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反思:別人走過的路、用對心做對事、顧好心的重要(11303_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常常在經典與啟示中裡反思得到力量,成為日常生活、工作等時的指引,更清楚如何看待當下的自己和眼前的一切。希望回顧這一週生活經驗裡的體悟,再一次提醒自己。

 


寫作回顧

 

1.      每週一文(聞):人生之路_停看聽

這篇文章的書寫靈感一開始是在看研究的資料時,回想起傳統社會文化裡處處有著道德的教化蘊藏在生活環境、民俗習慣中,但隨著都市化進展,人們的生活環境與方式大有改變,就像褪去了樸實外裳,換裝華麗多變的大衣,變化中到底流失什麼,獲得什麼。有些長者經歷了數代的多變化、中生代對變化略有感知,或是生於榮華的年輕當代。活在變動快速的時代中,我們的五官感受應該要如何看待這些變動,幫助我們往好的方向前進。生活上有很多人走過的路,值得我們用心體會。從欣賞開始,可以看到不同以往的眼界來感受看看,珍惜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有值得學習與反思地方

 

2.      道德經的閱讀筆記:第一章觀妙篇

道德經是中華文化具代表性的哲學著作,蘊含的智慧都吸引西方國家取經,也是華人思想典籍中最多國外翻譯出版的書籍。書中的哲理包含宇宙本源”道”的知識論和方法論,可擴及人生、倫理、政治等多層面應用。

道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根,無論是在生活、醫學、養生、傳統藝術、信仰習俗上都有道家思想的基底。我在接觸與研究傳統文化時,道德經就成了幫助我理解文化的重要思想著作。但沒想到,經歷幾年時間,諸如此道學的基礎與實修重新打造我的學習方式、生活態度和思考邏輯。

第一章首句「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常人說:"做事要用心"。心和事,一個是人的內在心性,另一則是人的外在行動。要如何做對事、用對心,才能真正成就,道祖老子用道的概念揭示其中的道理。

 

生活反思

 

1.  道德經:「言有宗,事有君。」(七十章)

 

當做一件事是想要回應自己的內心時是簡單的,但若想怎麼做好、做給別人看時,就會因多想而變複雜,甚至難以跨出或前進。有時候做著做著,思緒好像變複雜了,回頭看看,最初的心念是什麼,抓回來主軸就變簡單了,就順了。

 

2.  不要常常想自己要有多好的未來,先想從當下開始,每一點每一滴都是最好的過去。明天來想今天,是如此的水如此的美麗,這樣才有辦法把握當下!(早課啟示)

 

有時候會對未知感到恐懼,何時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真的有辦法嗎,但越想越是心慌。會慌,是因為我們忘了專注於當下,未來是當下一步一步的累積,忘了當下,也就看不到未來

 

3.  抱一守中 自然 根歸根 塵歸塵 (早課啟示)

 

在行動中有所成果時,也是心最容易走失的時候,要趕緊提醒自己恭敬回到內心、歸零,才能平穩的一步一步前進。

 

4.  我們這雙手是要來宿植德本,若要眾人愛敬,先用這雙手愛敬機緣、愛敬他人、愛敬一切。 (早課啟示)

 

普門品中有一句:「宿值德本、眾人愛敬」。這雙手總是替我們做事,但它是在幫我們的慾望情緒做事,還是幫我們種下德本。若是德本的話,必將受到眾人愛敬,也就是開始用這雙手來愛敬他人、愛敬一切。

 

