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為何不參加你的「家屬支持團體」?揭開碩班招募失敗的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到年底,又是碩士生們開始收集論文個案的時候了。

在失智症社團裡,這幾年來有很多碩士生選擇以失智症照顧為題寫論文,大家紛紛在社團裡發布招募資訊,但大多數學生卻找不到合適的家屬來參加。


你們有沒有覺得奇怪,社團裡這麼多家屬,為什麼就是招不到人呢?


其實,學生們最初接觸社區就是透過這些招募文案,但大多數研究生還是沿用學長姐的模式來寫,卻很少有人真正研究過怎麼寫才能達到期待的效果。


從家屬的角度來看,很多招募文案裡的內容其實並不友善,讓人不太願意參加!


1. **預付保證金**:研究人員希望參加者能完成所有團體課程,所以要求事先繳納保證金,結束後再退還。但對家屬來說,能參加一兩次就不錯了,因為他們照顧失智症家人已經很忙了,哪有時間全程參加?如果不能提供照顧協助,這樣的要求只會讓人更不想參加。試想,我們希望招募到的是那些真正用心照顧家人的家屬,他們怎麼捨得丟下照顧來參加團體呢?更何況還要先繳保證金,到最後可能還拿不回來!


2. **團體品質**:由教授指導、研究生帶領的團體,真的會比專業人員帶的好嗎?或許有可能,但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直覺上會覺得不可能,大家相信的是專業,「XX師」會比較厲害。多數家屬看的是帶領者,而不是指導教授。一般機構、醫院帶的團體都不收也不敢收保證金,因為收了就不可能還回來(無法全程參加),反而造成糾紛。學生帶的團體卻收,這有點怪!所以收費跟品質不成正比,為何還要花錢來呢?在醫院機構或社區裡經常還是要捧著禮物,中午的便當或是餐盒,邀請家屬來參加,每次團體前一兩天還三催四請,才有可能來。


3. **信任感**:

在社區工作,不管是心理諮商、辦活動、團體,甚或是線上課程都一樣,只要關於要受眾參與某項活動,除了金錢之外,另一個就是要花時間,去到某個地方要時間、要事先空出某些時間、這些都是成本,如果主辦單位,沒有讓人信服的相關能力,為什麼我要花這些成本,去賭一件事呢? 多數的使用者不會去做這件事,因為風險太大了 !


4. **多數家屬都經歷過團體不好的經驗**

之前的文章曾經提過,曾有我的團體家屬在彰化參加過一次又跟來台中參加;也有在一個單位只上一堂課的家屬,因無法繼續,就找到我下一個開團體的單位參加。聽他們的回饋,他們說 :「黃老師帶的團體跟其他人不一樣 !」、「每一堂課都帶給我們不同的想法!」...,這些家屬都上過很多不同的家屬支持團體,為什麼大家都上一樣的內容? 正念、自我察覺、情緒調節...。並非這些不重要,如果你跟大家都一樣,我去上其他人不用錢的團體就好,為什麼要花錢來上你的團體呢 ?


**如何吸引受眾?**


1. **展示能力**:

過去的商業思維,往往都覺得我的能力好,自然會有顧客來。現在的能力已經不只有專業能力了,還包括你如何行銷自己,讓大家看到你跟別人不一樣,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上門。很多心理師習慣以專業取勝,這樣就很容易被新的心理師取代,因為他們會行銷自己的能力。另外,能力不是由我們定義的,而是由受眾定義的,能否幫助到他們,是他們說了才算。

2. **用人話帶團體**:

如果一直複製貼上書中或文獻上的內容,往往說出來的內容就十分的僵硬、刻板,無法被吸收,被受眾理解,我們帶的團體勢必跟多數的人一樣。在商業本質上,家屬每來一次,就是交易一次。如果第一次他們得到的服務就跟別人一樣,就跟上次去聽的一樣,為何還要來第二次、第三次呢? 我覺得專業人員帶團體最傷的就是用很多的專業知識去積累團體的內容,這樣家屬查書查資料就有了,甚至現在的ChatGPT有可能查到比你更多更新的知識。事實上,他們想要知道如何把這些知識拿去解決他們的問題。


3. **讓家屬捨不得不參加**:

有沒有讓你在帶團體時,讓家屬捨不得放棄任何一次參加的機會? 不要用金錢綁住照顧者要家屬來參加。用金錢當作誘因,可能會讓人連第一次都不會想參加。如果連入門都不可能,後面就更不可能了,所以除了銭以外,我們應該要讓家屬覺得捨不得浪費任何一次的機會不來參加,巴不得先把家中的失智者處理好,趕著來參加,這樣才是正確的策略。


所有的行銷模式都是一系列的操作,如果中間有一個環節出錯,基本上就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更何況,如果所有的操作都是用學術思維去進行,最後結果必定不好。


寫到這裡,給你個選擇題: 你覺得碩士生透過這樣的招募文案:


1. 應該是不會收到家屬

2. 會收到,請描述這類家屬會有什麼樣的特性?


