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翻譯員只能是一位中立的角色?CPR&AED公益講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因為我們的翻譯精確性、翻譯的語氣、翻譯的用字遣詞等等都會影響整個雙方對話的氣氛跟流暢度:

「我們每做一個決定,每說一句話,都會帶來後果,影響溝通的軌跡。」

豆比最喜歡的一句話是:

「因此手語譯者的行為標準只能是:『心懷善意、對環境人物變化高度敏銳,保持高度彈性,磨練肢體語言和口語,每一刻警覺眼下的需要,調整自己的角色。同時,也謹記自己的專業價值,現代的手語譯者,以聾健人士的自主自立為本,尊重人權公義。』」

(補充:聾健是指「聾聽」,也就是聾人與健聽人士。)

看到這句話豆比很有感觸。

上週六,我負責翻譯一場公益講座,主題為CPR/AED急救基礎訓練營。

raw-image

這場翻譯的確有挑戰:

-講者說話很快
-前者原因導致講者發音不是很清楚
-有時候他會講我聽不懂的台語(豆比台語能溝通,但遇到不常用的字真的聽不懂)
-有聽眾詢問問題太突然,麥克風也沒有遞給對方,有時候觀眾問完問題後,講者馬上就回答了

有時候會遇到講者會求好心切想要分享很多資訊,語速會忍不住加快,幸好速度能跟上,只是講者本身另外加的冷笑話或幽默的詞語我來不及翻出來。但當豆比真的遇到不太懂的語言跟與速過快而聽不清楚的詞彙,當下馬上打岔詢問,他會留意到並馬上覆述給我。

整個過程還是非常感謝講者跟聾人參與者的包容。

但翻到一個段落時,豆比確實再也忍不住只當一位「中立」的手譯員……這是什麼樣的情境呢?

讓我先說明一下AED的設計與操作流程。基本上全世界的AED的流程都一致:

一個人負責:

0.CPR:持續做胸外按壓

另一人負責:

1.開:AED開機

2.貼:貼片先貼在病人身體上(所有AED都有圖示告訴你貼的位置)

3.插:插電後,機器會說:「正在分析心律,不要碰觸病人」此時胸外按壓要停止。(有些機型需要插插頭)


接著有兩種情況:

4-A.電:機器說:「建議電擊病人。請不要碰觸病人。」->此時按鈕會亮燈,接著再按下電擊按鈕。

->電擊結束後,若病人未醒,救護車也未到,就要持續做胸外按壓。

->接著AED會每兩分鐘持續做一次心率分析,心率分析結束後,一樣如果說建議電擊病人,就一樣按下按鈕。

4-B.不電擊:機器會說:「不建議電擊,開始心肺復甦」,接著仍要持續胸外按壓。

->接著AED會每兩分鐘持續做一次心率分析,心率分析結束後,一樣如果說建議電擊病人,就一樣按下按鈕。

講師很賣力地盡可能將AED的設計與操作原理說明得很詳細,也親自開機示範AED的使用,可是我站在那裡翻譯,愈翻愈覺得內心煩躁起來,原因是講者一直不段強調AED多麼「使用者友善」:

「很簡單!只要聽到聲音就可以按什麼...就停止...」

翻譯過程中,我好幾度用「棕」手形晃在耳朵旁,這代表了「聲音」,聽障者/聾人參與者的表情也似乎有了微妙變化,可能是我多想,但豆比認為那表情變化敘述著困惑的、無法參與的、被阻隔的、被拒絕的無奈。

聽人觀眾們好個連聲讚嘆,回應著講者的是他們吸收到資訊後,並且經過思考與理解,接著湧現的感受:「原來操作AED不難呀!」

後排的「 易如反掌」與前排的「 無奈困惑」形成一股強烈對比。

......聽障者/聾人就聽不到聲音,是要怎麼操作AED啦?!

我實在忍不住了,終於打岔詢問:

「AED的操作都需要語音訊息提示,但聾人們聽不到,要怎麼知道現在到哪一步、下一步要做什麼呢?」

此時講師以及聽人觀眾們才一臉恍然大悟,一道光打在他們頭上的感覺。

講師的回答是:「全世界的AED的流程都一樣,即使去法國,你聽不懂法語,一樣記住這個簡易流程、看到燈亮起來就知道要怎麼做了。」

其實這回答只解惑了一半,因為豆比後來回家想了一下,才發現有個盲點 :


市面上的AED都是「語音」告知流程有一些機型是這樣的:只聞其聲,不見其圖。

第二次分析病人心律時,若聽障者/聾人聽不到聲音,仍持續操作CPR壓胸,此舉會影響心律分析的準確度,機台便可能會有「不建議電擊」的反應,而明明可能真實情況是需要電擊病人的。

當然有一種機型是有流程圖,小燈也會隨著流程亮起。聽障者/聾人便能看著流程圖亮起的燈知道現在到哪一個步驟了,現在台灣有約14種AED機型,不確定這種有圖形的機型數量,很希望這種機型能夠增加呢,畢竟全台有大概14萬名聽障者,許多人戴助聽器,如果又不熟悉AED操作流程,可能實施上很難幫助到他人。

當時豆比還是很慶幸有詢問,至少參與的聽障者/聾人會知道除了CPR 之外,即使聽不清楚、聽不到,能如何使用AED!

至少我們仍能做的是推廣CPR & AED流程的教育,畢竟根據111年全國人民死因,心臟病可是佔了第二名......不能小看此技術的重要性,歡迎豆子們大大推廣,就能多一人知道如何救一命。

意外收穫:

1.當心臟停止,不要做AEDAED 是讓紊亂的心跳重整。

2.原來做CPR這麼傷膝蓋,這麼疲憊!

3.CPR還是最重要!

