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國的外食記憶 -交換日誌0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Die Pommes sind lecker",這是德國人教我的第一句德語,自此以後,只要我吃到好吃的東西,都會馬上跟老闆或服務生用蹩腳德語說XX ist lecker,幾乎每次都能得到一個微笑。
本篇分享我在德國Jena嘗過的小吃、餐廳,包含德國在地美食與異國美食。

Pommes-薯條的靈魂是醬料

迎新過後的傍晚時分,幾個德國女孩帶著我一起去吃東西,遠遠就看到快餐店Fritz Mitte前面排了長長隊伍。女孩們討論著要選擇哪種醬料,我才赫然發現,這個專賣薯條與咖哩香腸的小店家,光是蘸薯條的醬料就有12種,其中一人笑說,如果有選擇困難的話,就把每一種都吃過一次。

當時正值秋天尾巴,體感溫度像是台灣冬季,我穿著羽絨外套,面對剛炸好,冒著熱氣的薯條,內心感到非常滿足,沾著美乃滋大口吃下,你會忽視熱量或油脂這些小事。這間店的小份薯條3.4歐,大份也才3.9歐,完全是學生族群的福音,可惜我連小份都吃不完,勉強吃了2/3就帶回家,隔天再用烤箱加熱真的沒有當天好吃。強烈建議小鳥胃或塞不了太多澱粉的人可以一起買一份share就好。
在吃的同時,女孩們告訴我這間店的薯條是數一數二好吃,尤其醬料超級美味,我也因此學到當地人教我的第一句德語"Die Pommes sind lecker"。

Fritz Mitte

Fritz Mitte


佈滿美乃滋的薯條

佈滿美乃滋的薯條



Schweinebauch m. Brot/Bratwurst m. Brot

-在速食店漢堡與德國麵包夾肉排/香腸之間,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

第一次吃到肉排麵包是在紐倫堡的耶誕市集,當天大雨滂沱,市集中人山人海,我跟隨人潮,選擇肉排麵包當作晚餐。普通的小麵包夾著炒洋蔥絲與烤肉排,一個大約6-7歐,肉排厚快1公分,大口咬下非常滿足。在當地過了一夜,隔天午餐又吃了一個肉排麵包,但不同的是,這次的肉排不是整片原肉,而是厚達1.5公分的絞肉!一口咬下肉汁併發。

也許我太喜歡德國麵包,覺得這種滋味是速食店漢堡無法比擬的。在德國麵包中夾各種肉製品的店家,大概就跟台灣鹽酥雞攤一樣普遍,隨著地區在用料、大小上都不太一樣、我在Jena附近,一個叫做Mellingen的小鎮上,買過更便宜(印象中大約3-4歐)的肉排麵包,雖個頭小了點,但當作午餐仍是綽綽有餘。後來去Stuttgart,走了一天路,正是飢腸轆轆,查到有間小店Brunnenwirt的食物不貴,點了五花肉麵包(Schweinebauch m. Brot),大約快一公分厚的五花肉排,其油脂均勻分布,在烤過之後不可思議地保持柔嫩口感,肉塊邊角焦香,加上柔軟的長麵包,讓我馬上用英文寫下感想,再用手機翻成德文,等女侍過來就迫不及待給他看,女侍看到後先是微笑並離開,我以為這樣應該就結束了,過了一分鐘她又來到我的桌前,以德語交雜英語邀請我到廚師那邊,希望我能直接告訴廚師。這時我才發現這間餐館後面有一個開放式的店面,客人可以直接點餐後外帶。但因為廚師忙著間台上的料理,我無法把手機翻譯給他看,只能隔空跟他說Schweinebauch ist lecker(真的是萬用句子哈哈🤭🤭),一旁女侍也在跟他說話,我猜也許是告訴他有一個亞洲客人對他的手藝讚不絕口之類的。

五花肉麵包

五花肉麵包


 

越南料理-想念台灣味道的時候就來吧

剛到德國Jena沒多久,在越南餐廳吃到的第一碗湯麵讓我瞬間以為回到台灣,大骨湯與油蔥的滋味與家鄉太過相似。在我住的學生宿舍附近,有另一間越南餐廳,同時也是我工作過的餐館(請參考不會說德語的餐館服務生-交換日誌03),平時最常接到的訂單是雞肉炒麵與鴨肉飯,我自己則最喜歡雞肉炒飯,因為好吃的米飯在德國是很難吃到的。就我所知,越南餐廳較常看到泰國米,但學生餐廳裡最常供應的是沒有黏性、乾乾的印度米,相較之下,泰國米更接近我喜歡的口感。其中店裡的熱銷餐點─鴨肉飯是用不同醬料拌炒蔬菜(例如我最喜歡的花生醬),並在旁邊放上切好的炸鴨肉,酥脆外皮包裹柔嫩鴨肉,真的不知不覺就吃完一盤飯。

越南雞肉炒飯

越南雞肉炒飯

鴨肉飯

鴨肉飯


 