---

如果你喜歡這篇貼文,歡迎訂閱我的「心理師品牌孵化基地」。

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品牌孵化基地
15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2024/08/30
隨著心理師數量增加與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佛系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討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及價值轉化這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幫助心理師構建有效的品牌經營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心理師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2024/08/30
隨著心理師數量增加與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佛系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討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及價值轉化這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幫助心理師構建有效的品牌經營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心理師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2024/08/10
1、在離開機構後,筆者看到失智症新市場的策略。 2、透過市場規模跟服務價格拆解心理諮商市場尚未飽和的原因及可運作的空間。 3、著力在超越執照限制的市場服務,才比較有機會讓你得到相對滿意的收入及個案量。 4、拆解心理師經營時經常犯的錯誤的策略,減少無效的努力。 5、建立導流思維,讓受眾成為你的個案。
Thumbnail
2024/08/10
1、在離開機構後,筆者看到失智症新市場的策略。 2、透過市場規模跟服務價格拆解心理諮商市場尚未飽和的原因及可運作的空間。 3、著力在超越執照限制的市場服務,才比較有機會讓你得到相對滿意的收入及個案量。 4、拆解心理師經營時經常犯的錯誤的策略,減少無效的努力。 5、建立導流思維,讓受眾成為你的個案。
Thumbnail
2024/07/19
這篇文章討論了心理師需要如何避免專業的傲慢,並分析了專業的傲慢可能導致的兩大後果。同時提出了避免專業的傲慢的方法,以及冒牌者症候群的問題。
Thumbnail
2024/07/19
這篇文章討論了心理師需要如何避免專業的傲慢,並分析了專業的傲慢可能導致的兩大後果。同時提出了避免專業的傲慢的方法,以及冒牌者症候群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失智症社團中,許多碩士生面臨招募參與者的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文案的內容沒能考慮家屬的需求與感受。此文從家屬的角度出發,改善招募文案,提高參與意願。透過展現專業能力、親切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讓家屬捨不得錯過的機會,能有效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透過正確的市場行銷策略,讓碩士生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Thumbnail
失智症社團中,許多碩士生面臨招募參與者的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文案的內容沒能考慮家屬的需求與感受。此文從家屬的角度出發,改善招募文案,提高參與意願。透過展現專業能力、親切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讓家屬捨不得錯過的機會,能有效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透過正確的市場行銷策略,讓碩士生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學習障礙相關團體在募款與服務推廣上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建議與解決方案。強調了提供會員的直接服務對於維持會員忠誠度的重要性,並提出善用大學特殊教育系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學習障礙相關團體在募款與服務推廣上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建議與解決方案。強調了提供會員的直接服務對於維持會員忠誠度的重要性,並提出善用大學特殊教育系的建議。
Thumbnail
有人可能也知道我同時也是專門處理失智症的臨床心理師。如果有關注我粉專的朋友,可能在前年底就知道我正在跟「大人學」合作一個失智症相關的線上課程,課程預計在明年中下旬就會上架,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跟大人學的責任編輯一起共事,發現了幾個我們在自己(沒有專業編輯協助)製作上可能會出現的誤區,也提供給未來想要..
Thumbnail
有人可能也知道我同時也是專門處理失智症的臨床心理師。如果有關注我粉專的朋友,可能在前年底就知道我正在跟「大人學」合作一個失智症相關的線上課程,課程預計在明年中下旬就會上架,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跟大人學的責任編輯一起共事,發現了幾個我們在自己(沒有專業編輯協助)製作上可能會出現的誤區,也提供給未來想要..
Thumbnail
社會教育領域裡的青年團隊,舉凡以宗教為中心,或以社會關懷為宗旨,在參與的青少年裡,多多少少有一些所謂「高風險家庭」的學生。「新北文化大使」在第二年召募之後,跳脫第一年以學校老師推薦學生的框架下,第二屆及第三屆便開始出現幾個被關注的學生,團隊老師們覺得這些學員是「需要被接住的人」。 青年在學校及社會
Thumbnail
社會教育領域裡的青年團隊,舉凡以宗教為中心,或以社會關懷為宗旨,在參與的青少年裡,多多少少有一些所謂「高風險家庭」的學生。「新北文化大使」在第二年召募之後,跳脫第一年以學校老師推薦學生的框架下,第二屆及第三屆便開始出現幾個被關注的學生,團隊老師們覺得這些學員是「需要被接住的人」。 青年在學校及社會
Thumbnail
伊甸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邀請同志諮詢熱線、家庭照顧者總會、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生命線與張老師等提供接線服務的組織,一同發表以「同儕支持」、「接線與倡議」以及「回應危機」為主題,於2022年12月11日在台大共同教學館舉辦2022年接線服務研討會。
Thumbnail
伊甸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邀請同志諮詢熱線、家庭照顧者總會、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生命線與張老師等提供接線服務的組織,一同發表以「同儕支持」、「接線與倡議」以及「回應危機」為主題,於2022年12月11日在台大共同教學館舉辦2022年接線服務研討會。
Thumbnail
今年4月家屬成長團體帶領進入尾聲,一位團體成員在團體結束時跑來問我,是否可以捐錢給我們單位,因為她覺得參與團體讓她收穫很大,她希望能有所回饋。我很感謝她願意捐錢回饋,但靈機一動我想邀請她寫參加團體的心得,讓沒參加過團體的家屬能知道參加團體的經驗以及學習為何,這或許是對單位以及其他家屬更大的回饋。
Thumbnail
今年4月家屬成長團體帶領進入尾聲,一位團體成員在團體結束時跑來問我,是否可以捐錢給我們單位,因為她覺得參與團體讓她收穫很大,她希望能有所回饋。我很感謝她願意捐錢回饋,但靈機一動我想邀請她寫參加團體的心得,讓沒參加過團體的家屬能知道參加團體的經驗以及學習為何,這或許是對單位以及其他家屬更大的回饋。
Thumbnail
有時我們選擇孤獨,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孤獨,而是比起其他的選擇,一個人的代價比較小。然而,心理團體或相關活動,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從「一個人算了!」的無助感中走出來,進而自我覺察、澄清問題,並獲得支持與溫暖。
Thumbnail
有時我們選擇孤獨,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孤獨,而是比起其他的選擇,一個人的代價比較小。然而,心理團體或相關活動,其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從「一個人算了!」的無助感中走出來,進而自我覺察、澄清問題,並獲得支持與溫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