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的餘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多年前看過(可能是2018年)的片子,一直放在心中的某個位置;有所同感的認同對自己進行的某些曾經的事實卻一直逃避的謊言,其實自己內心是一清二楚真相是什麼….

改編自曼布克文學獎同名得獎小說的同名電影《回憶的餘燼》於2017上映,作者朱利安拜恩斯(Julian Barnes),將一名年邁的老人東尼,某日意外收到一封學生時期交往過的女友維若妮卡的母親律師函,函內寫著該母親過世後,在遺囑內留了一筆錢與一本日記給他,但日記卻被他的女兒維若妮卡扣住不願交出。而封意外的來信,也逐漸勾勒出40多年前東尼記憶中那些從沒真正告訴過別人的真相與秘密。小說推出後獲得各界書評的一致讚賞,而搬上大銀幕將其影像化後更顯鋒利。在選角上飾演男主角東尼的吉姆布洛班特(Jim Broadbent)演活了這個自以為求是但其實自私的角色,而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夏綠蒂蘭普琳(Charlotte Rampling)更是演技驚艷,夏綠蒂蘭普琳飾演年邁的維若妮卡,不願把母親遺囑內留下的日記交給東尼。面對自己年輕時交往過的男友與記憶已不願再回望,而對於眼前這個一心想拿到日記的老男人更是冷眼以待;往事曾經如風如雨又如煙,維若妮卡年輕時也曾與東尼的死黨亞德利恩交往,亞德利恩寫了信告知東尼,不料東尼一念之差回了封極度充滿惡意的回信,沒多久後亞德利恩就自殺身亡。

看《回憶的餘燼》時隨著電影逐漸將真相撥雲見日後,我們才明白秘密從來就不是《回憶的餘燼》的重點,而是自己是否願意將那個看似完好的結痂,剝開去讓那傷痕重見天日,所以這種隱隱的刺痛是無法對旁人說明的,就如同東尼對女兒的相處上的互動間的關懷始終無法深刻,只是親情血緣上的淡然。我們心中的回憶之所以鋒利來自於它在我們自己心中的敘事觀點,如同透過男主角東尼的自述,再對比出周遭人們對東尼的態度,電影引導我們逐漸拼湊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東尼這個人,只是我們在拼湊完成自我的人生圖像;只要有人與事的傳演,就可能就會進行某些自我修飾或是說謊;修飾或謊言未必是對他人而說,更多時候我們是在合理化曾經自己不願去面對的事實真象。影片中透過男主角告知他人的往事,對比出那些在他記憶深處的沉默片段,我們總以為只要說的順理成章就能毫無破綻,殊不知身旁的人其實一眼就能看穿。而那些人之所以能看穿,是因為他們在乎你。

《回憶的餘燼》透過彷彿推理的拼湊帶出故事主線,實質要告訴你我的是唯一的真相永遠只在眼前。回憶裡編寫的不是歷史,所以合理化的過程可以對自己少一些反省,所以對過往的遺憾而產生的愧疚透過修改記憶的片刻,你我都有意無意的放在心底中默默的在進行;往日情與當年勇都只是自圓其說與自我美化的總和,與真實無關。時間帶來過往也帶走你我,唯一可以掌握的時光其實只存在於我們的眼睛。而那些一昧往回憶裡去的人都是自私,因為你沒有察覺眼前的一切正在過去。

