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歷史大對決 誰說的才是事實?|《意外的衝突》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文/史蒂芬.羅奇

權宜話術


歷史充滿不實論述。古有地平說、托勒密地心說,近有飛碟種種振振有詞,今有川普及其支持者廣布大選舞弊的「大謊言」(Big Lie)。扭曲事實以自圓其說,一直是人類的核心常態。如此看來,美中雙方對彼此的態度,都源於自己深信有關對方的不實論述。


一項陳述是真或假,往往難於辨析。真相最終要由時間驗證。科學上的謬誤,須由科學的新發現來糾正。同理,「假新聞」(fake news)可經事實去推翻,政治上的死胡同也可另闢新徑來避開。不過,推翻不實論述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川普任期結束後,美國出現種種政治活動。從中可見,僅僅基於事實提出反駁,也許還不足夠。謊話一再重複,就會讓人深信不疑。在網路社群媒體大行的時代,有科技手段來替人重複撒謊,效應更是前所未有。一項不實的論述,若一直不經挑戰,就會自我實現,直到經驗使之站不住腳為止。可是,到人們醒悟那一刻,不實的論述早已活出自己的生命,改寫並生出自己的那段歷史。


如今,在美國的大部分地區,有一件事絕對不假:關於中國的負面說法大量存在。這和美國民意的普遍趨勢是相互呼應的。美國皮尤(Pew)民調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在二○二一年中,足有七六%的美國民眾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對比起二○一八年美中貿易戰開打時,該百分比上升高達二九%,創下二○○五年有此調查民意以來的歷史新高,不可謂不驚人。


中國對於美國的態度也飽受負面情緒之困。多年以來,中國希望擁有匹敵美國的經濟實力,也希望進駐與美國相當的全球霸主地位,但觀察美國事務時,仍然帶有一己之見。中國恐懼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會受美國的規限,深信二○一八至二○二一年的貿易戰將延續至未來,也一心認為自己仍要抵住美國日益濃重的保護主義及國家主義,在狹縫中謀求生機。


與此同時,中國不少人已徹底相信美國衰落論。在過去二十年危機與不穩之後,這一說法尤得認同。關於美國,中國有一項最終極的不實論述:意識型態大戰中,社會主義終會勝過資本主義。此說的堅固,映射出美中衝突的一個截然不同的層面。可以看出,兩種意識型態已被對立起來,兩種價值體系都根深蒂固、不容動搖,彼此幾乎沒有讓步的空間。中國共產黨只要仍然執政,就不可能捨棄這種在意識型態上具戰略作用的話術。


美中關係已深受傷害,若繼續互以不實論述相向,結果只會有禍無福。美國堅持中國是全球威脅,而中國認定美國是其主要威脅,兩種看法行將交鋒,一觸即戰。對於雙方而言,不實論述的背後都有再合理不過的恐懼情緒,再強硬的行動也都出師有名。你來我往之後,美中雙方的確已發生真真切切的衝突。


事情何以至此?簡單來回答,就是因為錯生的恐懼。恐懼是最烈的侵蝕劑,能破壞任何關係,於人如此,於經濟亦然。美國的恐懼源於美國勞工和家庭的經濟憂慮。人們長期害怕失業,害怕低薪,恐懼之深,已讓美國曾引以為傲的製造業活力大失。這些就業恐懼又與龐大的貿易逆差交互作用。在許多人看來,逆差代表就業機會從國內流向國外製造商,有傷大國存在感。中國經濟驟然崛起,本就構成美國逆差的主因,再加上不少中國低成本製造的產品恰恰能取代美國本土產品,無疑更讓美國民眾難以接受。


美國的恐懼論,也是一種政治上有額外吸引力的話術。美國兩黨都急於將個別事件串成因果鏈,並加上一個重點。按他們的話來說,就是美國經濟的大規模潰敗,不僅要歸咎於中國貿易擴張,而且也顯示中國種種不公、霸凌甚至不法的經濟侵略;中國的大國地位,正威脅著珍貴的美國夢,也眈視著美國的環球領袖地位。


這種陰沉的說法,特別有利於無力面對美國勞工困境、急於逃避責任的美國政客。在全國無數民眾苦於經濟困難時,憑此三言兩語,美國政客就可以推卸責任。針對中國的說法一出,人們就會忘記要留意美國數十年來一直有預算赤字,本地儲蓄常年不足,貿易逆差連年不下。這樣的經濟困境是自找的,可是恰能用政治的權宜話術來化解,聽起來還相當可信。這番充滿權威而不實的論述堪稱經典,也確實已發展出自己的生命軌跡。


