人?


我想Mike指的是他的嗜睡症,只要聯想到和母親與故鄉相關的景象,他就會昏睡過去。


在有Scott在的日子裡,他一次次被抱起,安全的醒來。


結局是當他再次昏睡後,被人偷竊、被陌生人載走。


我認為結局是刻劃出Mike的人生註定漂泊流浪在各地與各人間。


然而居然有觀眾認為這是開放式結局,也許下車的人要帶他去他嚮往的那個人之處。


我還是比較傾向自己的解讀,然而Mike個人的結局確實是開放式,但開放式比起明確的悲劇更讓人傷感。


電影前段有多甜,後段就有多虐。


其實我早知道電影最後他們分道揚鑣,也一直認為這是場沒有結果的單戀,所以看電影時覺得比想像中更多糖。


Scott一次次守護昏睡的Mike,替他掩飾偷了Bob的毒品,為了藏匿Bob而假裝做愛,兩人一起惡作劇鬧同伴,Scott騎著兩人一起偷來的摩托車載著Mike尋找母親,感覺到Hans嚇到Mike而趕緊關掉音樂,到底誰會不暈。


然而處處想著Mike的他卻在遇見Carmella後毅然決然拋下他,帶著Carmella回到上流社會。


一開始認為,摯友終究敵不過真愛,Mike代表墮落的男伎生涯,而Carmella卻是「正常」的規範人生。


但如果說Scott真的對Mike有愛,那麼我認為更加殘忍的即是櫃子裡的同志之愛敵不過規範上的男女之情。


Scott早知道自己會離去,又何必給出真心?


也或許Mike也早明白倆人不會永遠在一起,那告白又何妨?


老實說Bob還是把上流社會的人想的太單純,以致崩潰而死。或許Scott對Bob的愛更勝於父親,僅是因為Bob代表著自由,我認為Scott並沒有想「回饋」Bob與同伴的心的很明顯的。


是啊,早就鐵了心會頭也不回,所以不論有愛沒愛,他又何必愛上Mike?


在Scott離開後,Mike同樣崩潰了。


雖然早在看著Scott和Carmella調情、聽見他們做愛的時候就心如刀割。


有時候看來所有同志電影都環繞著這麼一句「我曾經以為世界是繞著我們轉的,為什麼瞬間我變成了別人?」


Scott離開時的對不起的值得玩味,即使他後來說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找到Mike的媽媽。


但是不是也包含了辜負,與未能給出的情感與承諾?


也許有天我們會再次在大街上相遇,但比起三年前故事開始,如今故事已經結束了,你僅僅是Somebody that I used know。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是我的超級愛歌,我沒看過迷因,應該是好多年前在電台聽到的。


從N年前單曲循環到今日,我還能因為MOPI而加深愛這首歌的理由。


當然這首是2011年的作品,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是1991的電影,但MOPI不像CMBYN有Mystery Of Love這麼經典又傷感的主題曲。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的歌詞適合Scott和Mike的故事,旋律趣味性正好也呼應電影的幽默成份。


「一半」在My Own Private Idaho 並不存在,要不什麼都沒有,要不什麼都給出去。他們無法成為對方的一半,反倒我認為正是因為對方,在愛情、在友情中,兩人內心似乎永遠缺陷了那一半的存在。


即使最終成為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那一句“I do love you.”,是否會成為兩人一生無法忘懷的夜晚。



