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 中文應用案例】個人數位學習管理|訓練營作品心得 0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優秀學員&作品介紹

  • 暱稱:Summer
  • 現職:人資管理
  • 哪屆訓練營:第 3 屆 Notion 訓練營優秀學員(學號:#0596)
  • 作品摘要:

Summer 將自己的數位成長學習系統進行整合與調整,運用 PAI系統 轉為專案形式,加上不同目的的客製化篩選、排序、圖示等資料庫可視化的呈現 ,讓課程、學習都能夠清晰明瞭。另外除了課程外,也融合自己的書籍閱讀、資訊整理搜集等,讓整個頁面更貼近屬於我自己的「數位成長學習」習慣。


二、Notion 作品展示

作品:個人數位學習管理


三、系統製作過程

主題思考階段

自己本身非常喜歡學習,之前總買了很多線上課程或者是看過很多文章、書籍,然而很少進行資訊的保留、紀錄、覆盤與行動,所以常常都是看完學完就沒有了,僅僅停留在淺層學習中,再加上因為買過的課程太多,有時候上到一半或者是買完就忘記看了,沒有辦法做到比較有效的管理與吸收。

雖然自己有試著建立自己的學習專區及閱讀專頁,開始將內容進行保留紀錄,可最後就是變成將所有東西都丟入 Database 中,沒有整理就變得非常雜亂無章,知識也不好控管與找尋,於是就有了「數位成長學習區」的誕生。

草稿階段

raw-image

在打造這系統時,我的第一步其實是先分清楚我自己的學習領域(課程類別),過往的我看到有興趣的課程、活動就很衝動的報名購買,並未專注在自己真正需要的領域,學習雜亂不精。

以專注來說,我給自己的期許是若課程不在自己學習領域的,那要先判斷是否要擴張領域、有沒有心力、事不是真的現在需要,再決定要不要下手。

建議一開始專注的領域不要太多,等到學習到一定程度,再擴大學習領域,不過每個人的分法與判斷細緻度不同,可以自己的習慣進行區分,在適當篩選過濾真正需要的喔!

當學識領域一定案後,我就將有關我的領域學習內容調整放入該頁面中,成為我的專屬學習區,而我主要內容的來源,就是我知識獲取的管道,如課程學習、書籍閱讀、文章摘錄、podcast、youtube 影音等,依照我每個管道學習的方式,逐步建構篩選調整完成。

實踐之後的迭代優化

依照在訓練營學到的技巧,善用各種資料庫呈現的重點方式,開始優化與迭代我的頁面。

文章收入前,記得要滿足自己的學習領域,擷取後也要進行知識萃取整理,才能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文章收入前,記得要滿足自己的學習領域,擷取後也要進行知識萃取整理,才能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1. 調整資料庫的呈現:每個學習管道所需要的呈現方式不同,有些需要進度檢視、有些只要精簡呈現,依照自己的使用習慣與想要看到的視覺效果,調整適合當下自己的資料庫顯示方式,沒有一定標準,但一定要滿足自己的觀看需求。

    例如:我在網路上觀看的文章需要收入擷取,想要看到最近加入的文章有哪些,那我就會將資料庫用LayoutList 呈現資料庫, 這樣我就可以快速看到最近搜集的內容拉!如果我想要看到該文章或該課程的收穫,那我就會用 Board 呈現資料庫,直接看到重要內容,這樣就很方便查找囉。
  2. 資料庫與領域相互連結:各種的學習都是專注在領域內,所以每個資料庫都要跟領域進行關聯屬性欄位(Relation),除了一直強調的專注聚焦外,也可以從領域中直接看到每個項目的學習內容,甚至能透過彙整(Rollups)直接計算數量。
raw-image
  1. 頁面模板建立:為了能夠讓格式統一,不需要每次都重複從空白頁開始加入內容,這時候頁面模板就很重要了,同時也可以保留一樣的流程,創造屬於自己的學習流。
  2. 個人化 ICON 與自製封面:我是一個非常視覺化的人,畫面的美感會影響我閱讀的方便性,所以找適合的 ICON 及封面是我每次在創建時很在意的部分,畢竟我的閱讀速度跟喜愛就靠它們了,美美的頁面讓我更有動力。( 我的封面都是會符合當下頁面要給自己的一句話,是提醒也是警惕!)
raw-image

四、Notion 訓練營學習心得分享

Notion 訓練營是我參加最特別也是最有收穫的課程,透過每天環環相扣的學習設計、用心的教學團隊無私的指導、強大且收穫最大的網狀學習等,都是這40幾天最棒的收穫。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在技能面有滿滿收穫外,生活與數位提升在我們社群中都在不斷地發酵與延續。

(我個人臉書上的完整心得文 🔗)

這堂課的價值,遠遠超過你所支付的金額,只要你願意,這種收穫絕對是一輩子的。一同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找到一群有共同喜好的夥伴,成為彼此的良師益友,這是我很喜歡很喜歡這個環境的原因,也歡迎有興趣的你加入我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好、價值更提升、工作更順利。

---

📍 本文主要由 Notion 線上實戰訓練營的學員的優秀作品投稿。

感謝同學們能在這 40 天的陪伴式教學中,用自己的行動力產出這些優質的作品,並且分享自己在課程中的收穫!