代替心臟功能,帶動血液輸送至全身,因此要夠深,節奏要對,不能太快或太慢。

再次感謝 #台灣賦羽公益聯盟唐果老師 合辦的活動此次活動對於聽障者/聾人完全免費 (有飲料又有點心實在太佛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豆比手語的沙龍
18會員
48內容數
112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10天,搜羅全台評價正面的自行創業的聾人/聽障者的餐飲業店家,或是雇用聾人/聽障者的友善的餐飲業店家,將它整合成一張「全台聾人與手語美食地圖」。
豆比手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除夕快樂! #手語翻譯員 跟 #手語老師 不一樣! 被考試跟地震跟重感冒折磨完,拖延了一段時間後終於發文了! 今年是豆比第三度參與臺灣手語教育學會研討會,參與完總是很想大聲呼喊: 「各位手語老師們~手語翻譯員們~對手語有興趣的熱衷者們~CODA們~不到2000元就可以參與兩天扎實和豐厚研討
Thumbnail
2025/01/29
!除夕快樂! #手語翻譯員 跟 #手語老師 不一樣! 被考試跟地震跟重感冒折磨完,拖延了一段時間後終於發文了! 今年是豆比第三度參與臺灣手語教育學會研討會,參與完總是很想大聲呼喊: 「各位手語老師們~手語翻譯員們~對手語有興趣的熱衷者們~CODA們~不到2000元就可以參與兩天扎實和豐厚研討
Thumbnail
2025/01/21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豆比7/24跑去台北參與廖曉彤《#忽然之間》手語 Cover MV分享會,為何豆比情感會波動?除了因為看著曉彤淚眼汪汪講著對於曾經反感自己身為 #CODA(Children of Deaf
Thumbnail
2025/01/21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豆比7/24跑去台北參與廖曉彤《#忽然之間》手語 Cover MV分享會,為何豆比情感會波動?除了因為看著曉彤淚眼汪汪講著對於曾經反感自己身為 #CODA(Children of Deaf
Thumbnail
2024/06/21
這篇文章講述了青年壯遊計畫對身心障礙族群的忽略,並提出身心障礙者參與計畫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多元能力。文章呼籲政府應關注這一族群的權益。
Thumbnail
2024/06/21
這篇文章講述了青年壯遊計畫對身心障礙族群的忽略,並提出身心障礙者參與計畫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多元能力。文章呼籲政府應關注這一族群的權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何指引視障者。怎麼幫助他們、他們出門的原因和難題
Thumbnail
如何指引視障者。怎麼幫助他們、他們出門的原因和難題
Thumbnail
就算是中度智能障礙者,法官還是認為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應該要知道帳戶不能借給別人使用,最後判4個月有期徒刑。
Thumbnail
就算是中度智能障礙者,法官還是認為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應該要知道帳戶不能借給別人使用,最後判4個月有期徒刑。
Thumbnail
觸摸式手語是一種發展自美國盲人社區的新型手語,旨在提高聾盲人士之間的交流效率和情感表達能力。本文介紹了觸摸式手語的特點、使用方法以及對聾盲人士的重要性。通過瞭解觸摸式手語,讀者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聾盲人士的溝通需求。
Thumbnail
觸摸式手語是一種發展自美國盲人社區的新型手語,旨在提高聾盲人士之間的交流效率和情感表達能力。本文介紹了觸摸式手語的特點、使用方法以及對聾盲人士的重要性。通過瞭解觸摸式手語,讀者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聾盲人士的溝通需求。
Thumbnail
豆比學習手語三年來,初期與聾人交流常感疲憊,因手語不流利且文字理解力有困難。
Thumbnail
豆比學習手語三年來,初期與聾人交流常感疲憊,因手語不流利且文字理解力有困難。
Thumbnail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
Thumbnail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
Thumbnail
為了有效地服務聽障求職者,溝通和建立關係至關重要。文章分享瞭如何以文字描述、手語描述,並提供輔助選項表達來有效溝通。此外,建議用詞要禮貌、理解回饋、尊重聽障者的選擇。在追求有效服務的同時,也要注意是否過於急切直白,出言命令或指責,影響關係。
Thumbnail
為了有效地服務聽障求職者,溝通和建立關係至關重要。文章分享瞭如何以文字描述、手語描述,並提供輔助選項表達來有效溝通。此外,建議用詞要禮貌、理解回饋、尊重聽障者的選擇。在追求有效服務的同時,也要注意是否過於急切直白,出言命令或指責,影響關係。
Thumbnail
同儕支持團體展現出強大的正向影響力,對面對職場挑戰的障礙者尤其重要,成員間分享經驗與想法,提供全面支持,不僅是友誼的展現,更是正向信念的集合,為需要支持的個體提供穩固網絡。
Thumbnail
同儕支持團體展現出強大的正向影響力,對面對職場挑戰的障礙者尤其重要,成員間分享經驗與想法,提供全面支持,不僅是友誼的展現,更是正向信念的集合,為需要支持的個體提供穩固網絡。
Thumbnail
仰望著同一片藍天 前幾天有兩位聽障人士來店裡買東西,雖然她們主要都打手語,但還是有稍微用簡單的口語溝通。 可能我是聽障的關係,她們走後,同事跑來跟我討論。 「剛那兩位好像不會說話?」 「不會說話?怎麼說?」 「我看她們都打手語啊!」 「這樣說不對,聽障不等於不會說話......」
Thumbnail
仰望著同一片藍天 前幾天有兩位聽障人士來店裡買東西,雖然她們主要都打手語,但還是有稍微用簡單的口語溝通。 可能我是聽障的關係,她們走後,同事跑來跟我討論。 「剛那兩位好像不會說話?」 「不會說話?怎麼說?」 「我看她們都打手語啊!」 「這樣說不對,聽障不等於不會說話......」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