中國也有同樣跡象。中國領導層長期焦慮,正想利用對美貿易戰來消解情緒。十九世紀中後期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即中國所謂的「百年國恥」,曾經深深傷害民族尊嚴,無異於國殤。有此長痛,中國民眾和共產黨領導人自然害怕西方會再次來襲。不安至深,就催生出一套對美國不實論述的政治話術。


上述一切,足以展示美中意外衝突的重大現場。若不是雙方慣以充滿不實論述的話術相斥,漫天的謊言就不會互碰,撞擊就不會發生。美中衝突步入險境,也並不是一次無心之失。美國前總統川普一直刻意激化美中矛盾,讓衝突升級。川普憑的也不是一己之力。美國還有許多聲音,一直將溫水煮蛙的經濟重壓和囿於國家主義的政治外交混為一談。在川普展示的世界裡,美國要再次偉大起來,唯一最大的威脅就是中國。論述的後續發展就是關稅戰。結果,世界兩大強國已在經濟事務上近乎瀕臨決裂。


令人詫異的是,拜登繼任總統之後,幾乎沒有做過什麼來反轉論述。究其原因,仍然是政治上的權宜話術。拜登和川普兩任總統雖無共通可言,但兩人在燃沸美國民意的中國威脅論裡面,都一樣是傀儡,也一樣是主帥。


美中失和的根源,可溯至以下幾個最引起爭議、最關乎全球經濟的問題。中國的崛起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在可見的未來,中國或說「下一個中國」的經濟,很可能愈來愈以消費者為主導、服務業為基礎、創新為驅動力。中國有潛力在整個二十一世紀上半葉長踞全球經濟增長之冠,成為全球總需求的最大來源。正面來看,中國的發展趨勢會帶來機遇。中國的中產階層迅速冒升,其他地區大可把握機會,從中獲利。而環顧全球,除了美國及其龐大的世界級商業軍團之外,又還有誰更有地位去搶占先機呢?


然而,劍的另一刃同樣鋒利。中國的崛起有益於他人,也會因此有損美國和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民眾利益。這種憂思流傳已廣,美國更是盛行,觀其核心,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擔心失業、減薪,每個國家都會擔心最終付上沉重經濟代價。


經濟上的不安感,還不是恐懼的全部。雪上加霜的是,兩個史上罕見的「黑天鵝」事件即小概率的大震盪已迎面撞上,在極短時間壓縮至速爆。第一件事是二○二○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現在,美、歐在內的大部分主要經濟體已在疫後復甦,中國本土卻仍與變種病毒搏鬥。疫情緩和之後,流行病毒的震盪必將留下廣闊陰影,長期影響個人、企業和公共財政的行為模式。世界被疫情碾壓,再從疫情走出,現在必須學會與病毒共存,緩解餘震,也要學會排遣籠罩整個二○二○至二○二一年的集體恐懼。單靠胳膊上那一劑,絕不可能藥到病除。


第二件事是疫症爆發兩年後,即二○二二年打響的俄烏戰爭。表面上看,這是美俄王者對決的典型場面,但其實中國也難以獨善其身。中國剛剛簽下對俄「無上限」的夥伴協議,旋即置身槍來彈往之間。中國若按照協議、甚至超乎協議地去支持俄方,就難逃西方的譴責。所謂譴責,顯然不能不引發制裁之類的實質懲罰。如此一來,美中衝突將更加嚴重。


兩個事件的雙重震盪後,若中美任何一方比對方更掙扎,那麼彼此之間已然激烈的指罵勢必升級。舉例來說,美國政客一直不肯放過新冠疫情源於中國的說法。按他們的邏輯,病毒既然源於武漢,那麼一切已知及未知的惡果,都應怪到中國頭上。有了這套說法,就沒人去考究在整個二○二○年裡,美國如何因政治考量而拒絕應對疫情,以致最後無力招架。這時把矛頭指向他人,當然是權宜之計;「他人」當然就是中國。同理,對烏開戰一事,中國本無角色,但俄羅斯是剛剛刷新友誼的夥伴,又事關重大軍事侵略,中國光是默許就足資譴責,更別說去助攻。