俄羅斯/烏克蘭料理-熟悉又衝突的味道

雖然不是德國菜,但這是我在Jena唯三吃到的異國美食,(最常吃到的是越南菜,其次是日本料理),再加上當時正值俄烏戰爭,我與烏克蘭同學間相處的一次經歷讓我對這家餐廳記憶深刻。
2023年春天,在Jena市中心廣場上,一塊小空地上排滿了幼童的鞋子,許多烏克蘭人正在舉辦的募款活動,我偶然遇到英語課上的烏克蘭同學,才知道他也是募款活動的工作人員。因為這場募款我跟他多聊了一下,並決定捐款。為了避免他感到有壓力,我告訴他我本來想去買件褲子,因為沒找到適合的衣服,所以捐出預計買衣服的錢。後來我們再見面的時候,也許是比較熟悉了,他跟我聊著Jena的食物,說這座城市只有一間俄羅斯餐廳,但他絕不會去吃,因為那是俄羅斯的食物,我當下沒有其他想法,也不知該說些什麼。
後來我有一天意外走到某間餐廳(Restaurant Kalinka)附近,一開始印入眼簾的就是烏克蘭的黃藍國旗,再走近一點看到菜單,上面寫著俄文與英文,我不禁聯想這該不會是她說的那間俄羅斯餐廳,雖內心充滿疑惑,但敵不過肚子餓而走進店裡。老闆注意到我,拿來菜單,我就坐在露天座位上,點了一份熱食與蛋糕,本來只想點一塊蛋糕,沒想到老闆熱心地讓我點菜單上另一種,可以一次吃到三種蛋糕,而且價錢差不多。餐點送上來時,我覺得很驚豔,一個小盅裡裝著濃湯,裡面有馬鈴薯塊跟肉塊,雖然份量看起來小,但澱粉與肉都很有飽足感,到了點心時間,我幾乎快要吃不下了。最後心滿意足地跟老闆道謝離開。

後來英語課程結束後,我沒機會與那位烏克蘭同學連絡,但一直無法忘掉她說她絕不吃俄羅斯食物時的神態。我後來查詢這間餐廳,首頁上寫著斗大的字

"Restaurant of Russian and Ukrainian cuisine in Jena"

無論這間餐廳是不是他提過的唯一一間俄羅斯餐廳,對我而言,我吃的是單純美味的異國食物,但對她而言,也許是最熟悉,但也最衝突的味道。


以上僅列出幾間我較為印象深刻的外食記憶,由於餐廳昂貴,我更常自己做飯,或與室友、朋友分享自己的食物。沒有出國以前,食物之於我大概就是享受美味、貪圖溫飽;但出國以後,也許因為異國食物的新奇、偶而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國家衝突的影響,每每想到這些食物,除了當下感官的酸甜苦辣,我總是會回憶起相關的人事物,單純的食物好似被披上了不同的意義。



文中提到的店名 

Jena

Fritz Mitte-德國薯條

Dream Wok Bistro-越南料理

Restaurant Kalinka-東歐料理

 

