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邪惡根本不存在》--困獸的困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濱口龍介的《在車上》、《偶然與想像》的鏡頭語言來說,總是看到不斷的「交談」或是較多台詞連接畫面的場景來舖排故事,那麼《邪惡根本不存在》從一開始鏡頭就明明白白想探討的就不僅止於溝通,而是溝通的失敗,與「充滿敵意的自戀」。

*與大自然的溝通,如果只是我們單方面的闡述自己以為已經盡力的去「平衡」生態時,就是落入了前所說的-充滿敵意的自戀。所以巧在向來自開發公司的高橋與黛表明立場與態度,不斷的出現溝通上的本質上的不同調性,只有順著劇情的走向與時間一步步來到「困獸的困境」的高潮點或是引爆點…。

**其實有許多專業影評人都說過了,這部片子的許多不同的見解與想像的深層意涵;我在意的是這次鏡頭的語言,一開始的仰望天空的長軌平移的時空流動,天空與樹影平靜的流過時間的軸線,不管是誰的視角,這是三方面的交談—人、天與地,所以不會對白,有的話也只會在觀影者的心中自己去排編。我自己的想像是一種「樹冠羞避的狀態,因為這種鏡頭語言是不用刻意去討好每一個看電影的觀眾,所以全部的故事你不用知道隱形的主角是誰,會讓看似那麼美的森林間故事,卻時時埋藏著驚悚感或是可能的邪惡;所以這次不像濱口竜介的習慣作品,我們可以看見此邪惡非彼邪惡,或是可以重新詮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深意。

raw-image


*電影畫面如此幽靜、山林的隱居生活如此令人嚮往,但都只是浮貼在我們想像中,如同正義與善惡變得相當表象與速食。無論從哪一個視角,這部電影都在說明著因邪惡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根本不會發現它的存在。從影片中可以能發現,故事的前半段,濱口竜介用上了極大力氣、耗費心神地在「觀看」人類在木林中的活動——跟著濱口竜介的攝影機,觀看巧不斷反複地砍柴、汲水、移動。在這種重複性當中,濱口竜介要城市人返回木林,再好好地看一次自然法則。不只是看,也要城市人跟著巧重複砍柴、汲水的活動;砍柴、汲水變成了自然與城市之間立場不同的步調與對話,讓城市人感受自然法則,讓日常生活與必要活動代替語言。這些過程中,我甚至產了一種想像是:小花在一開始便如同幼鹿早已消逝於林中,巧每每一如往常的去學挍接女兒,而得到的回應是:「她已經先走回去了..」,這只是學校老師安慰巧的話語,所以巧永遠都不會去接到女兒的..。小花如同出沒在森林中的精靈,安靜的看著大人與自然「平衡」的過生活,全片的時間線與空間存在感,有些前後的正敍或是倒流,主要是為討論自然與城市、討論了環境與資本的主題之後,才是濱口竜介的大問哉—這世上有沒有真正的邪惡?

