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邏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個邏輯說: 「當沒有又被剝奪走時,就會成為匱乏,而被逼入供需平衡裡的邊緣,因窮途末路而持續拋棄理想直到遺忘。 對於這樣的人,怎麼會不想給予,而是想要剝奪?」。 但即便是被更大的事業或產業使用、有著因艱難困苦而無法達成的任務,也只是「任重道遠」的表示,怎麼會是剝奪? 於是對於環境是否要再持續給予,或著使用受其滋養長大的個體,變成有與無的定義問題,這個個體是否擁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更好的給予?

而有與無的定義,可以從歷程來看。 彷彿肌耐力訓練是肌肉的重建,要讓體內更多的組織,成為可以讓意志更好行動的肌肉;宛如教育訓練是大腦的重構,要讓腦內更多的想法,成為可以讓現實更好運作的意義。 而肌肉與大腦幾乎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所以基於訓練的使用,絕不是掠奪與剝奪,只是讓這個人可以讓更廣闊的世界所擁有,進而在支撐著世界中看見自己,肯定自己,接著就會帶來更完整的世界。 沒錯! 使用只是完整的過程,絕非是剝奪。 

那麼! 匱乏的由來是什麼,是什麼導致牛山濯濯?

視野與格局,敝帚自珍才會匱乏。 是因為對進程的誤會不了解,才把使用原本擁有的存量,用來訓練後成為增量的過程,當成剝奪,卻忘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會陷入匱乏。 所以一旦認知到這一點,即便是被使用,甚至是被強迫,也只會成為主動的奉獻與貢獻,而在這個轉化過程中,壞的部分也逐漸地被轉化成好的部分,但自己卻從沒這樣想過,因此核心中沒有好壞之分,而是好壞自己呈現出的價值,成為現實的價值觀而已。

而開頭的邏輯: 「當沒有又被剝奪走時,就會成為匱乏,而被逼入供需平衡裡的邊緣,因窮途末路而持續拋棄理想直到遺忘。 對於這樣的人,怎麼會不想給予,而是想要剝奪?」,還不僅可以這樣用。 

另一種用法是- 可以持續地昇華與提升給予。 原來對方只是因為匱乏或不自知匱乏,而陷入視野狹隘的僵局,那麽透過最佳時機的判斷、吻合搭配的物質,再佐以宛如疊加重現的巧合,將多重給予一次到位,滿足其適性,瞬間讓對方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時。 重點已經不是對方,因為「施比受有福」的關係,我們已學會創造美麗新世界,而讓其當中的生命,可以神清氣明,覺得自己像神明。



邏輯! 只是讓別人成為神的道路。 而開拓道路本身,又是在拓展自我。 故生生不息!

邏輯! 只是讓別人成為神的道路。 而開拓道路本身,又是在拓展自我。 故生生不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3/03
聖經 馬太福音裡的寓言 形成了“馬太效應”:凡有的 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 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現世把這效應說成“ Winner takes it all”贏者全拿效應原本賭博才說贏者全拿 尤其是賭梭哈 最後掀牌比大小 贏者抱走所有賭注人生的遭遇際遇和機遇裡都可能發生下了籌碼 結果全盤皆輸的局面不過只要一息尚存 終有翻本翻身的機會日本超覺寺的禪偈:除了死亡 其餘都是擦傷。是的 擦傷會痊癒 時間是貼良藥。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48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2025/04/01
意識到自在的自,不只自己。
Thumbnail
2025/04/01
意識到自在的自,不只自己。
Thumbnail
2025/03/21
只喜歡孤獨。 由於活著的下限比起別人有明顯的低落,維持高敏感心臟與神經就快要承受不住,無論是好,或著是壞。
Thumbnail
2025/03/21
只喜歡孤獨。 由於活著的下限比起別人有明顯的低落,維持高敏感心臟與神經就快要承受不住,無論是好,或著是壞。
Thumbnail
2025/03/16
原來,當我們將0視為道法的「無」、佛法的「空」時,自己全然無我還在根除自己的所有一切「有」時,只會發現自己成為容器,用存在超越存在,天生萬物海納百川自然而自在,具體工具在心理學有奧卡姆剃刀、在人類學有禪定的龜息大法。
Thumbnail
2025/03/16
原來,當我們將0視為道法的「無」、佛法的「空」時,自己全然無我還在根除自己的所有一切「有」時,只會發現自己成為容器,用存在超越存在,天生萬物海納百川自然而自在,具體工具在心理學有奧卡姆剃刀、在人類學有禪定的龜息大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明白自己的資源有限 因為性格特質,無法和他人一樣充滿行動力 不是你曾經以為的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 常因為那些早已擁有的而感到不足,卻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前進的動力 但你的努力用對地方了嗎?還是又陷入另一種無明的追求。 看見自己的不同,多給予肯定。不把你擁有的能力及特別之處,視
Thumbnail
明白自己的資源有限 因為性格特質,無法和他人一樣充滿行動力 不是你曾經以為的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 常因為那些早已擁有的而感到不足,卻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前進的動力 但你的努力用對地方了嗎?還是又陷入另一種無明的追求。 看見自己的不同,多給予肯定。不把你擁有的能力及特別之處,視
Thumbnail
拿回自己的力量,是所有人想要做到的事情。 你如何讓他人奪取你的力量? 你如何守住自己的力量? 你如何讓自己健康茁壯而更有力量? 那是每一刻的選擇。 看見自己習慣的模式,看見力量如何流逝,如何留住或強化。 一再的看見,一再的練習把力量拉回來。
Thumbnail
拿回自己的力量,是所有人想要做到的事情。 你如何讓他人奪取你的力量? 你如何守住自己的力量? 你如何讓自己健康茁壯而更有力量? 那是每一刻的選擇。 看見自己習慣的模式,看見力量如何流逝,如何留住或強化。 一再的看見,一再的練習把力量拉回來。
Thumbnail
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Thumbnail
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Thumbnail
你的規劃裡從來沒有自己,只是把自己規劃給這個社會而已;努力的很好,不要再努力了。
Thumbnail
你的規劃裡從來沒有自己,只是把自己規劃給這個社會而已;努力的很好,不要再努力了。
Thumbnail
你的意識所具有的力量是無限的,但當你自我設限時,你的一切顯化就會受到影響。透過觀察及理解自己對事物的定義,你可以判斷這些定義是限制還是突破限制。這樣的認知和力量能幫助你進一步接近無限,因為只有無限才能夠包容有限。
Thumbnail
你的意識所具有的力量是無限的,但當你自我設限時,你的一切顯化就會受到影響。透過觀察及理解自己對事物的定義,你可以判斷這些定義是限制還是突破限制。這樣的認知和力量能幫助你進一步接近無限,因為只有無限才能夠包容有限。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