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爸爸還有期待,所以她用恨的方式在對待她自己。"
"因為付出沒有回報,期望沒有被達成。"
"恨是被扭曲的,祂偏離愛的軌道。"
那晚沐曦的話語還在亞晴心裡,媽媽做了早餐,亞晴知道她還想問關於"新朋友"的事。
亞晴問了沐曦怎麼懂這麼多關於心理的知識,她表示她的母親是從事相關的事業,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她傾聽亞晴跟朋友之間的矛盾,她的解析是如果沒有處理好跟母親的關係,那麼在人際關係上會走同樣的老路,她說母親是主要照顧者,但照顧者的情緒如果沒有控管好會影響被照顧者的人格養成,她認為放下對母親的期待,讓媽媽是她自己的樣子,不必負責她的情緒,只需要專心在自己就好,在人際也是如此,不必對任何人抱不必要的期待,那只會對自己造成負擔,因為顧慮媽媽的情緒,形成討好型人格的假象,長期忽略自己的感覺,選擇錯誤的人當朋友,時間一久,反而懷疑起自己。
亞晴回想與母親相處時,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母親的樣子,才明白爸爸的心情,媽媽的不安全感不是誰能滿足她的,沐曦提到每個人的課題都是在原生家庭生成,媽媽有自己的課題,爸爸也是,亞晴意識到自己不能繼承媽媽的意志,媽媽的情緒不是她的情緒,有很多回憶湧上她的心頭,她想改變,至少不要再跟從前一樣。
"是不是該跟我說說你朋友的事?"媽媽語氣平淡的說。
亞晴看著媽媽,媽媽昨晚應該有睡好,至少眉間的皺紋沒有那麼深。
"她叫沐曦,是女生,她也是單親家庭……。"亞晴跟媽媽說完她知道的所有關於沐曦的事,靜靜等待她的反應。
"媽媽不明白妳為什麼要跟以前的朋友斷聯?她們不是幫助妳很多嗎?之前的那些朋友,媽媽也都認識,我希望妳能像她們一樣。"媽媽喝完手中的咖啡,再倒一杯給自己,她看著亞晴,期待著她給個滿意的答覆。
"她們從沒有幫助我什麼,我跟著那些根本不是朋友的人相處得很累,都是我在配合她們,我受夠了!"亞晴第一次在媽媽面前說朋友的不是。
媽媽很驚訝亞晴的回答,但她認為是沐曦的影響,以前的亞晴不是這樣的,她會帶朋友回來給她認識,並且訴說朋友們身上的特質和優點。
"那些人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樣,我只是將心裡的感覺投射在別人身上而已,不過感謝她們讓我認識自己,我不需要假惺惺的友誼!"亞晴覺得同樣頻率的人相處起來才舒服,她拒絕回到從前的模樣。
"我從來都只聽妳說得,現在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媽媽,我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妳不要活在過去,一直埋怨爸爸沒有讓妳的日子過得比較好啊 !? "這是亞晴第一次告訴媽媽關於她婚姻的想法。
媽媽看著亞晴,久久說不出話來。
"妳還年輕,不懂我的心情。"說完便起身進了房間。
亞晴吃完早餐,正在刷碗,看到經過一番打扮的媽媽拎著提袋正準備出門。
"媽媽!妳要去哪裡? "亞晴很少見到這樣的母親,她一向是樸素平實的。
"我出去辦點事!"
剛才的媽媽是亞晴還未見過的,她覺得那樣氣勢的母親有點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