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對以前的文章〈略談思維基石層次〉與〈斯多葛|探討「控制二分法」〉之再談。
人在有執念的時候,很容易整個人依附在對方身上,凡事「以他人為中心」。最重要的事情是,為「你自己」找回自由。—《放下執念,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以最表層而言,重點在於找回自主權,不過這是充滿個人主義與自我療癒色彩的,甚至會與傳統社會價值觀相悖,但值得慶幸在這個時代,對找回自主權比較不會有道德上的掙扎。
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統稱為「信念系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意念行為的思想基礎。—《重塑心靈:每個人都擁有讓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
信念系統是很好理解執念的概念,某個執念因為有某些價值,而導致某種行為。而NLP中有各種處理信念的方法,如:鬆動信念、破框法、意義換框法、環境換框法等。
自我價值包括三項素質:自信、自愛和自尊。—《重塑心靈:每個人都擁有讓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
NLP中找回自主權的基石在於建立自信,累積自信才能培養出自愛與自尊。並提出最快建立自我價值的方法:
理情行為治療(REBT)是最早的認知行為治療取向之一。人格的ABC模式論架構是REBT理論和實務的核心。—《諮商與心理治療》CH10 認知行為治療
對於REBT而言,執念就是B信念,而處理方式是D駁斥。
認知治療的基本概念為:「我們的思考方式影響我們的感覺」,因此「改變我們的想法可以改變我們的感受。」—《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
認知行為治療發展到第三波,下文會再提及。
實踐斯多葛主義的第一項原則:我們不是對事件做出反應,而是對我們對事件的判斷做出反應,這種判斷取決於我們自己。—《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理情行為療法之父艾里斯認為,其ABC理論可追溯至受斯多葛與伊壁鳩魯主義影響,在ABC理論中的B信念,也就是斯多葛主義中的「判斷」,在佛法中稱為「第二支箭」。
斯多葛學派的基本策略是正確看清「我們所能掌控的事物」與「我們無法掌控的事物」之間的界線,只將自己的欲望投注於前者,也就是在自己意志範圍內的事物,這就是他們所說的禁慾。愛比克泰德認為的「自由人」,也是指不受先入為主的觀念或偏見影響,能夠分辨自己辦得到、辦不到的事再採取行動的人。—《奴隸哲學家的人生通識課》
區分「能掌控的事物」與「無法掌控的事物」是影響認知治療、意義治療等的重要觀點之一,在寧靜禱文、《入行論》安忍品等中也看的到相同觀點。
控制的二分法:將事物分成能控制與不能控制的,讓愛控制的心學會斷捨離。—《善用悲觀的力量》
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不能控制的事);
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能控制的事);
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 —《寧靜之道:在「寧靜禱文」中找到平安喜樂》
若事尚可為(能夠控制),云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不能控制),憂惱有何益?—《入菩薩行論》安忍品
對於理智層面的理解,情感不一定能接受,所以對於執念更深的層次在於情緒。
執念真正的起因是背後的情緒,因此,就算放下執著的人或東西,如果無法同時放下心中的情緒,執念永遠不會消失。—《放下執念,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接受」是情感管理層面的重點與最終歸宿。
避開(avoid)、改變(alter)、接受(accept)、適應(adapt)
可以依「控制的二分法」劃分:
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後就把它放下。無論遭遇何種狀況,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不如意的事,能讓它不發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發生,擔心又有什麼用?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聖嚴法師《動靜皆自在》