敬祝大家都一切越來越好。

avatar-img
7會員
51內容數
台灣傳統文化有珍貴豐富的內涵,特別是人性質樸良善的一面,其背後藏著深厚的思想底蘊。為了研究傳統民俗精神,促使我踏入了經典學習。學習之路沒有終點,而它帶著我認識自己、明白生命的價值,知道怎麼重新走出生命中有意義的每一步,讓身心充實健康快樂。在此,記錄與分享這一路”心”生活的反思與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的其他內容
這似乎告訴我們「走在人生大道上,要走去哪?要怎麼走?」的答案。 讓自己所作所為,依循大道、自然運行之法來行,才能真正走上大道,走向成就圓滿。也可以說,想要實現理想的目標,在這條路上要學習道,融入道中,每個當下讓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道的一份子,隨著時間生命一步一步踏實的累積,終將在大道上有所成就。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 發現真情  在古厝第三日 開始日常 發現似乎是三表哥的日常 看到他四處張望 找尋些什麼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人的意識、習性很不容易察覺,有時讓你覺得都是很理所當然的,即使遇到瓶頸,回頭檢視自己,你也看不出問題出在哪裡。因為這些習性、意識,不一定看起來是惡的、壞的,當初也是因為自己認同或允許這樣的觀念或方式、做法,便拿來使用,而逐漸養成了自己習以為常的作法與想法。
在某一種情境下,自己可能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有著莫名的恐懼,變得沒有自信,很不安,猜疑心跑出來了,對事情總是捉拿不定。...
這似乎告訴我們「走在人生大道上,要走去哪?要怎麼走?」的答案。 讓自己所作所為,依循大道、自然運行之法來行,才能真正走上大道,走向成就圓滿。也可以說,想要實現理想的目標,在這條路上要學習道,融入道中,每個當下讓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道的一份子,隨著時間生命一步一步踏實的累積,終將在大道上有所成就。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 發現真情  在古厝第三日 開始日常 發現似乎是三表哥的日常 看到他四處張望 找尋些什麼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人的意識、習性很不容易察覺,有時讓你覺得都是很理所當然的,即使遇到瓶頸,回頭檢視自己,你也看不出問題出在哪裡。因為這些習性、意識,不一定看起來是惡的、壞的,當初也是因為自己認同或允許這樣的觀念或方式、做法,便拿來使用,而逐漸養成了自己習以為常的作法與想法。
在某一種情境下,自己可能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有著莫名的恐懼,變得沒有自信,很不安,猜疑心跑出來了,對事情總是捉拿不定。...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規條 個人 規則 專案 規矩 組織 字為人寫 識為人學 身為人煦 心為人偕 有人奮鬥的一次 就不敢在實在了 因為怕重蹈覆轍 怕利益的糾結 讓勤奮失去了意義 那工作讓人忘記了初心 我們啊……不能忘記互助合作的美好
Thumbnail
試著每天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及微小的進步,反思自我,工作、家庭生活、個人一定有可以讓自己人生獲得一些乾貨,量變引起質變,漸入佳境。紀錄了作者日常心得、健康目標與工作反思,分享了尋找人生宣言的方法,以及過好日子的想法。
Thumbnail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個月,從『人』身上學到了很多事情,反思了許多前因後果,設想了許多處境,然後開始理解了許多事情,因此想到了古語這句話。 人跟人之間的問題真的非常有趣,雖然我是個內向型人,不太熱衷於融入群體,但在邊緣看著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時做出的選擇,總會忍不住思考著,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生道路上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並且談到如何選擇愛自己,成為最佳版本的自己。作者分享了對生命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期許,以及面對挑戰時的心態和選擇。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1 Q.這一週,關於「觀察」,你承諾要做的事情是? ✍️放慢腳步,把心敞開,打開五感,細細的去感受每一個瞬間。 觀察不只是對外界,也包括觀察自己的內心,用心梳理自身的情緒、思考與感受。 寫於20240415(週一)
Thumbnail
當我們看著別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取得進展時,往往會感到困惑和挫折。然而,嘗試和學習新事物,即使最終失敗回到原點,也是思想成長的過程。這些經驗和思想的改變將幫助我們未來做出更好的決定。
#誠實書寫練習 #Day29 發現以前的我很多時候很在意他人的觀感 多過於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說他人比我重要和優先(家人與朋友),於是大多聚焦在他人的言語態度,卻忽略了自己的情緒感受。 現在我會帶著覺知和停頓,先照顧自己當下的感受心情,然後再選擇做任何應對,這是我給自己的提醒和期許。 寫於202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規條 個人 規則 專案 規矩 組織 字為人寫 識為人學 身為人煦 心為人偕 有人奮鬥的一次 就不敢在實在了 因為怕重蹈覆轍 怕利益的糾結 讓勤奮失去了意義 那工作讓人忘記了初心 我們啊……不能忘記互助合作的美好
Thumbnail
試著每天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及微小的進步,反思自我,工作、家庭生活、個人一定有可以讓自己人生獲得一些乾貨,量變引起質變,漸入佳境。紀錄了作者日常心得、健康目標與工作反思,分享了尋找人生宣言的方法,以及過好日子的想法。
Thumbnail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個月,從『人』身上學到了很多事情,反思了許多前因後果,設想了許多處境,然後開始理解了許多事情,因此想到了古語這句話。 人跟人之間的問題真的非常有趣,雖然我是個內向型人,不太熱衷於融入群體,但在邊緣看著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時做出的選擇,總會忍不住思考著,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生道路上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並且談到如何選擇愛自己,成為最佳版本的自己。作者分享了對生命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期許,以及面對挑戰時的心態和選擇。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1 Q.這一週,關於「觀察」,你承諾要做的事情是? ✍️放慢腳步,把心敞開,打開五感,細細的去感受每一個瞬間。 觀察不只是對外界,也包括觀察自己的內心,用心梳理自身的情緒、思考與感受。 寫於20240415(週一)
Thumbnail
當我們看著別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取得進展時,往往會感到困惑和挫折。然而,嘗試和學習新事物,即使最終失敗回到原點,也是思想成長的過程。這些經驗和思想的改變將幫助我們未來做出更好的決定。
#誠實書寫練習 #Day29 發現以前的我很多時候很在意他人的觀感 多過於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說他人比我重要和優先(家人與朋友),於是大多聚焦在他人的言語態度,卻忽略了自己的情緒感受。 現在我會帶著覺知和停頓,先照顧自己當下的感受心情,然後再選擇做任何應對,這是我給自己的提醒和期許。 寫於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