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女兒的,走的越遠是越心疼為了自己停留在原地的母親/母輩們。 -《桃園母女圖鑑》現場短劇心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3年12月10日,我到桃園中壢的馬祖新村欣賞李啟睿老師的作品《桃園母女圖鑑》。第一次欣賞老師的作品,也是第一次觀看「沉浸式劇場」作品是在「台灣當代表演藝術課」上老師播放的《李太太與他的四個女兒》。記得當時老師提及演出前可以和劇中人物在同一場地近距離看他們的日常生活就覺得很有趣,沒想到很快就有了親臨現場的機會!在現場看演出的感覺真的很特別,別於舞台劇和觀眾的距離,有種在看「現場電影」的感覺;沉浸式演出有種穿越時空變成靈魂,透明觀賞他人人生的奇妙感覺,當六部作品演出結束後走出屋外,卻像突然回到現實世界。

《桃園母女圖鑑》是六部短劇劇場、劇照展和開幕式的劇展,礙於時間與地點我只參與了六部短劇的演出。六部短劇分別為〈微光〉、〈不會就是不會〉、〈媽的馬鞭〉、〈嗯〉、〈坐月子真麻煩〉、〈靠背〉。來自真實母女之間的生命故事,可以參考以下的節目手冊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1qRcJryeZ6s....../view......


〈微光〉給我最印象深刻的片段是看護阿尼對著床上痛苦的媽媽喊著「阿嬤」,讓我想起了家中阿公祖和阿嬤祖還在世的時候,家裡也請了蒂妮和愛咪兩位可愛的阿姨,雖然阿嬤祖和他們處的不愉快,沒有見過戲劇中的溫馨情節,然而卻勾起了我對與兩位阿姨的想念,也不禁想,如果當初阿嬤祖對阿姨們沒有那麼多的猜疑和抗拒,他的晚年能比較快樂的度過就好了。


〈不會就是不會〉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作品,這場戲因為座位因為衝突性比較高,加上座位比較靠近的緣故,當媽媽罵女兒、拍桌子並摔考卷的時候真的嚇到了。我也是一個對數學沒有天分的學生,但媽咪卻是商科畢業的,雖然他沒有繼續從事相關工作,但從小學數學、高中公民課的標會都是媽咪教我的。國高中的數學是我最慘痛的時光,真的不會就是不會,很能共鳴女兒不懂題目要問什麼、不知道題目哪個數質代表什麼、不知道哪個數字該帶進公式的哪個位置。當時在課上、作業、考試、同儕競爭的壓力,不斷尋求老師與同學的協助,更是說服自己要愛上數學,要相信它的價值,真的是很難熬的日子,回過頭逃出數學地獄真是鬆了一口氣。因此我想女兒對數學沒有興趣與天份,媽媽卻是班上的數學老師,壓力肯定非常大,雖然現在想想,數學只是成長中壓力的一部份,但如果我當時在和老師一樣的狀況,我想我會沒有辦法和這麼巨大的壓力共處。第二個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是先前看過《李太太與他的四個女兒》,〈不會就是不會〉似乎有前劇的延伸之感,更是同一位演員飾演老師媽媽的角色。有一種看完媽媽當年考大學的壓力後,延伸到女兒國中的課業壓力,雖然這種貫穿讓人厭惡教育體制,然而看著媽媽從女兒到媽媽的轉變,也是很有趣的。


〈媽的馬鞭〉是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雖然戲劇情節溫馨,然而母女有共同興趣卻被迫塵封,只能在中晚年一同圓夢讓人惋惜。其實我也是一個很喜歡表演藝術的人,也想過要不要去演歌仔戲,雖然我的想法更想一時興起的三分鐘熱度,然而我對演戲這項表演卻有深深的執迷。從以往看過的電影和老師上課的內容,我想歌仔戲真的一度背離了做戲精神,被大眾視為不入流的職業,然而母女卻是真誠的著迷於歌仔戲的本質,為什麼有天賦、有理想卻無法追夢呢?雖然女兒在中年透過社區大學學習了歌仔戲,結局是一圓母女共同的夢想,但我是一個把青春與夢想視為無限價值的人,彌補與溫馨的同時,卻也感嘆如果母女能夠在自己年輕時在戲台上演出該有多好呢?在看了節目介紹後發現年輕的媽媽與中年女兒是同一位演員飾演,而年老的媽媽則是現實故事的女兒本人飾演,很喜歡這個安排,有種透過表演對話的溫馨。


〈嗯〉中看到女兒為減少母親負擔而選擇從軍,和媽媽一樣感到不捨,同時也很敬佩女兒的堅強與決心,雖然我想作品沒有想要帶給觀眾這樣的想法,但看完這部作品的我卻不禁反省自己。我是個在求學路上很任性的女兒,雖然最後總是很意外的都會達到和父母雙贏的局面,但過程中當我任性的想考私立大學、想考電影、戲劇學系,真的一度沒有考量到家庭經濟與父母的擔心,反倒總自大的覺得自己能負責而不想妥協,現在想想,某個程度呼應了〈媽的馬鞭〉,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條件與能力,雖然我認為孩子不是父母的產物與成就,但認為自己一意孤行是任性、渴望父母真的開心、為我感到驕傲的想法在我心中抹滅不掉。


