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蒂姆.施瓦布 (Tim Schwab)
蓋茲基金會推動農業改革,試圖在非洲創造一場「綠色革命」,但這場變革真正的受益者是當地小農,還是為跨國企業開拓市場?
蓋茲基金會推廣 GMO 的雄心,只是它推動非洲農業產業化抱負的一項議程──它希望藉由擴大使用所謂的「投入要素」(化學品、肥料、新種子、灌溉)來提高農場的生產力和產量。 在這方面,蓋茲基金會與銷售這些投入要素的跨國公司密切合作,這些公司長期以來視非洲為一個未開發的市場。蓋茲基金會的目標不是利潤,而是產量:「必須找到解決方案,使農民──尤其是最窮國家的農民──擁有更好的工具和知識,以便能種出足夠的糧食養活家人。」

cr. istock
非洲糧食主權聯盟(Alliance for Food Sovereignty in Africa)負責人米里安.畢雷(Million Belay)某次受訪時告訴我。「這種敘事就是非洲的種子不好,非洲人的土地不肥沃,非洲人掌握的知識過時了。為生產更多糧食,非洲需要雜交品種的種子。因為土 壤已經非常貧瘠,非洲必須使用大量化學品。此外,這也是以市場為基礎的農業,是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一部分。」
蓋茲基金會的工作是基於這個基本假設:非洲國家不具備管理本國糧食系統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能力或工具,需要來自全球北方的專業人士和專家來幫助他們。為此,在它開展工作的非洲國家,蓋茲基金會與當地政界人士和政策制定者合作, 改變這些國家規管農業的法律,實際上充當說客,將它的技術專家安插到政府機構裡,甚至幫忙創建全新的機構,為其提供資金和人員,例如在畢雷的祖國衣索比亞就創立了農業轉型機構(ATA)。
劍橋大學人類學家喬瓦.洛克(Joeva Rock)表示,蓋茲重手干預也影響相關國家的研究議程和培訓計畫。洛克告訴我:「如果蓋茲忽然完全撒手,所有類型的機構都將受到巨大影響,從公共育種計畫到公立教育機構都無法倖免。問題並非只是這些計畫終止,而是科學家和學生的培訓也將終止。」
這種依賴程度以及比爾.蓋茲由上而下的政治操作,在蓋茲聲稱要幫助的農民間引起了爭議,而在 2021 和 2022 年,農民 的反抗備受矚目,尤其是發表於《科學人》雜誌的社論版文章〈比爾.蓋茲應停止告訴非洲人他們需要什麼樣的農業〉。這篇文章是非洲糧食主權聯盟的米里安.畢雷和布麗姬特.穆加貝(Bridget Mugambe)寫的,該機構是全非洲最大的民間團體,代表非洲多達2億名農民、漁民、牧民和原住民。
畢雷受訪時對我說,蓋茲基金會在農業方面的慈善工作帶有殖民勢力的所有特徵:它尋求非洲國家的現代化和文明化,同時促進商業利益,例如推動農民向總部設在非洲大陸以外的跨國公司購買 GMO 種子、肥料、化學品和其他技術。畢雷說:
「我們的農業被視為是落後的,而唯一的辦法據稱是採用先進技術,此時就有了一個文明議程。但這個文明議程並不是要使我們進步開化,而是要使我們受這種變幻莫測的技術束縛。」
蓋茲基金會聲稱要幫助的對象已經非常廣泛和非常明確地要求比爾.蓋茲停止幫助他們。2021年,一封超過200人聯署的公開信呼籲停止提供資金給蓋茲在非洲的旗艦專案 AGRA。
「自2006年AGRA的計畫啟動以來,〔AGRA 著力的〕這13個國家的營養不良人口增加 30%,」該信指出。「AGRA 提高農業生產力和農民收入以及減少糧食不安全情況的使命顯然失敗了,而且實際上還損害了支持非洲農民的更廣泛努力。」
AGRA脫胎自二十世紀中期的原始「綠色革命」,那是洛克菲勒和福特基金會帶頭、美國政府支持的一個農業發展專案。一如現在的綠色革命,原始綠色革命試圖藉由使用新種 子、農用化學品和灌溉技術,將世界各地的農業產業化。其構想是藉由提高產量,幫助窮人生產更多糧食,結束飢餓,實現農業上的自給自足。在各基金會和政府大舉投資下,綠色革命起初似乎在印度等國家取得重大成就,大幅提高了農業產量。 常被稱為「綠色革命之父」的諾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甚至因為這方面的工作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cr. istock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初的許多成效似乎減弱或甚至消失了。事實證明,大量使用合成化學品會破壞土壤。此外,各種新投入要素耗資甚巨,許多農民因此負債累累,引發一波 歷時數十年的農民自殺潮。另一個問題是:採用投入密集型農業並因此得益的往往是最大型、最富有的農場,而幫助大農場擴大規模往往意味著大量小農被逐離農地。
當然,非洲大陸許多地方的農業可以改善,也應該改善。 但是,這件事要怎麼做不應該由比爾.蓋茲來決定。而且,關於何謂改善農業,我們也必須擴大視野。氣候變遷(氣溫升 高、乾旱、天氣多變)使我們的糧食系統面臨新挑戰,我們確實需要一場農業革命,但需要革新的主要是美國農業模式,而蓋茲正推動非洲農民採用這種模式。
現在的美國農業是由大規模產業化生產模式主導。大量小農遭淘汰,他們的土地被整合成越來越大的農場。值得注意或 甚至令人驚訝的是,比爾.蓋茲已成為美國最大的私人農田地主,而這是一個有力的象徵,告訴我們美國農業如今日益掌握在不務農的投資人手上,而不是辛勤勞作的農民家庭手上。

cr. istock
許多非洲農民團體支持一種不同的農業模式,其名稱是有學術味的「生態農業」(agroecology)。它是一種複雜的、以系統為基礎的農業模式,仰賴低環境影響的在地解決方案,例如以糞肥作為肥料,而不是向外國製造商購買化學肥料。農民也可以藉由輪作和作物多樣化改善土壤營養。此外,農民不必在每個生產季開始前購買雜交種子或GMO種子,而是可以保存種子,年復一年重新種植,一如人類數千年來的做法。
如果蓋茲真的挽起袖子,努力工作來兌現他的宏大承諾, 我們要認真看待他會容易得多,而且可能不會覺得他講話帶著強烈的優越感。蓋茲基金會致力於GMO技術已經將近二十年了,但除了那些訪問、行銷、承諾和公關操作,它拿得出什麼成果來呢?
✦ 內容取自《 破解蓋茲迷思:誰給他的權力,揭穿慈善大富豪的神話 》/寶鼎出版
【購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