Stuggart

Brunnenwirt-德國快餐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n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如果不立刻記錄下來,留下來的記憶可能是我夢到的 在此分享在德國一年的經歷
Y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3
這一篇想分享我曾查詢的德國志工媒合資源,以及朋友在Jena當志工的組織,並提供一些德國政府對於志工服務的相關規定,其中主要想聊聊志工津貼的來由。   志工媒合資源 以下是我覺得資訊清楚明瞭的網站,其中我有申請工作的是Vostel,可惜因為需求、距離的關係,沒有媒合成功。提供給有
Thumbnail
2024/03/23
這一篇想分享我曾查詢的德國志工媒合資源,以及朋友在Jena當志工的組織,並提供一些德國政府對於志工服務的相關規定,其中主要想聊聊志工津貼的來由。   志工媒合資源 以下是我覺得資訊清楚明瞭的網站,其中我有申請工作的是Vostel,可惜因為需求、距離的關係,沒有媒合成功。提供給有
Thumbnail
2024/03/16
剛到德國第二個月,我的室友告訴我有一間餐館缺人,主要工作是負責點菜跟送菜,問我願不願意去支援,我的第一反應是既興奮又驚喜,告訴她我也想要在德國嘗試打工,但接下來室友說的話讓我感覺這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室友:「老闆只會說德語跟越南語,完全不懂英語。」我一聽到馬上瞪大雙眼,說:「可是我不懂德語,這樣要怎麼
Thumbnail
2024/03/16
剛到德國第二個月,我的室友告訴我有一間餐館缺人,主要工作是負責點菜跟送菜,問我願不願意去支援,我的第一反應是既興奮又驚喜,告訴她我也想要在德國嘗試打工,但接下來室友說的話讓我感覺這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室友:「老闆只會說德語跟越南語,完全不懂英語。」我一聽到馬上瞪大雙眼,說:「可是我不懂德語,這樣要怎麼
Thumbnail
2024/03/13
當你移居到另一個國家,所面對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呢? 當我問課堂上的德國同學,對於一個移民教師而言,在教師資格不被認可、專業性被降低以及語言困難三者當中,何者是最主要的困境,同學分別舉手提出前兩個答案,我聽了苦笑著說,正確答案是語言溝通,台下一片譁然,但我的每個細胞都對此感同身受。 在心理系討論難民
Thumbnail
2024/03/13
當你移居到另一個國家,所面對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呢? 當我問課堂上的德國同學,對於一個移民教師而言,在教師資格不被認可、專業性被降低以及語言困難三者當中,何者是最主要的困境,同學分別舉手提出前兩個答案,我聽了苦笑著說,正確答案是語言溝通,台下一片譁然,但我的每個細胞都對此感同身受。 在心理系討論難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回家前先走進麵包店,買幾個麵包可以在車上吃當晚餐。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回家前先走進麵包店,買幾個麵包可以在車上吃當晚餐。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上周逛家樂福便利店時,看到有賣電視滿常廣告的POPCORNERS,便買了兩種口味來嚐鮮 吃起來脆脆鹹鹹,口感很特別,一片直接入口很香,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讓人嘴巴停不下來的美味。❤️ 另一包是鹹甜口味,相信也好吃!過幾天再開來吃看看。
Thumbnail
上周逛家樂福便利店時,看到有賣電視滿常廣告的POPCORNERS,便買了兩種口味來嚐鮮 吃起來脆脆鹹鹹,口感很特別,一片直接入口很香,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讓人嘴巴停不下來的美味。❤️ 另一包是鹹甜口味,相信也好吃!過幾天再開來吃看看。
Thumbnail
今天,就來重溫從0吃到9的味道吧!
Thumbnail
今天,就來重溫從0吃到9的味道吧!
Thumbnail
"Die Pommes sind lecker",這是德國人教我的第一句德語,自此以後,只要我吃到好吃的東西,都會馬上跟老闆或服務生用蹩腳德語說XX ist lecker,幾乎每次都能得到一個微笑。 本篇分享我在德國Jena和Stuttgart嘗過的小吃、餐廳,包含德國在地美食與異國美食。
Thumbnail
"Die Pommes sind lecker",這是德國人教我的第一句德語,自此以後,只要我吃到好吃的東西,都會馬上跟老闆或服務生用蹩腳德語說XX ist lecker,幾乎每次都能得到一個微笑。 本篇分享我在德國Jena和Stuttgart嘗過的小吃、餐廳,包含德國在地美食與異國美食。
Thumbnail
回想童年時期,在福利社買的經典小麵包竟然依然存在著,這些傳統美味仍然是人們懷唸的味道。這些小麵包可以適合野餐、課後點心、早餐或下午茶,口味多樣,能夠滿足各種飢餓感。文章中包含了多種小麵包的口感和配料介紹,讀者可以在閱讀中重溫童年美味的感覺。
Thumbnail
回想童年時期,在福利社買的經典小麵包竟然依然存在著,這些傳統美味仍然是人們懷唸的味道。這些小麵包可以適合野餐、課後點心、早餐或下午茶,口味多樣,能夠滿足各種飢餓感。文章中包含了多種小麵包的口感和配料介紹,讀者可以在閱讀中重溫童年美味的感覺。
Thumbnail
多穀蔓越莓歐式麵包 配一杯濾掛苦香咖啡, 是近數個月的放假起床的第一餐, 這樣的無腦搭配, 享用時還是有瞬間幸福的那種療癒感。
Thumbnail
多穀蔓越莓歐式麵包 配一杯濾掛苦香咖啡, 是近數個月的放假起床的第一餐, 這樣的無腦搭配, 享用時還是有瞬間幸福的那種療癒感。
Thumbnail
官方IG:https://instagram.com/hu_a_hu?igshid=MzRlODBiNWFlZA== 市集攤位就是充滿著鹹甜口味的地方美食,總是會有許多很厲害的老闆們聚集在這裡 除了吃鹹口的美食搭配好喝的啤酒之外 不妨改一下口味吃一點甜點吧❤️ 逛市集的我看到這麼
Thumbnail
官方IG:https://instagram.com/hu_a_hu?igshid=MzRlODBiNWFlZA== 市集攤位就是充滿著鹹甜口味的地方美食,總是會有許多很厲害的老闆們聚集在這裡 除了吃鹹口的美食搭配好喝的啤酒之外 不妨改一下口味吃一點甜點吧❤️ 逛市集的我看到這麼
Thumbnail
生平第一次做糕點,就獻給了中式小喜餅,原來每一口扎實的口感都來至烘焙者的用心,才有我們喜歡吃的點心零食。 不成想一個小小的傳統手工美食來至於這麼多繁雜手續,只為了能讓人聞者心動吃者動心,自己做過才知前人的辛苦研發都是值得的。 傳承著每一道點心的心血結晶,每一代文化的精華;因應每個人不同的喜好與選
Thumbnail
生平第一次做糕點,就獻給了中式小喜餅,原來每一口扎實的口感都來至烘焙者的用心,才有我們喜歡吃的點心零食。 不成想一個小小的傳統手工美食來至於這麼多繁雜手續,只為了能讓人聞者心動吃者動心,自己做過才知前人的辛苦研發都是值得的。 傳承著每一道點心的心血結晶,每一代文化的精華;因應每個人不同的喜好與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