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有三種方式表示時間:一、畫出一天24小時的時間軸,區分不同時段、不同使用者與不同活動,如演講中以漫畫的形式,採第一人稱視角,描述24小時的情境。二、比較不同文化地區,同一使用機能的差異,如演講中欲探討台北地下街,一併分析了東亞其他不同城市的地下街。三、將空間透過類比定性、定量,如演講中將人的個性區分為五種,並以此對應、區分辦公室空間。
上述三種建築設計所表示的時間至少有以下問題:
一、線性、靜止的時間:在24小時的時間軸中,透過對時間刻度的切分,區分不同活動。然而,此時間軸是不動的,使用者彷彿只活一天,或者每天都活成同一個樣子。另外,將時間刻度的切分,如同將時間以「點」的方式切分,點與點之間是無互動關係的、線性的(機械化的線性因果)、靜止的;即試圖將「時間空間化(刻度化)」,造成線性、靜止的時間。
二、去脈絡、封閉的時間:在比較不同文化地區使用同機能的差異中,透過將空間切分,區分不同的使用機能,並去脈絡、去文化的僅考量機能的使用結果(表象),而未探究機能背後的動機、文化、傳統、歷史等意義。如同建築人常透過「觀察行為」作為設計方法,然而,行為還包含動機與結果、偶然與必然、理性與非理性、主觀與客觀等,設計常只看到結果(效益),或者說白一點,只看到「去異求同」後想看到的結果(觀察者效應),使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所設計的空間爲去脈絡、封閉的時間下的空間。
三、不動、不變的時間:在將空間透過類比定性、定量中,認為空間是可被化約、量化、計算、定性、定量的。然而,人是否可被化約、量化、計算、定性、定量?或者說,可被化約、量化、計算、定性、定量的人還是人嗎?空間還是空間嗎?定性、定量的空間,是「原子論」式的空間,即認為空間可如同原子般,被切分為最小單位、最基本的意義,世界則由此最小單位、最小意義排列組合構成。然而,當我們區分、賦予空間不同性質時,空間便不再運動、不再變化。如演講中透過將人區分為內向和外向,設計出內向空間與外向空間。但此種定性,只剩下不動、不變化的人性與空間的性質;亦是去脈絡、封閉的時間下的空間。因為空間不只是人的,還包括人與建築、環境、他者的互動關係。I人(Introvert)可能在舒適的環境下是E人(Extrovert),E人也可能在能量耗盡時是I人,空間和人並非不動、不變的,而是在時間中持續運動、變化的。
何謂真正的時間?真正的時間即是排除上述問題的時間;時間是非線性的(過去、現在、未來彼此重疊並擴增)、脈絡的、開放的(自我的綿延不斷加入周遭世界的變化)、運動的、變化的,或者用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話來說,時間是綿延的。
「這種荒謬性難以澄清,[……因為]我們的記憶始終以並列的形式呈顯過去的接續。」——柏格森《創造進化論》
真正的時間不同於建築學、物理學、科學、數學上的可切分、計算、不運動、靜止、封閉、去脈絡的時間;不同於電影中一格一格具有先後次序的時間。建築學的時間是人們透過智性(intelligence)條理的方式回顧、想像出來的時間,真正的時間則從未靜止。如同聽完演講,不是以先後次序的方式記憶,而是以並列的方式記憶,即過去、現在、未來彼此重疊並擴增的方式記憶。
故透過語言、智性「描述」的記憶,為了使聽者理解,必須從過去、現在、未來混成一團、彼此重疊的毛線球中,一條一條梳理開;即以一個事件接著一個事件的方式講述(不運動)。然而,如此先後次序的事件,意謂事件的不可重疊(有先後),排除了重疊與運動。又如在智性的時間下,人的感受是可被清楚區分的,如清楚的喜怒哀樂。而在真正的時間下,人的感受則有重疊的可能,如矛盾的喜極而泣、悲喜交加、哭笑不得,反映所說與所感之間的落差。
綜上,相較於建築設計透過智性所描繪的時間,真正的時間則需要透過直觀(intuition)才可把握。目前在沒有時間,即在線性的、去脈絡的、封閉的、不動的、不變的、靜止的時間下的建築設計,是沒有創造性的。然而,真正的時間並非全然排斥智性的時間,認為該時間一無可取,相反的,如同康德所言:「沒有內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沒有概念(智性)的直觀則是盲目的。」時間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框架;智性則以「概念」對感性直觀進行組織和解釋。
透過真正的時間,凸顯奠基於智性的建築設計永遠是不足的。重點不在丟棄建築設計,而是透過不斷否定(反思、運動)建築設計(所說),逼近直觀、關聯於生命的認識(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