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經營三年,我所學到的五個維持個人品牌的持續力!

2024/03/29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最近辦了一場免費線上講座【心理師社群品牌經營的起手式】 在課後問卷調查了一些問題,結果發現,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個人品牌上執行的困擾: 在營造個人品牌的持續力不足、知易行難、持之以恆等。 回想我自己在離開機構後的這三年, 個人品牌經營的時間裡, 也經常有類似的困擾。 在這段期間, 許多事情都是要改以以長期的思維來處理, 跟品牌有關的,而且需要維持持續力的不會只有「個人品牌」一件事情, 還包括生活形式、 運動等都需要持續力, 因為這些都需要維持, 也因此持續力便不會只有一種方式。 這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分享為何需要持續力以及我如何持之以恆的進行品牌營造。

營造個人品牌為何你需要持之以恆?

你可以想想看, 當年跟你一起畢業,同樣科系, 或是你們曾經在社會上上過同樣的課程的同學裡, 有多少人還在你們當初學習的那個專業場域裡面? 有多少人能夠繼續初衷讓自己真的能夠透過這個專業擁有收入? 屈指可數, 這就是你該堅持下去做個人品牌的原因了。

時間會幫你淘汰所有的競爭者

在前面的這次講座中, 我提到我自己的例子, 剛入行, 在失智症這個領域大家都還懵懵懂懂的時候, 我就開始寫失智症的文章, 雖然沒有像現在一樣頻繁, 專業度也不像現在, 更不可能看到問題馬上有想法可以寫出文章來, 經常還要翻書查資料才能生出來, 所以最初期差不多一個月寫一篇, 20年後,產出的文章, 已經沒有像教科書裡的深硬內容, 而用口語,白話,聊天的方式產出一篇篇的文章。 同樣的在20年過後, 已經找不到當時同樣在寫文章的那些人, 而現在的社群媒體那麼發達, 你可能不用花20年那麼長的時間, 讓你的專業讓人知道, 如果你有策略的經營, 可能只要花我1/10的時間, 2-3年持續產出, 大約就會看到跟你同時期出來的人, 幾乎都已經減少到一隻手掌就能數得出來。 如果再寫下去, 還能繼續在這個領域中走跳的大概就只剩你了。 如果不作產出, 實在想不出來, 還有什麼不花錢的行銷方式, 更容易做。

市場聲量

另外,除了排除競爭者之外, 在同樣時間裡, 你能夠更好更快地累積你的專業品牌名聲。 市場,不是自己喊的, 而是由受眾決定的, 他們喜歡你的專業, 願意以此作為付費的依據, 然而,不少人都認為自己的產品品質很好,也很有用。 實際上缺少的是, 受眾到底會不會覺得好用, 他們願不願意買單, 自認為好的只是產品思維, 好像過去多數的產品都只有一家廠商生產, 時間越久, 這間廠商的商品自然而然的會被口碑渲染出去, 讓更多人知道。 但現在一方面同業競品太多, 跟你相同專業主題的人滿滿都是, 又加上網路媒體的眾多, 搏眼球的資訊又更多, 以致於如果我們不持續讓別人知道我們會什麼? 不讓別人知道我能夠幫助他什麼? 不能提供什麼是對他有用的資訊? 我們都很容易被其他的資訊稀釋掉。 所以我們需要持續的發聲讓人知道。 它不是一蹴可及的事,而是要細水長流的改變人心和人性, 才能建立出良性的網路聲量, 而自己的產出就能夠達成這樣的結果。

我如何經營品牌保有的續航力

1. 熱情導向

做個人品牌的目的也就是做自己、 做自己喜歡的事、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有了這些目標, 就可以知道自己在每件事情是不是有朝這個方向走。 不少人其實都知道要有個人品牌, 但始終沒找到自已喜歡做的事或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以至於一天一天的過, 好像平常在上班一樣的日子, 也很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干擾,到最後就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了 。 建議如果想要做品牌的你, 在過去曾經手過的工作中, 先找到自己真正有熱情的事情,再加上甚麼樣的生活是真正你想要過的? 如此一來, 我們專注的重點就是有沒有跟著你的目標走, 一旦偏離了也就是沒持續下去的時候, 想著你的目標馬上就可以重新聚焦了。 這是剛開始就要設定好的事, 不少人半途而廢, 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這個剛開始的時候, 就不清楚自己要甚麼! 不要甚麼! 這樣的努力到最後真的會無疾而終。

