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錄|貼圖回應簡訊好嗎?

浮生漫錄|貼圖回應簡訊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倚賴性越來越大時,不僅經濟活動、新聞信息、休閒娛樂、學習新知,連職場的常態工作,都已必須頻繁使用各種即時通信軟體。無論你喜不喜歡,都不得不加入各種群組,收取各式各樣的信息。其中最頻繁收到的東西就是簡訊貼圖。

raw-image

貼圖的功能強大,傳情達意的效果,有時更甚於文字。省時省力是它的好處,但是,天天給你一則問候圖文,也會令人不勝困擾。尤其在越來越頻繁的社群活動中,群組越加越多,總會遇到大量半生不熟的群友;面對天天問候圖文,如果已讀不回,未免給人倨傲之感,每則圖文都回覆,也肯定耗費大量寶貴的時間。

raw-image

去在教育職場,我大量使用即時通信軟體與學生互動,尤其是研究生的Line族群,無論是回應問題、提供資料或修改論文,都非常之方便。加入教會之後,屬於教友的族群信息回應與互動,也都有默許的規範。唯獨在加入社會上許多功能性群組,常在如何回應半生不熟群友的貼圖時,會陷入長考;因為,回應的態度,也同時彰顯了自己的形象,就必須審慎再三。

某位好友嘗言:「天天給你問候貼圖,是看重這份關係。」真的!簡訊圖文如何回應的問題,的確取決於你和朋友的關係。在某些情況下,使用貼圖回應可以傳達更多情誼,甚至可以更快速表達感受。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你的朋友期待你回覆更具體和更詳細的文字內容,那麼,僅僅使用貼圖回覆,就可能會使對方感到不滿足或覺得你不太在意。(完)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5K會員
832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此數位時代,社群媒體與演算法的普及深刻改變了資訊傳播的生態,尤其是對那些正處於價值觀與自我認知形塑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影響尤為深遠。 政治宣傳手法借助演算法與社群媒體的滲透力,潛移默化地塑造青少年對世界的認知。若缺乏足夠的媒體素養,青少年容易成為「演算法操控下的被動接收者」。
現代社會無論生活、工作、學習、交誼都已高度仰賴網路社群,網路社群可謂深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以我而言,就曾參與十多個不同性質的社群,也累積一定程度的社群經歷。深刻感受到,無論是自建的社群,還是參與他人經營的社群,都應思考:如何讓社群更加健康?如何促進成員間的真誠互動?
在當今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人們每天被動接收大量訊息,早已超出大腦所能承受的範圍,使得有效過濾與判斷變得極為困難。社交媒體的演算法推送機制又加劇了「同溫層效應」,大幅限制多元觀點的接觸機會。此外,現行教育體系與社會環境未必重視批判思考的培養,網際網路更是充斥著大量不實訊息,使辨識真偽的雞度大增。
當此數位時代,社群媒體與演算法的普及深刻改變了資訊傳播的生態,尤其是對那些正處於價值觀與自我認知形塑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影響尤為深遠。 政治宣傳手法借助演算法與社群媒體的滲透力,潛移默化地塑造青少年對世界的認知。若缺乏足夠的媒體素養,青少年容易成為「演算法操控下的被動接收者」。
現代社會無論生活、工作、學習、交誼都已高度仰賴網路社群,網路社群可謂深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以我而言,就曾參與十多個不同性質的社群,也累積一定程度的社群經歷。深刻感受到,無論是自建的社群,還是參與他人經營的社群,都應思考:如何讓社群更加健康?如何促進成員間的真誠互動?
在當今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人們每天被動接收大量訊息,早已超出大腦所能承受的範圍,使得有效過濾與判斷變得極為困難。社交媒體的演算法推送機制又加劇了「同溫層效應」,大幅限制多元觀點的接觸機會。此外,現行教育體系與社會環境未必重視批判思考的培養,網際網路更是充斥著大量不實訊息,使辨識真偽的雞度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