我們會繼續收集、整理同學們優秀作品和應用到這專欄,同時也歡迎認真學習的你,也和更多人分享你的成果、作業思路和改變故事,讓你自己透過這輸出練習,更瞭解自己,也熟練工具,還能讓需要的人因為你的分享而被點亮。

👇🏼 最完整的中文 Notion 教學服務點此瞭解



內容總結
Notion 訓練營
5
/5
主要收錄雷蒙三十 Notion 線上實戰訓練營、線上課程的優秀作業心得。中文世界最完整、最多學員的 Notion 教學服務(人生管理系統&數位大腦),一起聰明工作、好好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職場工作者是怎麼用 Notion 結合子彈筆記和待辦清單任務系統?10 利用子彈筆記結合待辦清單,讓任務顯示更清楚;活用 Notion 中資料庫功能,進行任務篩選、凸顯截止時間,幫助我們提升效率,減少瑣碎的動作。訓練營畢業後,也隨著時間遞進,不斷進化自己的工作系統,這是迭代精神的具體展現。
5/5Notion 訓練營
職場工作者是怎麼用 Notion 結合子彈筆記和待辦清單任務系統?10 利用子彈筆記結合待辦清單,讓任務顯示更清楚;活用 Notion 中資料庫功能,進行任務篩選、凸顯截止時間,幫助我們提升效率,減少瑣碎的動作。訓練營畢業後,也隨著時間遞進,不斷進化自己的工作系統,這是迭代精神的具體展現。
5/5Notion 訓練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次分享了暑假讀書的規劃方法,並介紹我如何利用 Notion 來管理月、週、日進度。透過固定時段讀書、每周檢視進度及系統思考,幫助你有效利用暑假來提升學習效果。跟著 Urania 的步驟,讓你的暑假充滿意義並達成學習目標!立即到 IG 追蹤 @ych.study__ 並私訊獲取Notion模板🔥
Thumbnail
第二周訓練營中小麥想打造的作品目標為「建立育兒資訊管理系統」,有育兒資訊蒐集資料庫——主要收集網路上看到的參考資訊,以及育兒資訊標籤資料庫——除將蒐集到的資訊做分類標籤外,在各標籤內也有寫下一些從這些文章獲得的知識彙整。
Thumbnail
方方將訓練營所教的標籤系統運用在管理文獻上。透過篩選功能,以研究主題分類所有閱讀的文獻,並且可以使用關聯的功能,實現用關鍵問題聚焦每個研究主題的文獻搜尋方向、釐清文獻使用在報告中的位置等等。達到記錄、追蹤、撰寫的三方功能,避免在文獻的茫茫大海中迷路。
Thumbnail
Weiting 透過微網站的專案將 40 天訓練營的學習內容進行統合,首先針對個人的歷程稍做介紹,接著附上這 40 天所淬煉的學習成果,專案當中透過 PAI 系統的整合,讓使用者能更清楚知道任務的需求與後續的追蹤,幫助使用者有效處理接下來的任務。
Thumbnail
穎將自己的日常計畫,運用 PAI系統 轉為專案形式,加上不同目的的客製化篩選、排序、圖示等資料庫可視化的呈現 ,讓課程、學習都能夠清晰明瞭。穎的使用指南寫得清楚直觀,也把自己最重要的專案寫在指南內,是可以把眾多專案展現清楚的系統。
Thumbnail
Shannon 透過訓練營中所教的標籤系統,透過 Notion 的資料庫 relation功能,讓課程、師資、學員做連結,學員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涯狀態選擇適合的課程,而講師也能透過簡單的操作建立屬於自己的介紹頁面。不用花大錢就可以在 Notion 上建立一套實用的教練課系統。
Thumbnail
Notion 實戰課程的發展和 Notion 線上訓練營教學團隊的成長體會,分享總助教角度參與訓練營的教學體驗和心路歷程。為什麼跟著雷蒙和柚子,一起做線上訓練營背後的初衷,包括線上訓練營的設計和學習體驗,以及團隊每屆的不斷優化和改進。
Thumbnail
針對大學四年間需要重複確認修課標準以確保自己的學分有過門檻這件事,早安打造了一個學分計算管理系統,利用資料庫關聯與查找功能計算學分修課進度,並使用公式製作視覺化進度條,整合自己大學四年上過的所有課程資訊,幫助使用者更好檢視與管理修課規劃。