事情會怎樣發展,沒人能說得準。對於現狀,當然不乏其他的論述方向,經濟狀況尤其應另作解讀。股票市場波動已久,亟需一場強而有力的經濟復甦,才能迅速好轉。通膨率和利率若一直上揚,經濟前景就不會樂觀。戰亂若持續不止,大國頻發衝突,未來的世界也不會有轉機。


不管後事如何,兩大強國的對峙升級,無疑會影響深遠。兩個國家是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式,背後有意識型態之別,也有時間觀念之分。所謂「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主張先消費、後儲蓄。大致就是因為這種心態,美國國內儲蓄長期不足,而國內儲蓄正正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種子基金。


相比之下,中國採取長遠發展策略,一直從豐足的國內儲蓄取資,一邊大興國家大型發展項目,一邊擴大產能、基建,加深人力資本,扶助本土創新,配合發展方向。中國的大問題是如何逐步建立近於美國的消費者模式。對於美國而言,同樣大的問題是能否參考中國模式,恢復儲蓄能力,以推動有利於未來經濟增長的投資項目。


想法的差異有著顯著的現實後果。美國重視短期成效,帶來日益深重的儲蓄與外債問題。美國儲蓄不足,但仍熱衷投資,尋求增長,惟有不斷舉借外債。外資尚未進入,美國已常年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對外貿易亦處於不利位置。相比之下,中國一直以國內儲蓄為未來發展的基礎,與美國形成強烈反差。不過,中國的儲備過高也有反作用。比如說,中國因貿易盈餘龐大,一直廣受國際批評,說中國重商主義嚴重膨脹,已導致不公平貿易。


可見,美中在經濟事務上的價值觀念確有差異。在兩國經濟互相依存的趨勢下,這一差異逐漸顯著起來。八、九○年代,美中經濟各取所需,完美契合。當時中國剛經過二十年動盪,經濟低迷,亟需新的增長方式;美國礙於停滯性通膨,經濟增長緩慢而通貨膨脹率持續上升。美國的製造業轉移至中國,有助美國公司縮減成本,提高利潤,穩定商品價格,消費者生活水準也得以提升。九○年代末至千禧年初那一段短暫時期,因有美國的龐大需求,中國經濟透過出口而蓬勃增長;另一面,從中國進口的低成本商品,亦令美國消費者購買力大大提升。那是一段互惠互利的蜜月時光。


此一時彼一時。往日的緊密互賴,今日已成近身互搏。在全球供應鏈上,中國越攀越高。美國希望獨占的一些高端產品和新型產業,在中國已成熟起來了。反觀美國,民眾仍然困於經濟憂慮,難以振作;美國領袖無能也無意推行改革,只偏執於中國威脅美國未來存續與繁榮的政治話術。


事情發展下去,「下一個中國」將帶來不可避免的變化,全球社會的應變方式將直接影響美中論戰的走向。中國知道,經濟行穩致遠,是完成發展目標、解決對外衝突的關鍵。中國專注以人工智慧帶動本土創新,是近年發展的重心,也是達成二○四九年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宏大目標的關鍵。這一目標也附帶著挑戰。中國的國企負債急需改革,金融體系仍然落後,有待開放。這些轉型未完成之前,中國是否已具備全面科技創新的實力呢?


同樣的問題,也可供美國思考。儲蓄的難題不解決,美國可以持續發展嗎?儲備不足,無法大行投資,無法展開科學研究,那如何能立於創新的前沿?美國確實需要讓經濟紮實起來,不能用老辦法去處理新問題。美國必須對未來有新的一番設想,未來的圖景一樣要包括崛起的中國。美中衝突能否解決,取決於兩國如何在解決自家問題的同時,也一起為彼此解難。


目前全球氣氛充滿焦慮,凡事皆不確定。一旦發生衝突,大家更覺得迫在眉睫,非解決不可。我們正共同面對一系列併發的挑戰。疫後的全球復康,歐洲的軍事衝突,都不是易事。令情況更複雜的是種種科技突破、政治動亂、金融市場的間歇性震盪,還有最近對全球衛生和氣候安全的憂慮。這些才是真正的難題。若不實的論述繼續瀰散,難免會讓人迷失,看不到至關重要的危機。


但對於美中兩國而言,不實的論述總藏於政治話術中,危機更大。政治手腕再高明,操弄的也只是權力,無益於經濟好轉,也無助於地緣策略。權鬥越是依賴不實論述,不實論述就越難根除,長此下去,就形成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意外的衝突將更難避免。還有最大的危險是,不實論述實在太魅惑人心,人們有上一次錯信的經驗,未必能在下一次去偽存真。美中雙方的不實論述已引發劇烈衝突。找到解決辦法,是避免永久損傷的唯一出路。我們迫切需要一個新的方案。


