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怪人嗎-想法與做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1. 「我不想也不願意,但為了不要延伸後續的爭執,所以我同意」、
  2. 「覺得就算講了對方也不會接受,說了也只是浪費時間,乾脆不說」、
  3. 「他們大人有他們的想法,講了只是討罵,最後還是必須照做」。

可上述這樣的選擇與想法,讓我產生了一些疑惑,如以下。

  1. 「自己不同意但害怕後續而選擇同意,看似怕爭執可不已經逼著自己同意了嗎?」、
  2. 「不是還沒有說嗎?上次不同意,可事情不同,為何覺得這次也會是如此呢?」、
  3. 「是真的都是大人的想法嗎?還是其實自己說的也沒有說服力?導致後續如此。」

第1種:

  為了不延伸後續爭執而選擇同意,但怎麼知道這件事說出來必定會有爭執呢,也有機率是不會的。

第2種:

  會覺得講了對方也不會同意,雖然不排除對方本身就不接受其他意見的可能,但也同樣不排除這件事對於自己來說,沒有肯定性和確定要如此的心,讓他人覺得沒有建設性,或太過的凸顯強烈目的,什麼意思?

  就比如要說出想要吃這家餐廳料理的原因,除了說出我想吃這家餐廳之外,若能說得更確定些或許會增加同意的機率,如:「我想吃這家店的炸豬排定食,他們家的炸豬排口感很特別,而且也很划算我們一起去吃好不好?」,前面的黑體字便是在強調這件事的為何要去、特別和請求,以及自己本身想去的想法,不強烈也有準確的理由。

  反之,強烈且不準確的說法則是如此:「我想吃這家店他們那個炸豬排定食,那真的很好吃,我真的很想吃,我們去吃那一家好不好?」,前面的黑體字與上述的差別在於,雖然強調了自己想去吃的想法,但卻沒有說服他人的語句,而「那個」這個詞語也凸顯了不確定性。

第3種:

  是最常聽到的,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會照著大人所說的做,為什麼我們會照做呢?有人說因為不照做會被罵、被打、被要求一定要做。確實,然而沒有人想被任何人這樣對待,所以選擇照做,但其實在當下聽內容的話會多少發現,對方反對時候所說的話,就是他所反對的原因,但若是把那些變成同意、贊成、說服成功,那麼事情是否就能按照想法來做了?或者不讓結果與自己所想差太多。

  例如自己提出想要去海邊玩,但對方反對時說出「去海邊玩?海邊是可以玩什麼一下熱一下冷的,你真有那麼多時間還不如多做點事情比較實在。」針對黑體字其實就是對方提出的疑問和要求,對於玩什麼我們可以上網排幾個行程表讓對方了解,而一下熱一下冷的則是對天氣的要求,可以選擇適合的服裝或者改在一樣在海邊但同時也有室內的地方,或選擇符合前往的天氣,至於那麼多時間和多做點事,便可說有拿來做排行程和規劃。以上就表現出自己很確定自己所要做的事,且已經做好準備與規畫了。


一段話想與格友們分享:

  如題,你是怪人嗎?卻在我這會變成一句肯定句,可上述的想法其實也是覺得,人們其實可以藉由每段話中的每句詞語,去理解到對方想表達的涵義,進而減少爭吵與爭執。看完的格友們也歡迎留言,覺得上述的想法是怪人呢?還是不是?



avatar-img
78會員
139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宇彗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起平時和朋友說了足夠的話
其實也有點不敢問,你想回應就回應,不必免強。我在
Thumbnail
就算我們看官覺得罪狀幾乎成立,它還是有背離事實的可能性。
(以下是個人感受,不是在批判他人)
Thumbnail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Thumbnail
比如你說什麼對方都回答「嗯~應該吧」「就是啊」「你說呢?」之類敷衍的話,你可以嘗試故意誤會對方「原來你喜歡做這個啊」「原來你是這樣想呀」等類似的話用認真態度說出。 對方有可能因為不想被你誤解,就會開始對你回話比較認真,當然有人寧願被你誤解也不想解釋就是。 將對方的敷衍態度轉換成他們必須更認真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
我相信每個人即便有自己獨特主觀且值得產出抒展、發表呈現的想法與觀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起平時和朋友說了足夠的話
其實也有點不敢問,你想回應就回應,不必免強。我在
Thumbnail
就算我們看官覺得罪狀幾乎成立,它還是有背離事實的可能性。
(以下是個人感受,不是在批判他人)
Thumbnail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Thumbnail
比如你說什麼對方都回答「嗯~應該吧」「就是啊」「你說呢?」之類敷衍的話,你可以嘗試故意誤會對方「原來你喜歡做這個啊」「原來你是這樣想呀」等類似的話用認真態度說出。 對方有可能因為不想被你誤解,就會開始對你回話比較認真,當然有人寧願被你誤解也不想解釋就是。 將對方的敷衍態度轉換成他們必須更認真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
我相信每個人即便有自己獨特主觀且值得產出抒展、發表呈現的想法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