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夠悲哀!

2024/03/0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KPI,夠悲哀!


近年來,學校教育也開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尤其是數位科技引進以後,大家競相用「開機頻率」、「上網時數」等數據來衡量「數位學習」的成果。引得許多學校必須乾脆不關機,或者請很多學生放學來滑平板。

KPI是遠在1950年代,美國鐵路公司用來衡量員工工作效率的工具,70年後,我們還用來捕捉數位時代的學習樣貌,真是有說不出的幻覺穿越感。

「數據」是用來補充說明事實真相的,絕不能當「終極目標」:因為達標的方式有千百種;但毀滅組織的方式永遠只有一種。例如拚命達成放款數額卻製造一堆呆帳的銀行員,最終會讓銀行倒閉。

KPI很容易把組織導入「目標錯位」的循環,因為所有的KPI合起來不會等於全體,設定KPI的過程,其實是不斷窄化甚至遠離目標的過程。以致,最後所有KPI都達成了,目標卻跑掉了。

後來,1970年代又迭代出「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以關注「重要關鍵結果」來更貼近目標核心;90年代則有「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呼籲更全面、平衡地評估績效。

但這些工具再如何演進,還是來自工具理性、科學分析的思維,始終無法突破目前的困境;因此我們需要改變的,是MBO的思維。

「數據」不是成果:辦了幾場課程研習,多少老師、家長參與,這些都是「投入」;如果因為這些「活動」,產出了一些優秀的課程作品,才是「成果」。

然後這個「成果」帶來什麼「改變」?例如提升了老師發展課程的能力與意願等,然後哪些「改變」是既長且久,才是教育要追求的「影響」!KPI始終只是一個參考數據,不是終極目標。

如果上級或我們自己把KPI變成教育的全部,那真的是很悲哀的事!

    61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