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重組桌機,我已經好多年沒自己組過電腦,這才發現現在組電腦比 20 年前更簡單,內部的元件更精簡,然後排線都已經標準化,光碟機、硬碟機或軟碟機等,都已經退出主流,取而代之的是 SSD 跟 USB 外接裝置及網路等,顯示卡如果不追求效能,直接用CPU 內建的 GPU 也非常足夠,不需要獨立顯卡。
因此,機殼裡面要組裝的東西就只剩主機板、記憶體、CPU 及 SSD,也可以說現代的主機板已經囊括太多功能,讓組裝電腦變成只要會裝拆就可以,一切都是標準化動作。
甚至有的機殼還有免用螺絲起子拆拔,以及主機板上非常人性化的防呆功能,現在組裝電腦幾乎是不用專業知識就能自己動手 DIY。
講這麼多,其實只是印證書中所講的,電腦的「邏輯架構」都沒甚麼改變,是它實際呈現的硬體樣式或模式改變了,變的更精簡更方便使用。
可攜式的儲存裝置,從軟碟機到光碟機,再到 USB 外接隨身碟,然後現在是直接連上網路存在雲端硬碟。
硬體越來越簡化,但使用者的習慣從以前都現在,似乎都沒甚麼太大變化;一樣是點選磁碟槽存取檔案,在使用上認定它就是個儲存槽,不管實體裝置有多大的不同,反正操作方式跟目的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抽象化」的好處。
至於 CPU 跟 記憶體的速度跟架構也是一日千里,只不過在一般使用者的認知上,也就只是處理速度越來越快,不會太在意平行處理、多核處理或多執行緒等這些不同架構而產生的影響。
只要知道現在 CPU 有內顯,如果不玩遊戲或是特殊應用,基本上是不用買獨立顯卡,少花一筆錢。
「網絡效應」在社群軟體、通訊軟體或影音平台最為明顯,越多人用 YouTube、 Line、FB 或 IG,吸引力或效用就越大,不得不說 Line 在台灣的普及率真的是太高了,得益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的發展,現在連我爸媽這種以前不碰電腦的人,現也是 Line 大軍的其中一員;我爸還很愛到 YouTube 上去找教學影片來看,這已經是他們連結世界的「重要通道」。
至於講到「邏輯閘」,雖然常說數位世界,但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使用者,其實對於底層的技術不用太了解,會碰到或用到邏輯閘這個觀念的人,不是學生就是這專業的相關工作者。
手機的「邏輯架構」真的跟電腦越來越像,或者是說根本一模一樣;現在 Window 11 已經有在 ARM 上面執行的版本,以後電腦跟其它嵌入式裝置的邊界會更模糊;當小小一片樹莓派 4 的效能已經超過 10 年前的電腦時,就可以預知這個世界未來會有更多的計算裝置或說微型電腦,圍繞在生活周遭。
科技的進步現在連台灣「中老年人」都非常有感,透過這些通道「拓展自己的世界」,這在 20 年前真的難以想像。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電腦的邏輯或功能性架構包含:處理器(processor)、主記憶體(primary memory)、輔助儲存器(secondary storage),以及其他元件,全部都由一個名為匯流排 (bus)的線路連結,這些線路在它們之間傳輸資訊。
Windows上的 File Explorer 或 MacOS 上的 Finder 等程式,把一個磁碟機的內容展示成資料夾與檔案層級結構形式 (hierarchy of folders and files);但實際上,資料可以儲存於旋轉式機械裝置(硬碟)、無移動元件的積體電路(SSD),或其他完全不同的裝置上。
磁碟本身的「硬體」和作業系統的「軟體」合稱「檔案系統 (file system)」。
有足夠的邏輯閘以正確方式連結,就可能執行任何種類的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