2.番茄鐘

我經常一邊閱讀時又一邊放youtube的音樂或是影片, 這時候, 往往會被很多精彩的youtube的吸引, 一旦看到了往往就陷下去不可自拔, 一、兩個小時就這樣沒了。 幾年前的一本書【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25分鐘,打造成功的最小單位,幫你杜絕分心、提升拚勁】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每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 工作的時候就專心工作, 休息的五分鐘則馬上放下工作, 休息時自己想要做甚麼就做甚麼, 就比較容易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嘗試過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 也嘗試過50分鐘工作、十分鐘休息後, 發現自己比較適合專心工作50分鐘後休息十分鐘, 因為在50分鐘的心流時光很快就過了, 也比較有完整的工作時間, 可以做完一段落才休息。

3. 有怠惰的念頭就馬上起來做

生活上的運動這件事, 我大部分都是在早上去運動, 因為人少也不吵, 可以掛上耳機一邊聽著Podcast, 一邊做運動, 一次的運動大約兩到三個小時, 每週2-3次的運動。 有時候, 就是會懶得去運動。 我發現, 一開始想到今天不想運動的時候, 還有得救, 也就是馬上東西整理一下就出門。 所以我都經常在還可以用意念挽回的時候開始行動, 以免這個「不好的想法」被實現。 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克制自己馬上去運動, 這個念頭就慢慢得發酵, 越來越大的時候, 就克制不了了, 也就一定不會出門運動了。 我們的想法都常常會因為一點點的小念頭, 逐漸的發酵成為想法。 而成為「想法」的時候, 其實會找到有更多支持這個想法的原因, 讓想法成真, 這樣就更不容易改變了。 所以在成為「想法」之前改變, 也就是還在小念頭的時候, 就要撲滅它, 就要轉換成我們合乎期待的方式, 會比較容易改變我們的延宕習慣。

4.有精神的時候做最需要精力的事

這是我學到的第四件事情, 在一整天裡面, 有些時間是自己特別沒辦法專心、 不容易記得事情的時候, 有些時候則是自己比較能夠專心有注意力的時段。 我自己發現下午一、兩點就是我精神最差的時候最想睡覺, 這時我有兩個做法 1)直接休息睡午覺,睡醒以後就又能有注意力分析一些文件兩、三個小時。 2)作一些不用腦的事情,譬如清潔家裡、洗衣服-這是常態一定要做的事情, 邊做有時也可以邊聽podcast的內容。 我常以podcast裡的內容當作思考一些寫作題目的發想, 所以也很值得我們一聽。

5.兩種專業交替輪作

有個作家曾經提過, 轉換不同的工作,其實也就是在休息。 認識我的人, 可能知道目前我有兩個主題的專業, 一是「失智症」, 另一個則是「個人品牌」。 有時候對於「失智症」的內容著墨久了, 就會想換到「個人品牌」的資料探索; 相反的看「個人品牌」的書籍膩了, 就換成「失智症」的行銷製作, 所以都會讓新鮮的事物放在眼前, 也就不容易產生厭煩的感覺, 比較容易維持我的工作動機。 在這篇五個抗惰力裡面, 從一開始目標的設定, 到番茄鐘的時間設定、 發酵的思維改變、 最後就是專業轉換, 讓自己一直持續有改變的動機, 才有可能達到目標。 歡迎訂閱「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電子報,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嗨!你遇到了難搞的長輩?還是混亂的失智症病患嗎?又讓你火冒三丈、無法入眠嗎? 當我們知道他背後的原因,便有可能理解他甚至解決他,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