〈坐月子真麻煩〉是六部作品中最輕鬆的劇,從演出開始前就留連在阿婆的廚房捨不得離開,雖然酒加太多,但真的好香!三代女性的相處與對話很輕鬆也很可愛,但也真實感到新時代女兒的壓力,以喜劇包裝的或許是衝突,輕鬆的同時也覺得不同的觀念讓人物與觀眾都很有負擔。印象很深刻的是阿婆在最後難過的自言自語,似乎是唸客家諺語:「爺娘想子長江水,子想爺娘擔竿長。」又再次讓我掙扎,女兒的新時代想法算不算任性呢?但長輩的愛,是不是真的太有負擔了?


〈靠背〉雖然是女兒的口述回憶,卻讓我熱淚盈眶。回憶起六部作品的女兒,有人想任性做自己、有人主動為母親著想,〈靠背〉中的女兒說自己的婚姻起伏讓媽媽擔心,又讓我想到同樣的問題,明明婚姻、夢想、觀念都是自己的選擇,選擇後都是自己的人生,為什麼卻會造成母親的負擔呢?我們需要被母親愛,卻不希望母親為我們感到傷心,好矛盾,如果可以只分享喜悅就好了。媽媽做為女兒的靠背,支持女兒的選擇,不禁讓我想起《芭比》中的台詞:「當母親的站在原地,好讓女兒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在世代與世代的交接下,母親停留在原地,卻任女兒飛翔,這或許才是讓我卻不捨與痛苦的。但〈靠背〉中還是有意想不到笑點,能感受到真實的媽媽們也不只是辛苦、悲情的角色,同時作為一個人,他也是可愛的,是有喜歡的東西的。

在六部短劇中可以看見女人、母親、女兒的不同形象,絕非千篇一律的用好壞或交織的刻板女性。生命故事或許在戲劇張力較為平淡,但個人的主體性遠比許多商業公式來得珍貴。


觀賞完《桃園母女圖鑑》後,我回想了很多自身的家庭回憶,只是沒想到想起來是那麼不捨,所以我也希望,當我任性飛翔的時候,我的媽媽、阿嬤們、阿祖們,都曾經因自我選擇而感到快樂,更重要的,也希望他們多想想自己,能拋下自私的罪名,有機會去選擇自己的人生。