✦內容取自《意外的衝突:美中「冷戰2.0」,全球地緣政治衝突下的明天》/寶鼎出版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reurl.cc/nravAD

誠品:https://reurl.cc/YVgqpn

蝦皮:https://bit.ly/3VzIlCT


avatar-img
6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寶鼎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在外送創業中,也出現了大批的連鎖企業,其特點在於提供只要聽到品牌就會聯想到口味的宣傳與菜單,在沒有經驗或對手藝沒信心的時候,第一次嘗試自營業的新手創業者往往會選擇加盟連鎖店,由於有接受系統性的教育,並以半加工型態的食材進行烹煮,口味也從而獲得保障。
由全球科技公司Dyson創始人兼首席工程師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撰寫的新書《Dyson: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中文版在台正式發佈。Dyson在詹姆斯·戴森的領導下在全球創造不凡的銷售成績,即便歷經疫情,Dyson營業額仍持續增長,更擴大對創新研發與人才的投資。
現在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可以說,抓住大眾的注意力,就抓住了大眾的錢袋。直播是一個吸引注意力的產業,要想讓觀眾願意聽、記得住、能傳播, 直播主就要有更強的邏輯、更有效的表達,以及更精彩的內容。
《接受》是一本筆調清晰、能定義整個世代的回憶錄,闡述作者艾米‧尼特費爾德從寄養家庭、無家可歸、從哈佛畢業,再到進入大科技公司工作的心路歷程,同時亦檢驗了社會對韌性的固戀及為此所付出的代價。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在外送創業中,也出現了大批的連鎖企業,其特點在於提供只要聽到品牌就會聯想到口味的宣傳與菜單,在沒有經驗或對手藝沒信心的時候,第一次嘗試自營業的新手創業者往往會選擇加盟連鎖店,由於有接受系統性的教育,並以半加工型態的食材進行烹煮,口味也從而獲得保障。
由全球科技公司Dyson創始人兼首席工程師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撰寫的新書《Dyson: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中文版在台正式發佈。Dyson在詹姆斯·戴森的領導下在全球創造不凡的銷售成績,即便歷經疫情,Dyson營業額仍持續增長,更擴大對創新研發與人才的投資。
現在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可以說,抓住大眾的注意力,就抓住了大眾的錢袋。直播是一個吸引注意力的產業,要想讓觀眾願意聽、記得住、能傳播, 直播主就要有更強的邏輯、更有效的表達,以及更精彩的內容。
《接受》是一本筆調清晰、能定義整個世代的回憶錄,闡述作者艾米‧尼特費爾德從寄養家庭、無家可歸、從哈佛畢業,再到進入大科技公司工作的心路歷程,同時亦檢驗了社會對韌性的固戀及為此所付出的代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美股收紅 #標普500指數改寫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現在是怎樣,直接二個世界嗎? 美國最近股票漲成這樣,中國爛成這樣,還好我沒去接騰訊...而且華爾街日報還直接有一篇「Americans Are Suddenly a Lot More Upbeat About the
Thumbnail
12/13利率會議結果公布後,FED一致認為2024要降息!市場都開心翻了。但你真的有看懂會議記綠裡沒說的意思嗎?這期就來深談,降息背後的意義
Thumbnail
2001/04/20 自小布希新政府上任,全面檢討柯林頓對中共「交往」政策並質疑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適當性之後,雙方氣氛便處於令人屏息的沈悶狀態。此次美國偵察機在南海執行「例行偵查」,蒐集中方軍情,與中共升空監控之殲八撞機,正好形成打破悶局的缺口,提供美中雙方嚴肅思考彼此長程戰略關係一次絕佳機會。
第一美洲,即美國殖民地,從大約 1619 年隨著第一批非洲奴隸的輸入持續到 1776 年和獨立戰爭。 第二個美國,建國者的美國,是出於在某種聯邦結構下將十三個截然不同的殖民地聯合起來的需要而出現的。支持新憲法的聯邦主義者和反對聯邦主義者的爭論激烈,後者更喜歡寬鬆的邦聯條款。 聯邦黨人獲勝,從 178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全球空中浩劫~美洲  1949年 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客機,在美國西岸大城洛杉磯附近準備降落時,因飛行高度過低發生撞山空難,機上48人有36人遇難,6人死裡逃生奇蹟式生還,是有紀錄以來第1件造成乘客死亡的噴射機空難事件。  歷史上第1起飛機失事墜毀意外事故也發