Thumbnail
Ruby 將 Notion 訓練營中所教學的 PAI 知識系統,其中的專案管理思維運用在自己的閱讀筆記工作流。以使用場景出發,重新設計網路上的模版資料庫、調整模板和屬性欄位,記寫下系統的工作流的使用方式。這個 Notion 閱讀筆記系統幫助她從 0 到 1(閱讀到輸出)最重要的中間 0.5 第二大腦
Thumbnail
在 Notion 實戰課程與訓練營的學習中,不只學會利用 Notion 製作我的每日回顧系統,也在這裡鍛鍊了我個人的思維與工作流,甚至打造了一套,我能持續使用下去的個人客製化日記系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次分享了暑假讀書的規劃方法,並介紹我如何利用 Notion 來管理月、週、日進度。透過固定時段讀書、每周檢視進度及系統思考,幫助你有效利用暑假來提升學習效果。跟著 Urania 的步驟,讓你的暑假充滿意義並達成學習目標!立即到 IG 追蹤 @ych.study__ 並私訊獲取Notion模板🔥
Thumbnail
第二周訓練營中小麥想打造的作品目標為「建立育兒資訊管理系統」,有育兒資訊蒐集資料庫——主要收集網路上看到的參考資訊,以及育兒資訊標籤資料庫——除將蒐集到的資訊做分類標籤外,在各標籤內也有寫下一些從這些文章獲得的知識彙整。
Thumbnail
方方將訓練營所教的標籤系統運用在管理文獻上。透過篩選功能,以研究主題分類所有閱讀的文獻,並且可以使用關聯的功能,實現用關鍵問題聚焦每個研究主題的文獻搜尋方向、釐清文獻使用在報告中的位置等等。達到記錄、追蹤、撰寫的三方功能,避免在文獻的茫茫大海中迷路。
Thumbnail
Weiting 透過微網站的專案將 40 天訓練營的學習內容進行統合,首先針對個人的歷程稍做介紹,接著附上這 40 天所淬煉的學習成果,專案當中透過 PAI 系統的整合,讓使用者能更清楚知道任務的需求與後續的追蹤,幫助使用者有效處理接下來的任務。
Thumbnail
穎將自己的日常計畫,運用 PAI系統 轉為專案形式,加上不同目的的客製化篩選、排序、圖示等資料庫可視化的呈現 ,讓課程、學習都能夠清晰明瞭。穎的使用指南寫得清楚直觀,也把自己最重要的專案寫在指南內,是可以把眾多專案展現清楚的系統。
Thumbnail
Shannon 透過訓練營中所教的標籤系統,透過 Notion 的資料庫 relation功能,讓課程、師資、學員做連結,學員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涯狀態選擇適合的課程,而講師也能透過簡單的操作建立屬於自己的介紹頁面。不用花大錢就可以在 Notion 上建立一套實用的教練課系統。
Thumbnail
Notion 實戰課程的發展和 Notion 線上訓練營教學團隊的成長體會,分享總助教角度參與訓練營的教學體驗和心路歷程。為什麼跟著雷蒙和柚子,一起做線上訓練營背後的初衷,包括線上訓練營的設計和學習體驗,以及團隊每屆的不斷優化和改進。
Thumbnail
針對大學四年間需要重複確認修課標準以確保自己的學分有過門檻這件事,早安打造了一個學分計算管理系統,利用資料庫關聯與查找功能計算學分修課進度,並使用公式製作視覺化進度條,整合自己大學四年上過的所有課程資訊,幫助使用者更好檢視與管理修課規劃。
Thumbnail
Ruby 將 Notion 訓練營中所教學的 PAI 知識系統,其中的專案管理思維運用在自己的閱讀筆記工作流。以使用場景出發,重新設計網路上的模版資料庫、調整模板和屬性欄位,記寫下系統的工作流的使用方式。這個 Notion 閱讀筆記系統幫助她從 0 到 1(閱讀到輸出)最重要的中間 0.5 第二大腦
Thumbnail
在 Notion 實戰課程與訓練營的學習中,不只學會利用 Notion 製作我的每日回顧系統,也在這裡鍛鍊了我個人的思維與工作流,甚至打造了一套,我能持續使用下去的個人客製化日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