因為做女兒的,走的越遠是越心疼背後為了自己停留在原地的母親/母輩們。


這個學期我繼續修習老師開的「世界名劇賞析」,期待在老師的推薦下能認識更多戲劇。

我始終相信,戲劇、電影、文學種種帶有故事性的文本是最有說服力的傳播媒介,因為人們喜歡故事,因為人們就是故事,因為故事總能引起我們的同理心。



現場戲劇:《桃園母女圖鑑》-〈微光〉、〈不會就是不會〉、〈媽的馬鞭〉、 〈嗯〉、〈坐月子真麻煩〉、〈靠背〉

觀戲日期:2023 年 12 月 10 日

原為「台灣當代表演藝術」期末報告,寫於2024年1月底。

2024年2月25日增修後發布於個人臉書。

avatar-img
4會員
4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夢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寧願自己是一匹狼,看著他這個人類就張開血口過去咬死他,然後拖著他的屍體到隱蔽的地方,獨自吃了他。」 最近讓淚點極高且莫名其妙的我爆哭的兩部作品,第一是電影《斷背山》,第二是小說《狼狗》。 兩者都是禁忌之愛。一個在過去,一個在現在,甚至是未來。
雖然《少女》在《親密》之前,但畢竟先看過《親密》才認識了《少女》,看完《芭蕾少女夢》最大的感受就是 超級盧卡斯(ಥ_ಥ) 和《親密》真的一模一樣的感受,整部片的色調溫和、家庭溫馨,看似溫暖而愉悅,女主角Lara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然而那個笑容始終像是撐著嘴角,整部片就像Lara的笑容一樣,實為
目前看過最長的電影,昨天的我很睏,但這兩小時半的時間沒有一刻想睡覺。 先承認看到一半真的有種,天我真的看不懂,我為什麼不去看夏日悄悄話的心情。 但同時的我也不可否認這部片丟出了太多可以討論的議題。 最近寫的觀影觀劇心情都是先寫完再看影評、分析,但塔爾我真的必須先看分析,再來發現我似乎「解讀錯了
「你沒有聽過台北無暝無日嗎?」 這部片再次顛覆了我對短片/迷你劇集的想像 短短半暝半日 短短三十分鐘 有深有淺 有笑有淚 後勁卻好強 看完的當下馬上二刷不快轉 一部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短片 入圍多項大獎 甚至拿下金鐘電視電影 只因它真的有這個能耐 :°)
「令人心碎的童年佳話」 「讓人想起札維耶多藍」 觀影前,好奇最純真的童年究竟會多心碎?青春期的情愫又會多多藍? 觀畢,我是非常認同這兩句評語的。 親密是普遍級 一部看似很輕的電影 花田裡的追逐 青少年的相處 總讓人感到微風徐徐 然而 親密其實是一部很殘忍 很沉重的電影
應該很明顯感受到,我這兩年看劇比較傾向族群、文學、客語、女性、同志相關的主題。 婚姻系列是被沙之書吸引住的,後來發現恭請光臨曾賈府喜事的討論度極高,但多是負評居多。 中消症的議題讓我很感興趣,昨晚很悶,決定來看劇。 然後我哭到一個不行,上一次為了影視哭成這樣是幾年前的事。
「我寧願自己是一匹狼,看著他這個人類就張開血口過去咬死他,然後拖著他的屍體到隱蔽的地方,獨自吃了他。」 最近讓淚點極高且莫名其妙的我爆哭的兩部作品,第一是電影《斷背山》,第二是小說《狼狗》。 兩者都是禁忌之愛。一個在過去,一個在現在,甚至是未來。
雖然《少女》在《親密》之前,但畢竟先看過《親密》才認識了《少女》,看完《芭蕾少女夢》最大的感受就是 超級盧卡斯(ಥ_ಥ) 和《親密》真的一模一樣的感受,整部片的色調溫和、家庭溫馨,看似溫暖而愉悅,女主角Lara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然而那個笑容始終像是撐著嘴角,整部片就像Lara的笑容一樣,實為
目前看過最長的電影,昨天的我很睏,但這兩小時半的時間沒有一刻想睡覺。 先承認看到一半真的有種,天我真的看不懂,我為什麼不去看夏日悄悄話的心情。 但同時的我也不可否認這部片丟出了太多可以討論的議題。 最近寫的觀影觀劇心情都是先寫完再看影評、分析,但塔爾我真的必須先看分析,再來發現我似乎「解讀錯了
「你沒有聽過台北無暝無日嗎?」 這部片再次顛覆了我對短片/迷你劇集的想像 短短半暝半日 短短三十分鐘 有深有淺 有笑有淚 後勁卻好強 看完的當下馬上二刷不快轉 一部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短片 入圍多項大獎 甚至拿下金鐘電視電影 只因它真的有這個能耐 :°)
「令人心碎的童年佳話」 「讓人想起札維耶多藍」 觀影前,好奇最純真的童年究竟會多心碎?青春期的情愫又會多多藍? 觀畢,我是非常認同這兩句評語的。 親密是普遍級 一部看似很輕的電影 花田裡的追逐 青少年的相處 總讓人感到微風徐徐 然而 親密其實是一部很殘忍 很沉重的電影
應該很明顯感受到,我這兩年看劇比較傾向族群、文學、客語、女性、同志相關的主題。 婚姻系列是被沙之書吸引住的,後來發現恭請光臨曾賈府喜事的討論度極高,但多是負評居多。 中消症的議題讓我很感興趣,昨晚很悶,決定來看劇。 然後我哭到一個不行,上一次為了影視哭成這樣是幾年前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我家女兒去別人家玩囉!不要我這個媽媽了...嗚嗚嗚... 沒有啦!這幾天有個格友台幣殺手-突然對我家女兒靈光乍現!滿滿靈感衝入他的腦海裡!於是他問我可不可以將人物借鑒給他發揮,我當然是覺得OK啦! 而且我也想看看不同版本的劇情!題外話!我也出現在裡面耶!超酷的! 好啦!不囉嗦了! 趕緊連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Thumbnail
三月「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劇本創作3之3──那場穿越時空的哀戀……
Thumbnail
結束通話後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湧上眼前,從注意到媽媽每天眼眶泛紅的那時刻,再到拚命讀書希望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時代,以及菜市場要爛菜為了節省伙食費的過往,一切似乎都還歷歷在目,彷彿昨日;在那段時間裡母女倆相依為命,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撐的過來,日子過得辛苦但也都過去了,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慶幸,雖然艱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我家女兒去別人家玩囉!不要我這個媽媽了...嗚嗚嗚... 沒有啦!這幾天有個格友台幣殺手-突然對我家女兒靈光乍現!滿滿靈感衝入他的腦海裡!於是他問我可不可以將人物借鑒給他發揮,我當然是覺得OK啦! 而且我也想看看不同版本的劇情!題外話!我也出現在裡面耶!超酷的! 好啦!不囉嗦了! 趕緊連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Thumbnail
三月「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劇本創作3之3──那場穿越時空的哀戀……
Thumbnail
結束通話後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湧上眼前,從注意到媽媽每天眼眶泛紅的那時刻,再到拚命讀書希望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時代,以及菜市場要爛菜為了節省伙食費的過往,一切似乎都還歷歷在目,彷彿昨日;在那段時間裡母女倆相依為命,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撐的過來,日子過得辛苦但也都過去了,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慶幸,雖然艱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