ACT是認知行為治療的改良版,包含了接受、與此刻連結、脫離糾結、價值觀、自我為情境、承諾行動這6大幸福妙方。—《就要傻冒樂天派,缺憾人生才完美》
接受與承諾當中的「接受」是指:活在當下、成為自己的觀察者、看到自己糾結的想法及情緒、應用各種技巧及隱喻,讓它們的影響縮小成一個小包袱,再帶著這個小包袱去「承諾」。而「承諾」則是指:在價值觀的引領下,一步一腳印地去實踐自己生活中重視的事情。—《就要傻冒樂天派,缺憾人生才完美》
辯證行為治療(DBT)立基於辯證法概念的治療,讓這些遭受壓倒性情緒海嘯的人,能不帶判斷地接受所有的感受和行為,同時試圖改變它們之間的衝突,進而在「改變」及「接受」之間得到平衡,獲得身心的安穩。—《從情緒海嘯到身心安穩的辯證行為治療聖經》
辯證行為治療仰賴接納和改變:
全然接納並非意味著你寬恕或同意其他人的惡行,而是指你不再試圖藉由生氣和責怪現況去改變已發生的事。—《辯證行為治療技巧手冊》
「視為同一」或「認同」,是一種奇特的狀態。人在認同裏面度過他的大半生。在「認同」的狀態下,人無法不偏不倚何地察看他所認同的事物。實際上,「顧慮」就是與他人認同。它是一種不斷地惱別人對他怎麼想、是否公平對待他、是否器重他等等的狀態。—《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
執念的底層是認同,「在『認同』的狀態下,人無法不偏不倚何地察看他所認同的事物。」簡言之,執念是「認同某種信念、價值觀」,表層著重於「念」,底層著重於根源「執」。
以佛法而言,不只對「第二支箭」認同,根源在於對「第一支箭」的認同。例如「痛」是第一支箭,「苦」是第二支箭,苦是認同信念所附加於痛之上的,但痛也需要有個受者,痛需要認同有這個受者的信念。
認同是種「黏在一起」、「視為同一」、執念的「執」的狀態。以演戲為喻,就是入戲太深,演員與角色融為一體、無法分離的狀態:「我就是某個角色,所以我應該有某種信念、判斷、價值觀。」
「愛我執」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方法,一種是用「對我的貪」來解釋「愛我執」;另一種解釋則是在「對我的貪」之外,再加上「自利作意」。
如果不打算修出離心與菩提心,只需要概略知道「貪欲是由對我的貪產生」就夠了,其間的來龍去脈不必弄得很清楚;但若有意修習出離心與菩提心,愈清楚貪欲如何由對我的貪產生,對內心愈有幫助。
我愛執是欲求自利的想法;而我執是執我為諦實成立。—圖滇悲桑格西
先不論嚴謹的佛法,「對我的貪」應可說是生物之所以生存的基礎,往上一層說生物都有「貪生」的本能,「怕死」應該是比較晚發展出來的避苦策略,而對死亡的反向思考導致存在焦慮。
簡言之,如果生命是值得犧牲的、意義凌駕於生命之上的、死後能轉生淨土的,那麼對於「貪生」也就存在質疑,從「為何怕死?」轉向「為何貪生?」與「對我的貪」。
絕大部分的煩惱都源自於貪。而在眾多貪的對境當中,我們最常貪的就是「我」,但是如果我們心中所貪的那個我是不存在的,請問:從無始以來直到現今,我們到底在做什麼?
我們心中所想的那個我不存在,但是我們的起心動念當中會不斷地現起我執――我的身體、我的心、我想去哪裡、我想做什麼事情。當我們想著「我」的時候,我們所執著的那個我就是能掌控身心的我;就是因為這個錯誤的念頭而衍生各式各樣的煩惱。簡單來說,所有的煩惱都是圍繞著我們想著「我」的這個念頭;講得更直白一點,所有的煩惱都是圍繞著我執。—如性法師〈四聖諦(一)〉
執念最終的底層應是「我執」,這邊亦不探討嚴謹的佛法,「簡單來說,所有的煩惱都是圍繞著我們想著『我』的這個念頭;講得更直白一點,所有的煩惱都是圍繞著我執。」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寶鬘論》說:「若時有蘊執,彼即有我執,有我執造業,從業復受生。」其中,「蘊執」即法我執,「我執」即人我執,意即有法我執者,一定有人我執。人我執是輪迴根本,只要有人我執就一定會造業,造了業就會受生。—見悲青增格西〈要用自相空的空正見斷煩惱障〉
不過這也偏向斷見,「名言有」是中觀不落斷見的見解,當然這之中包含各種不同觀點的辯論,但對於非佛教信徒而言,順世派、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等唯物論思想,落入斷滅見、走向虛無似乎比起「信仰」不落斷見更為「科學」?
存在主義治療的亞隆,就採用伊壁鳩魯的死亡觀點,認為沒有來世,所以人應該積極於此生,相信來世或許只是種逃避過好此生的方式,而逃避絕望,正是種強迫相信人生有意義的虛無主義模式。換言之,相信惡有惡報、人生是公平的、上輩子燒好香等觀點是更接近於虛無主義的,因為在現世你知道實際上並非如此。
不過確實有人因「相信只有此生」而鬆口氣,也有人因「相信還有來生」而鬆口氣,套用至寧靜禱文作為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