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最熱門的電腦通識課』硬體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去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重組桌機,我已經好多年沒自己組過電腦,這才發現現在組電腦比 20 年前更簡單,內部的元件更精簡,然後排線都已經標準化,光碟機、硬碟機或軟碟機等,都已經退出主流,取而代之的是 SSD 跟 USB 外接裝置及網路等,顯示卡如果不追求效能,直接用CPU 內建的 GPU 也非常足夠,不需要獨立顯卡。


因此,機殼裡面要組裝的東西就只剩主機板、記憶體、CPU 及 SSD,也可以說現代的主機板已經囊括太多功能,讓組裝電腦變成只要會裝拆就可以,一切都是標準化動作。


甚至有的機殼還有免用螺絲起子拆拔,以及主機板上非常人性化的防呆功能,現在組裝電腦幾乎是不用專業知識就能自己動手 DIY


講這麼多,其實只是印證書中所講的,電腦的「邏輯架構」都沒甚麼改變,是它實際呈現的硬體樣式或模式改變了,變的更精簡更方便使用。


可攜式的儲存裝置,從軟碟機到光碟機,再到 USB 外接隨身碟,然後現在是直接連上網路存在雲端硬碟。


硬體越來越簡化,但使用者的習慣從以前都現在,似乎都沒甚麼太大變化;一樣是點選磁碟槽存取檔案,在使用上認定它就是個儲存槽,不管實體裝置有多大的不同,反正操作方式跟目的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抽象化」的好處。


至於 CPU 跟 記憶體的速度跟架構也是一日千里,只不過在一般使用者的認知上,也就只是處理速度越來越快,不會太在意平行處理、多核處理或多執行緒等這些不同架構而產生的影響。


只要知道現在 CPU 有內顯,如果不玩遊戲或是特殊應用,基本上是不用買獨立顯卡,少花一筆錢。


網絡效應」在社群軟體、通訊軟體或影音平台最為明顯,越多人用 YouTube、 LineFB 或 IG,吸引力或效用就越大,不得不說 Line 在台灣的普及率真的是太高了,得益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的發展,現在連我爸媽這種以前不碰電腦的人,現也是 Line 大軍的其中一員;我爸還很愛到 YouTube 上去找教學影片來看,這已經是他們連結世界的「重要通道」。


至於講到「邏輯閘」,雖然常說數位世界,但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使用者,其實對於底層的技術不用太了解,會碰到或用到邏輯閘這個觀念的人,不是學生就是這專業的相關工作者。


手機的「邏輯架構」真的跟電腦越來越像,或者是說根本一模一樣;現在 Window 11 已經有在 ARM 上面執行的版本,以後電腦跟其它嵌入式裝置的邊界會更模糊;當小小一片樹莓派 4 的效能已經超過 10 年前的電腦時,就可以預知這個世界未來會有更多的計算裝置或說微型電腦,圍繞在生活周遭。


科技的進步現在連台灣「中老年人」都非常有感,透過這些通道「拓展自己的世界」,這在 20 年前真的難以想像。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 硬體是電腦運算中實體、有形的部分:你看得到、觸碰得到的器材與設備。
  • 數十年來,電腦運算系統的「邏輯架構」大致不變,而硬體已經有了驚人程度的變化。
  • 由兩個觀點來看電腦:
  1. 邏輯或功能性組織;有哪些部件,它們做什麼以及它們如何連結。.
  2. 實體結構;部件的模樣如何,它們是如何製造的。
  • 個人電腦比麥金塔電腦便宜的原因是較多供應商激烈競爭的結果。各式各樣硬體附加元件,更多的軟體及更多的專門知識與技術,都更容易取得。
  • 經濟學家稱這為「網絡效應 (network effect)」的一個例子:越多其他人使用某個東西,這東西就變得對你更有效用,其效用與使用者人數成「正比」。
  • 手機有類似電腦的網絡效應,而且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跟執行電腦運算的硬體很相似。
電腦的邏輯或功能性架構包含:處理器(processor)、主記憶體(primary memory)、輔助儲存器(secondary storage),以及其他元件,全部都由一個名為匯流排 (bus)的線路連結,這些線路在它們之間傳輸資訊。
  • 手機或平板電腦有類似的架構,只不過滑鼠、鍵盤及顯示器結合成一個元件 → 「觸控螢幕」,還有電腦沒有的元件,如「羅盤」、「加速規」及判讀實體位置的 「GPS 接收器」。
  • 從 1940 年代起,這個基本的邏輯架構 → 一個處理器、儲存指令與資料的記憶體及儲存器,以及輸入與輸出器材,被稱為「馮紐曼架構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 處理器→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電腦的大腦。
  • 主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 RAM),依電性記憶體,關閉電源內容就消失。
  • 輔助儲存器→磁碟(disk 或 drive),非依電性記憶體,分為硬碟(hard disk/hard drive, HD)及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 SSD)。
  • 這些反映的是不同的「實體布局 (physical implementation)」。
  • 磁碟機是「邏輯結構 (logical structure)」與「實體布局」之間有所差異的一個好例子。
Windows上的 File Explorer 或 MacOS 上的 Finder 等程式,把一個磁碟機的內容展示成資料夾與檔案層級結構形式 (hierarchy of folders and files);但實際上,資料可以儲存於旋轉式機械裝置(硬碟)、無移動元件的積體電路(SSD),或其他完全不同的裝置上。
磁碟本身的「硬體」和作業系統的「軟體」合稱「檔案系統 (file system)」。
  • 在電腦運算領域,「抽象化」是一個很普遍的概念:「實作細節被隱藏起來」,在檔案系統中,不論實體所採用的技術有多不同 (HD vs. SSD),都是以資料夾與檔案的層級結構形式把內容呈現給使用者。
  • 電腦裡的電子電路是由大量的基本元素建構而成,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邏輯閘 (logic gate)」,邏輯閘根據一或二個輸入值,運算出一個輸出值;它使用電壓或電流之類的「輸入訊號來控制一個輸出訊號 (電壓/電流)」。
有足夠的邏輯閘以正確方式連結,就可能執行任何種類的運算。
  • 在電腦中,一個「電晶體 (transistor)」基本上就是一個電閘,在電壓的控制下,開啟或關閉電流;用這簡單的基礎,可以建構非常複雜的系統。
  • 現今,邏輯閘建造於「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積體電路常被稱為「晶片 (chip)」或「微晶片 (microchip)」。
  • 在手機,電腦賦能的設備,以及提供雲端運算的伺服器,它們的邏輯或功能屬性全部相同。若不去看速度及儲存容量之類的實用性,它們全都能運算相同的東西。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