raw-image


3會員
3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areago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回顧電影《無言的山丘》,探討其在1927年九份金瓜石的社會背景下,底層人民在日據時代追求希望的艱辛生活。作者分享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回憶與內心轉變,從年輕時只看商業片,到現在試圖理解更深層的文化意義與個人經歷的反省。這篇文章不僅是電影分析,也是一場自我對話,探討電影如何成為生命成長的一部分。
美食文化底蘊刻劃出人心中深藏的孤獨・終究停駐在溫柔的陪伴 *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睽違多年的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不僅斬獲二〇二三年坎城最佳導演,也代表法國競逐二〇二四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火上鍋》整體的畫面在美食烹煮過程與主角人物生命
《兒時的點點滴滴》是一部由吉卜力工作室改編成動畫長片的日本漫畫。本文描述了作者的一段回憶:如何回首過去,找回童年時的單純,重新學習如何平衡或與之和解。透過解析個人回憶,展示了回憶的奇妙、深刻但不全然美好的一面
我們還是原本的樣子嗎﹖我相信導演不是,也不想是原來的樣子。 是枝裕和試圖透過《怪物》轉述人際關係間的曖昧性,在每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對這部電影感同身受,因故事始終都專注在人身上。
比利時導演盧卡斯東特2022年帶作品《親密/Close》,故事是關於失去的友誼,以及在社會意識下被壓縮變形的自我。故事結合了青少年男孩之間的親密關係,成長的痛苦,以及面對死亡的困難。電影呈現了兩難時刻,也讓觀眾得以自行投射情感,為這樣親密的情感與性別無關。文章探討了青少年的情感壓力和適應社會的過程。
《沒有煙硝的愛情》展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的糾葛,政治冷漠和冰硬的遙遠距離,以黑白鏡頭表達時代的荒謬與悲哀。文章藉由電影再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遙遠的距離,讓人有所思。透過專輯的搞關係與政治相似之處,探索愛情與政治的相似性。最終,主角維特與蘇拉交流後體認到彼此的擁有,表達電影中悲哀的結局。
本文回顧電影《無言的山丘》,探討其在1927年九份金瓜石的社會背景下,底層人民在日據時代追求希望的艱辛生活。作者分享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回憶與內心轉變,從年輕時只看商業片,到現在試圖理解更深層的文化意義與個人經歷的反省。這篇文章不僅是電影分析,也是一場自我對話,探討電影如何成為生命成長的一部分。
美食文化底蘊刻劃出人心中深藏的孤獨・終究停駐在溫柔的陪伴 *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睽違多年的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不僅斬獲二〇二三年坎城最佳導演,也代表法國競逐二〇二四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火上鍋》整體的畫面在美食烹煮過程與主角人物生命
《兒時的點點滴滴》是一部由吉卜力工作室改編成動畫長片的日本漫畫。本文描述了作者的一段回憶:如何回首過去,找回童年時的單純,重新學習如何平衡或與之和解。透過解析個人回憶,展示了回憶的奇妙、深刻但不全然美好的一面
我們還是原本的樣子嗎﹖我相信導演不是,也不想是原來的樣子。 是枝裕和試圖透過《怪物》轉述人際關係間的曖昧性,在每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對這部電影感同身受,因故事始終都專注在人身上。
比利時導演盧卡斯東特2022年帶作品《親密/Close》,故事是關於失去的友誼,以及在社會意識下被壓縮變形的自我。故事結合了青少年男孩之間的親密關係,成長的痛苦,以及面對死亡的困難。電影呈現了兩難時刻,也讓觀眾得以自行投射情感,為這樣親密的情感與性別無關。文章探討了青少年的情感壓力和適應社會的過程。
《沒有煙硝的愛情》展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的糾葛,政治冷漠和冰硬的遙遠距離,以黑白鏡頭表達時代的荒謬與悲哀。文章藉由電影再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遙遠的距離,讓人有所思。透過專輯的搞關係與政治相似之處,探索愛情與政治的相似性。最終,主角維特與蘇拉交流後體認到彼此的擁有,表達電影中悲哀的結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是一部經典的戲劇之作。 總是反覆一看再看,第一次看,就是感動。第二次看,叫做心動,因為男女主角的愛情,夾雜了許多複雜的情感。第四次看,對於故事內容裡,賦予每個角色糾結的心裡。 這就是答非所問的心理人生吧! 很多的場景,都是答非所問。德華的問題,沒有人解釋。山神婆婆對不上陰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愛的噩夢》近期上映,受到觀眾熱議。部分影評指出可能存在劇本安排過於「直男」觀點的問題。然而,劇情中的情節推演和人物關係可能受到了「敘述性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探討觀眾面對影片可能產生的誤解和驚恐。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介紹迷你影集「馴鹿寶貝」,並分享心得和反思,呼籲家人的包容與接納,展現了人生的成長和深刻的自我反思。男主角親身經歷寫劇本,實踐了使你痛苦者使你偉大的真理。
Thumbnail
原以為是沒有歧視的戀愛,原以為是伯樂相馬的欣賞,結果卻是利益的交換。
Thumbnail
電影是那麼的孤獨又冷冽,以至於若不是同樣地俯視自身的倒影、若不是我們同樣「在場」,是無法看到那空冷房間裡承裝著的無數的游離靈魂。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是一部經典的戲劇之作。 總是反覆一看再看,第一次看,就是感動。第二次看,叫做心動,因為男女主角的愛情,夾雜了許多複雜的情感。第四次看,對於故事內容裡,賦予每個角色糾結的心裡。 這就是答非所問的心理人生吧! 很多的場景,都是答非所問。德華的問題,沒有人解釋。山神婆婆對不上陰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愛的噩夢》近期上映,受到觀眾熱議。部分影評指出可能存在劇本安排過於「直男」觀點的問題。然而,劇情中的情節推演和人物關係可能受到了「敘述性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探討觀眾面對影片可能產生的誤解和驚恐。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介紹迷你影集「馴鹿寶貝」,並分享心得和反思,呼籲家人的包容與接納,展現了人生的成長和深刻的自我反思。男主角親身經歷寫劇本,實踐了使你痛苦者使你偉大的真理。
Thumbnail
原以為是沒有歧視的戀愛,原以為是伯樂相馬的欣賞,結果卻是利益的交換。
Thumbnail
電影是那麼的孤獨又冷冽,以至於若不是同樣地俯視自身的倒影、若不是我們同樣「在場」,是無法看到那空冷房間裡承裝著的無數的游離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