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有機建築談新的建築典範-體系性建築(中)

Kuan Ju Lee
發佈於哲學 個房間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二、德國有機建築


  查維基百科有關有機建築(Organic architecture)的論述:「有機建築是一套有關建築的哲學。其主張要藉由建築設計促進自然環境與人類居所間的和諧。將建築、家具擺飾以及周遭環境良好地整合成整體、彼此相關連的組成。」 


  「所以我在你面前講有機建築:宣稱有機建築是一個現代的觀點。並且,如果我們著眼於整體的生命、服務整體的生命,它是如此必要,在這個偉大的『傳統』下沒有其它傳統是必要的。不去珍視所有現在、過去、未來那些束縛著我們、先入為主的造型。如果你傾向於依照材料的本質來創造造型,反而我們該去讚揚那些來自常識或超常感官的單純規則...」-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由此可知,有機建築講求人與自然環境和諧,並思考、整合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建築的關係。而其建築造型的產生,著眼於整體的生命,而非先入為主的傳統。有機建築關注建築裡的每一個元素,每一個元素彼此間都息息相關,反映了自然界中共生的環境系統。然而,有機建築是一套什麼樣的建築哲學?其所批判或反思的內容為何?


(一)現代建築的一支-德國有機建築


  20世紀初現代建築運動-「新建築」主要有兩支,一支為機械論,主張理性、幾何的現代主義建築,代表人物有法國建築師柯布(Le Corbusier, 1887-1965)、二戰逃往美國的德國建築師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另一支,為由表現主義併發出來的有機論,主張文化與生命哲學的觀點,由「人」出發,使建築擺脫形式主義的牢臼,代表人物有美國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德國建築師黑林(Hugo Häring, 1882-1958)。


  19世紀末萊特透過有機的概念,反對中軸對稱、形式僵化、追求紀念性的「歷史式樣」。1910年,萊特於德國柏林舉辦作品展,串連了美國及德國的有機思潮。然而,德國的有機不同於萊特的有機,萊特的有機思想,是指空間的關聯性,如:以壁爐為家的象徵核心。德國有機建築則有更系統性的理論,當時黑林與萊特分享德國有機建築的觀念為:1. 機能源自於本質。2. 形式與機能合一。3. 建築構件滿足於整體意義之中。4. 建築是基地或機能的唯一產物。5. 建築為地景的一部分,地景為建築的另一形式;即德國有機建築從本質出發,重視機能、整體、共生的理念。德國有機建築由黑林發展理論,再由夏隆(Bernhard Hans Henry Scharoun, 1893-1972)實踐,最後由李承寬修正與實踐。


  然而,德國有機建築並未如現代主義建築獲得空前的發展,而是逐漸被埋沒,主要原因為:1. 1928年黑林在CIAM會議上與柯布的舌戰失敗。2. 黑林的理論太艱深,反理性的姿態難以令人理解。3. 30年代黑林及夏隆留在德國,觸角未伸及到國外。4. 1954至58年,黑林臥病在床並無趕上德國經濟復興時的重建工作,僅有夏隆在德國獲得發展。


(二)德國有機建築理論


  「有機」形式的概念同樣源自生物學,其理論來源由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1859-1938)的現象學引入,認為「現象即是本質」,及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的單子觀念,認為單子間有一種「預定的和諧」,和諧是環境應具備的潛在價值。


  黑林認為,「空間自身意識得到它的作用任務。」有機建築主張自然界中存有自身的結構、秩序隱藏於事物之內,應排除先驗人為幾何及數學的規則,以自然科學的知識,從觀察生物體的機能與型態,分析組織法則和秩序的關連,以此類比建築;即萬物皆是自然定律下的產物,存在共通的原理,而建築的構成亦依自然運作的邏輯、秩序來操作,統合於建築內。然而,何謂人的自然邏輯與秩序?


  黑林提出:「建築是人的第二層皮膚,住宅是生活的器官。」認為空間與器官「功能」相似;有固定的形式、機能、位於適當的位置、合理的排序。而建築本質在於建築的目的;即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其生活需求更包含了不同的心靈活動及精神思想。故建築透過機能的組織,反映生活原理,自然表現在造型的豐富性上,使生活型態變化。德國有機建築的有機,反映的是生活型態的有機表現,滿足生理與心理,強調物質與精神是一致的,透過形式反映本質。


  德國有機建築不同於當時現代主義建築國際式樣主張的:統一的、機械的、精簡的,而是主張量身定做的、有機的、複雜的。德國有機建築反對現代主義建築無法反映生活的幾何造型,認為其只是功利主義表達的工具。黑林指出:「對於表現的需要及機能的滿足,這兩者並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互相平行的。」德國有機建築並非機能主義主張的「形隨機能」;即完全以功能、物質形式(對象化)決定形式的機械觀,而是主張建築應回到本質的內容去尋求形式的發生,屏除歷史式樣的抄襲;建築除了考慮人與人、人與建築的關係,還須考慮人與自然的關係。如:黑林提出地域空間(Werkraum)的概念,主張任何環境皆必須反映地域特質,建築師應深入研究基地的特性。故建築的形式應從內到外,從外到內彼此相互關連。