「年少的時候,我們都幻想自己應該會擁有美好的未來;但在年老的時候回想,我們編織及修飾或許不存在的過去。」終究回憶無法列印出來檢視對錯,事實上青春也一去不回了。殘留在你我心底深處的,是那些對於過往時刻的緬懷與嘆息,是那些當年來不及說的一句抱歉,是那些情愛裡的不明白、是那些無心之過與自以為是的無知,這些造就了你我,推著我們前進的同時,這才明白原來最全然與最圓滿的永遠只在當下,只在眼前。因為它稍縱即逝,而《回憶的餘燼》告訴你我的是,我們不應該渾然不知。主角在都會區中與大型建築阰鄰的照相店,是如此的與街景格格不入,而且主要營業項目是維修舊相機,就十分有意圖告訴我們,他對可以留存記憶的相機與自己內心的回憶同樣希望可以有修復(或救罪)的機會;但是鏡頭卻定格在他關上店門後,都市空間的清冷感,告訴我們現實場景是在何種時間線,只有那一刻是真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areagod的沙龍
3會員
39內容數
weareago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電影劇情描述新潟佐渡島上謎樣的女人(小松菜奈 飾)在廢棄金礦坑內的設施中醒來,而原在礦場裡從事清潔工作的黃(大竹忍 飾)在發現了之後,好心將她收留;她既沒有名字,也不記得過去。黃把她帶回家中,和一起生活的少女們將她取名為綠,並在取得館長的許可後,綠也開始了清潔的工作後開啟新生。
Thumbnail
2025/02/20
電影劇情描述新潟佐渡島上謎樣的女人(小松菜奈 飾)在廢棄金礦坑內的設施中醒來,而原在礦場裡從事清潔工作的黃(大竹忍 飾)在發現了之後,好心將她收留;她既沒有名字,也不記得過去。黃把她帶回家中,和一起生活的少女們將她取名為綠,並在取得館長的許可後,綠也開始了清潔的工作後開啟新生。
Thumbnail
2025/02/03
《慢行列車》以鐮倉為背景,講述澀谷家三姊弟在父母忌日後,面對人生分歧點的故事。劇情探討孤獨、家庭、寂寞等議題,藉由火車旅程的意象,比喻人生的歷程,闡述人際關係與自我成長的課題。
Thumbnail
2025/02/03
《慢行列車》以鐮倉為背景,講述澀谷家三姊弟在父母忌日後,面對人生分歧點的故事。劇情探討孤獨、家庭、寂寞等議題,藉由火車旅程的意象,比喻人生的歷程,闡述人際關係與自我成長的課題。
Thumbnail
2024/10/26
**從濱口龍介的《在車上》、《偶然與想像》的鏡頭語言來說,總是看到不斷的「交談」或是較多台詞連接畫面的場景來舖排故事,那麼《邪惡根本不存在》從一開始鏡頭就明明白白想探討的就不僅止於溝通,而是溝通的失敗,與「充滿敵意的自戀」。 *與大自然的溝通,如果只是我們單方面的闡述自己以為已經盡力的去「平衡」生
Thumbnail
2024/10/26
**從濱口龍介的《在車上》、《偶然與想像》的鏡頭語言來說,總是看到不斷的「交談」或是較多台詞連接畫面的場景來舖排故事,那麼《邪惡根本不存在》從一開始鏡頭就明明白白想探討的就不僅止於溝通,而是溝通的失敗,與「充滿敵意的自戀」。 *與大自然的溝通,如果只是我們單方面的闡述自己以為已經盡力的去「平衡」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Thumbnail
《回憶的餘燼》是根據曼布克文學獎同名得獎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透過男主角東尼的自述,拼湊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東尼這個人的故事。
Thumbnail
《回憶的餘燼》是根據曼布克文學獎同名得獎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透過男主角東尼的自述,拼湊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東尼這個人的故事。
Thumbnail
等待確認的臉書好友、遺落巴士的移動硬盤、黑白的遺照、煙火與星洋——這就是《他的最後一個朋友》所描繪的故事。
Thumbnail
等待確認的臉書好友、遺落巴士的移動硬盤、黑白的遺照、煙火與星洋——這就是《他的最後一個朋友》所描繪的故事。
Thumbnail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
Thumbnail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
Thumbnail
全片從一對住在安養中心的年邁夫妻之間所發生的日常點滴故事,與老先生在事隔七十年後的一趟遠行,引領觀眾跟著主角的回憶,走進了時光甬道,回到了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1944年6月6日展開的諾曼第登陸一役,因戰亂引爆衍生而出的人心輾轉,也見證了永恆綿長療癒身心靈的愛,依然存在這世上。
Thumbnail
全片從一對住在安養中心的年邁夫妻之間所發生的日常點滴故事,與老先生在事隔七十年後的一趟遠行,引領觀眾跟著主角的回憶,走進了時光甬道,回到了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1944年6月6日展開的諾曼第登陸一役,因戰亂引爆衍生而出的人心輾轉,也見證了永恆綿長療癒身心靈的愛,依然存在這世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