Thumbnail
今天焦點─歐洲邁進歷史里程碑~21世紀  2004年 共產黨蘇聯集團解體前的8個東歐國家,以及2個地中海島國正式加入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且是獨一無二的邦國統合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使得歐盟國家由15國擴增到25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政治集團,新歐盟25個成員國領袖,在歷史性時刻齊
Thumbnail
如今的中東疫情已逐漸受控,土耳其與伊朗狀況漸次穩定,但阿富汗、敘利亞、葉門的不確定性依舊有人道危機的風險。 以色列注射疫苗不到兩週,已突破100萬劑,算是走在世界前列,但阿拉伯群體對以色列政府政策的疏離,令其望而卻步。 而在1月3日這天,巴格達爆發了悼念蘇萊曼尼的示威遊行,而伊朗對伊拉克的滲透,與美
Thumbnail
面對藝術史料我們有兩種態度:(1)追求歷史真實。(2)找尋新的意義。以某種嚴格的角度來說,人無法跨越時空再現真實的歷史,人文科學異於自然科學之處在於不能藉由自然科學的程序而歸納單一法則,人文科學的典範並不精確,個別事件必須回到對應脈絡之中,這些非量化無權威的表述產生許多新的詮釋,它們也讓歷史活化,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美股收紅 #標普500指數改寫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現在是怎樣,直接二個世界嗎? 美國最近股票漲成這樣,中國爛成這樣,還好我沒去接騰訊...而且華爾街日報還直接有一篇「Americans Are Suddenly a Lot More Upbeat About the
Thumbnail
12/13利率會議結果公布後,FED一致認為2024要降息!市場都開心翻了。但你真的有看懂會議記綠裡沒說的意思嗎?這期就來深談,降息背後的意義
Thumbnail
2001/04/20 自小布希新政府上任,全面檢討柯林頓對中共「交往」政策並質疑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適當性之後,雙方氣氛便處於令人屏息的沈悶狀態。此次美國偵察機在南海執行「例行偵查」,蒐集中方軍情,與中共升空監控之殲八撞機,正好形成打破悶局的缺口,提供美中雙方嚴肅思考彼此長程戰略關係一次絕佳機會。
第一美洲,即美國殖民地,從大約 1619 年隨著第一批非洲奴隸的輸入持續到 1776 年和獨立戰爭。 第二個美國,建國者的美國,是出於在某種聯邦結構下將十三個截然不同的殖民地聯合起來的需要而出現的。支持新憲法的聯邦主義者和反對聯邦主義者的爭論激烈,後者更喜歡寬鬆的邦聯條款。 聯邦黨人獲勝,從 178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全球空中浩劫~美洲  1949年 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客機,在美國西岸大城洛杉磯附近準備降落時,因飛行高度過低發生撞山空難,機上48人有36人遇難,6人死裡逃生奇蹟式生還,是有紀錄以來第1件造成乘客死亡的噴射機空難事件。  歷史上第1起飛機失事墜毀意外事故也發
Thumbnail
今天焦點─歐洲邁進歷史里程碑~21世紀  2004年 共產黨蘇聯集團解體前的8個東歐國家,以及2個地中海島國正式加入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且是獨一無二的邦國統合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使得歐盟國家由15國擴增到25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政治集團,新歐盟25個成員國領袖,在歷史性時刻齊
Thumbnail
如今的中東疫情已逐漸受控,土耳其與伊朗狀況漸次穩定,但阿富汗、敘利亞、葉門的不確定性依舊有人道危機的風險。 以色列注射疫苗不到兩週,已突破100萬劑,算是走在世界前列,但阿拉伯群體對以色列政府政策的疏離,令其望而卻步。 而在1月3日這天,巴格達爆發了悼念蘇萊曼尼的示威遊行,而伊朗對伊拉克的滲透,與美
Thumbnail
面對藝術史料我們有兩種態度:(1)追求歷史真實。(2)找尋新的意義。以某種嚴格的角度來說,人無法跨越時空再現真實的歷史,人文科學異於自然科學之處在於不能藉由自然科學的程序而歸納單一法則,人文科學的典範並不精確,個別事件必須回到對應脈絡之中,這些非量化無權威的表述產生許多新的詮釋,它們也讓歷史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