(三)李承寬的有機建築


  李承寬,浙江省吳興縣人,1930年16歲時前往德國柏林就學。1937年畢業於柏林工業大學後,進入夏隆的建築師事務所。1941年與黑林、夏隆成立「中國工藝聯盟」(Chinesischer Werkbund)(模擬影響包浩斯的「德意志工藝聯盟」)。1953年成立個人的建築師事務所。1985年回台任教於東海大學及中原大學建築系。1997年復居柏林。2003於柏林寓所辭世。英國建築史學家彼得・布倫德爾・瓊斯(Peter Blundell Jones, 1949-2016)於1996年其建築史解析夏隆著作的專篇中,指李承寬為夏隆有機建築的後繼者。


  中國風在20至30年代的德國十分盛行,當時黑林常到夏隆的事務所,研究《易經》,影響了黑林在發展有機主義理論時,含雜中國的人文精神及建築思想。李承寬亦於有機建築中融入了中國傳統人文思想及園林建築空間的觀念。然而,黑林、夏隆與李承寬三人對自然的態度有所不同,黑林藉由曲線模擬生物形象,不脫理性思維下邏輯的結果;夏隆則藉由大玻璃表達對自然的開放,並象徵自然性地種植或盆栽,然而,自然未與生活契合。西方的宇宙觀是以人為主,自然為客,東方則將人與動、植物皆含鈉於宇宙的架構之下,為一整體的思維;對李承寬而言,人與自然既是主體亦是客體,透過建築界定人與自然的關係。


  李承寬繼承18、19世紀英國、德國浪漫主義的風格,主張人回到自然人,庭園回到曠野的特質,重視素材本身的力學特質與建築結構上的關連、紋理與感官上的連結,及意象與心理上的調和。李承寬將園林的自然特質,動態與不規則,透過高低起伏變化將其室內化,以移動的視覺關係將人納入建築觀察的主體;即透過動線,營造乍似任意擺佈、純屬偶然,事實上是深刻含蓄地受到視覺關係制約的空間。而除了曲折的動線與高程,亦利用如玻璃、水、鏡面及不鏽鋼等透明性與反射性的材料,創造虛像的新視覺感官。藉由多層次的視覺關係,形成空間的無限性;對空間整體的掌握即是在過程中,視覺不斷因「瞬間感知」及「過去的記憶」,使空間在回憶中具有穩定性及高頻率的出現特質;即空間與人的行為、感受逐漸同一。透過不同方向、不同時刻的視線焦距差異強化空間的記憶;讓家保存了家的記憶,將家宅幻化成一心靈圖像。


  在機能形式上,夏隆的空間有階級,李承寬的空間則無階級之分;夏隆空間塑造的過程中,強調特殊機能性(餐廳、客廳、樂室)的空間以區別臥室、廚房、廁所的一般性機能。已違反黑林「尋找型態」的原則;即違反建築的意志是為了符合建築目的之要求,而非建築師個人意願的塑造。相反的,李承寬認為建築師的設計意志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須在滿足業主需求的條件下發揮;李承寬以空間來體現人的倫理關係、呈現生活型態,人倫的組織是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而非階級性的區隔。


  李承寬將有機建築定義為五度空間(三度空間加上時間和人),其住宅設計,透過住在業主家兩三天或與業主常聊,以體析業主的生活態度,並了解業主原先所擁有的家具配件;根據原有家具量身訂做來規劃適當的環境安置,使空間新舊並陳、相互辯證。家具不只提供生物性的使用機能,亦包括文化、情感的精神內涵。建築師的工作除了了解業主原有需求外,還需考量未來使用機能變化的可能,在不變的建築內,透過可變性、互換性、適時性的家具,以配合機能變更。如:原先子女的房間,因長大後空出,可作為獨立出租或幫傭住宿使用。


  在未來使用機能變化的「彈性空間」設計上,密斯的現代主義建築主張「無定義」、完全彈性的空間。黑林批評其造成使用者生活的困乏,認為建築師應為業主量身訂作,明確的定義機能,控制空間的使用,使建築呈現特殊性及自明性。而李承寬亦反對密斯的完全彈性,主張有限制的彈性;以循環的動線規劃(回路),在絕對機能與彈性機能間達成平衡。


  李承寬透過行為步驟;即日常生活的作息按時間的次序,來設計空間的序位。空間之間的關連性並非以封閉的牆、幾何的線性關係來界定,而是以開放、無間隔、疊層的空間,以高差、鋪面轉換、天窗或天花等建築元素,建立空間的秩序。如:上下之間以差半層的平面相互嵌接。讓開放整體的空間在功能上可相互支援,而視線上可穿透性,更讓情緒得以延續而非中斷;藉由回路、流動的動線,讓空間機能的界線消失,達到在限制中創造彈性的效果,體現關係的流動性。李承寬認為,「完整的我,便是我和環境結合。」有機建築模糊了室內空間、內外空間的機能界線,亦模糊了建築與人的界線;即既反映物理環境又反映了個人居住觀,形成整體統一的建築。

2023/11/4

3會員
523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