2023年9月4日寫於Instagram。

電影:《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199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客的沙龍
4會員
45內容數
夢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6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五:小樓×蝶衣=現實×理想「道分歧,難再同謀。」】 用MBTI的打開段小樓和程蝶衣,今天不要感情用事! 不知道小石頭是怎麼進戲班的,只知道他從小能力過人,雖然出風頭的性格也惹來了不少處罰。 而小豆子是因為母親的妓女身份,無法再單獨養大孩子,而把小豆子塞進戲班讓他獨立自
Thumbnail
2024/09/06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五:小樓×蝶衣=現實×理想「道分歧,難再同謀。」】 用MBTI的打開段小樓和程蝶衣,今天不要感情用事! 不知道小石頭是怎麼進戲班的,只知道他從小能力過人,雖然出風頭的性格也惹來了不少處罰。 而小豆子是因為母親的妓女身份,無法再單獨養大孩子,而把小豆子塞進戲班讓他獨立自
Thumbnail
2024/08/30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三:當愛已成往事】 <當愛已成往事>是《霸王別姬》的主題曲,由李宗盛作詞作曲,原聲帶收錄的版本為林憶蓮李宗盛的對唱,而張國榮在1995年發行的個人專輯《寵愛》也收錄了個人獨唱版本。 張國榮的<當愛已成往事>,完全就是蝶衣本人的傾情,忘不了京戲霸王豪氣的開頭,哥哥沉沒水中,
Thumbnail
2024/08/30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三:當愛已成往事】 <當愛已成往事>是《霸王別姬》的主題曲,由李宗盛作詞作曲,原聲帶收錄的版本為林憶蓮李宗盛的對唱,而張國榮在1995年發行的個人專輯《寵愛》也收錄了個人獨唱版本。 張國榮的<當愛已成往事>,完全就是蝶衣本人的傾情,忘不了京戲霸王豪氣的開頭,哥哥沉沒水中,
Thumbnail
2024/08/30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二:世代衝突】 《霸王別姬》的故事背景從1924年到1978年,五十人間中國歷經多個政權交替,京劇也從「下三濫」、文化交流、「牛鬼蛇神」到國族藝術。 六年前看小四這個角色的時候,只覺得氣憤,但現在回頭看,小四夾在想要成角和革命中,不僅是「跟風保全自己」的心態,更多的是
Thumbnail
2024/08/30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二:世代衝突】 《霸王別姬》的故事背景從1924年到1978年,五十人間中國歷經多個政權交替,京劇也從「下三濫」、文化交流、「牛鬼蛇神」到國族藝術。 六年前看小四這個角色的時候,只覺得氣憤,但現在回頭看,小四夾在想要成角和革命中,不僅是「跟風保全自己」的心態,更多的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在對的時候相遇,那是最好的,不怕它僅有一次,不怕它終會變質。只有電影可以把時間軸一分為二,再來一次。不可以重來的瞬間,他說他要珍惜一輩子,我也要。言語無用,就拍電影,讓人可以一直看。敏喜說,你將來拍的電影我都會看的。喜歡過的,會變成不喜歡,喜歡過,就很好。寫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太重要,先走了。
Thumbnail
在對的時候相遇,那是最好的,不怕它僅有一次,不怕它終會變質。只有電影可以把時間軸一分為二,再來一次。不可以重來的瞬間,他說他要珍惜一輩子,我也要。言語無用,就拍電影,讓人可以一直看。敏喜說,你將來拍的電影我都會看的。喜歡過的,會變成不喜歡,喜歡過,就很好。寫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太重要,先走了。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在我的記憶中,2020年《刻你》檔期好像有一部重映片,當時的我沒有太在乎,但我一直覺得那是《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的海報。 開始看同志電影後,《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這個片名一直深深吸引著我,早在看電影前就拿這九個字做了很多的...創作? 難以說盡我對這個片名的喜歡,好霸氣,好曖昧。
Thumbnail
在我的記憶中,2020年《刻你》檔期好像有一部重映片,當時的我沒有太在乎,但我一直覺得那是《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的海報。 開始看同志電影後,《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這個片名一直深深吸引著我,早在看電影前就拿這九個字做了很多的...創作? 難以說盡我對這個片名的喜歡,好霸氣,好曖昧。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一年容易又完咗香港國際電影節,當日很幸運地買到《從今以後》的門票,應該是首次搶到電影節開幕電影的門票? 導演將同志伴侶踏入遲暮之年、生離死別「以後」的故事帶到大銀幕,是跟前作《叔‧叔》一樣含蓄而真摰之作 (下有劇透)
Thumbnail
一年容易又完咗香港國際電影節,當日很幸運地買到《從今以後》的門票,應該是首次搶到電影節開幕電影的門票? 導演將同志伴侶踏入遲暮之年、生離死別「以後」的故事帶到大銀幕,是跟前作《叔‧叔》一樣含蓄而真摰之作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評論最近上映的香港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同志權益的主題明確,但在女同敘事上存在明顯缺陷,包括單薄刻板的女同志形象,單一美好的女同志關係,故事以女同退讓不反抗作結。另外,電影語言缺乏深度,所用意象較為直接,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Thumbnail
評論最近上映的香港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同志權益的主題明確,但在女同敘事上存在明顯缺陷,包括單薄刻板的女同志形象,單一美好的女同志關係,故事以女同退讓不反抗作結。另外,電影語言缺乏深度,所用意象較為直接,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同性婚姻的題材多數國家無法製作,電影也有部分的台灣傳統文化元素,我想這是能代表台灣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原因。不過⋯⋯
Thumbnail
同性婚姻的題材多數國家無法製作,電影也有部分的台灣傳統文化元素,我想這是能代表台灣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原因。不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