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blem of 3 Body Problem——後權力遊戲時代的電視劇消費瓶頸 ▌
#葉郎每日讀報 20240401
3月21日上架的 Netflix 科幻電視劇《三體》(3 Body Problem)因為撞上早半個月上架、仍在收視高峰的《紳士追殺令》(The Gentlemen),所以花了好幾天才將後者擠下收視冠軍。
令人錯愕的是,才在收視排行榜第一名待沒幾天的《三體》這幾天居然被半路殺出的另一個紀錄片節目擠下王座。《三體》到底怎麼了?
■ Facts:
→依據 Netflix 在《三體》上架第一週發佈的資訊,該節目前4天就在全球迅速累積了1100萬次觀看看,並在93個國家都擠進前10名,同時也讓劉慈欣的同名原著小說立刻重返暢銷書排行榜。
→不過三天前 Forbes 率先報導好不容易推倒《紳士追殺令》成為 Netflix 收視冠軍的《三體》居然已被集數不到《三體》一半、成本甚至很可能只有《三體》千分之一的宗教紀錄片節目《聖約之外:摩西的故事》(Testament: The Story of Moses)給打敗。Forbes 也推論接下來《三體》重返冠軍寶座的機會並不太高,也就是說短短一週的三體王朝已經硬生生地被摩西給斬斷。
→《三體》以每集2000萬美元、8集共1.6億美元的造價成為 Netflix 史上第一季單集成本最高的節目。雖然原著小說是以三部曲的形式寫成而目前故事只進展到第一本小說的進度,然而截至目前為止 Netflix 仍未決定是否續訂。預估最最近兩三週的收視數據將是左右續訂決策的關鍵指標。
■ Quotes:
「我認為對 Netflix 來說是否拍完三體三部曲這一題將是進退維谷的難題。理由是只要續訂第二季幾乎就等於續訂第三季,而不太可能再半路將該劇送進那個越來越擁擠的砍劇墳場裡,否則就會創下該平台歷來最難堪的砍劇案例。」——Paul Tassi, Forbes
「Netflix 一次上架整季的更新模式和完全仰賴演算法的行銷策略,已經無法讓足夠數量的觀眾在平台上找到《三體》和《紳士追殺令》這樣的優質節目,更別提真正點進去看完並和別人討論它。」——Alex Welch, Inverse
■ Analyses:
《三體》是否續訂的話題其實已經在媒體熱議好幾天。並不是該劇欠缺好評,或是收視不佳。《三體》爛蕃茄指數(專業影評)目前有77%,而觀衆評分也有81%。4天累積1100萬次收看的數字也絕對不算失敗。
問題在於《三體》雖好,但還不夠好。
成本遠低於《三體》的《紳士追殺令》就能將《三體》踩在腳下就是一個重要指標。或許更顯眼的指標是一年多前同樣在4天內累積1100萬次收看的《1899》。故事說了一半的《1899》隨即被 Netflix 認定不符經濟效益而果斷腰斬,而該劇的成本甚至比《三體》少了整整1億美元。
讓《三體》命懸一線的最重要因素是造價。光是改編第一本書就花了1.6億,而接下來第二本、第三本都有更浩大的場面,顯然預算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製作統籌 David Benioff 和 DB Weiss 也說了第三本小說很可能必須拆成上下兩季。所以加起來4季節目幾乎百分之百會花超過6億美元。這正是 Netflix 還把棋子懸在空中,遲遲不肯落在棋盤上的最可能理由。
Ampere Analysis 這幾天才發佈報告推算今年將是 Neflix 投資海外內容的金額首度超過美國內容的歷史性時刻,並會在未來五年持續降低美國內容的佔比。在 Netflix 美劇投資縮減的同時,《三體》一個人就要佔掉籃子裡6億美元額度,成效被放大檢視、嚴格把關完全不是意外。把雞蛋放到別的籃子裡說不定會換到更多中獎機會。
不過,就算 Netflix 大膽砍劇也得面對好不容易從《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劇組重金挖角來的製作統籌 David Benioff 和 DB Weiss 可能因此拂袖而去、帶槍投靠敵方陣營的劇情逆轉。
David Benioff 和 DB Weiss 在第一季交出的成績單有得有失。原本就被寫成反高潮的第一本小說結尾並沒有在改編中得到救贖。不過,他們過去在《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最擅長的技巧仍然在《三體》中有所發揮。讓觀眾猝不及防的死亡場景仍然讓人目瞪口呆、如坐針氈。
問題是不像《權力遊戲》的觀眾有一整個星期消化、傳播、討論各自的心靈創傷,《三體》的觀眾絕大多數會直接跳出創傷、立刻點選下一集(還能跳過片頭),投入下一集故事的懷抱。即便他們花了幾個月規劃拍攝第五集那場血腥程度堪比紅色婚禮的高潮,卻難以重現《權力遊戲》十分之一的討論度。
雖然是一個持續好幾年的老話題,但昨天 Alex Welch 為 Inverse 寫的一篇題為"HAS NETFLIX MURDERED THE AGE OF EVENT TV?" 的文章仍然直指 Netflix 上架節目的特殊模式是《三體》要害。
多篇報導都不約而同地提到熱情的《三體》粉絲根本一天之內就把八集一口氣看完。欠缺呼吸空間,成為該劇無法突破同溫層、大量傳播出去的無形障礙。
雖然不論類型、規模和成品質量《三體》和《權力遊戲》都很難直接劃上等號,但即便完全相同質量,《三體》一點都沒有機會得到《權力遊戲》那樣的成功——被連續討論兩個多月,並在最後一集一次宣洩累積的熱度和情感。無論喜歡或不喜歡《權力遊戲》第八季,都必須承認那一天是電視史上的歷史性時刻。數千萬觀眾同時打開電視機見證那個電視劇的高峰。
然後就是下坡。
Netflix 的更新模式和他們觸發的串流大戰已經殺死了這種現象級的電視劇時代。大量優質節目無法接觸到足夠觀眾而進入大眾視野,以致於明明有資格卻始終無法像他們的前輩那樣達到同樣水準的熱度和影響力。
Inverse 那篇文章的結語代表的是觀眾和創作者對於這個電視劇供過於求時代的巨大挫折感:
「如果你不打算讓大家討論這個節目,到底一開始為什麼要花錢製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