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常態台灣咖啡豆

我看到的常態台灣咖啡豆

廖阿茂-avatar-img
發佈於咖啡閒聊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有個種咖啡的客人A,拿著包咖啡豆跑來說 : 我來實現諾言了!!

長工滿頭五線譜~~~諾言??客人A說;上次我不是跟你說去別處買了包半磅600元的咖啡,但是覺得實在不好喝,你回我哪可不一定,說不定只是你個人感覺而已。我就帶來給你煮煮看。長

工愣了一下~~~好吧!拿出來吧! 平時不代煮外客豆,避免得罪人。豆袋打開,哦!原來如此~~~極極極..淺焙..大概就是1爆個兩三聲就下豆的吧!但實際咖啡豆又不算很硬,代表在某溫度段有持溫。會是不難沖,但有多少風味要打個問號。

小富士2.5..水溫96度。兩段式注水,如預期般~嗅覺有微弱花香,其他…沒了,味覺只有強度高的果酸沒有甜、空空如也。

客人A馬上哀號給我聽,你看看~這是半磅600元的咖啡豆,CP值嚴重不符啊!長工回 : 可是你去買之前,不是就知道他賣得是極淺焙嗎?這焙度,這結果..這不是早就知道了嗎?你期待花了600元給你的回饋,但買的時候就該知道他是這焙度了,而且客觀來說,這焙度的特徵就是這樣啊!另外,你覺得多花錢了,可是我印象中你家的咖啡豆也是這價格啊!

一時空氣降溫~~相對無語~~

客人A又拿出一包咖啡豆,這是我家的蜜處理,你能幫忙煮一下嗎?呃~~好吧..這下午因著疫情也沒其他客人。豆子聞起來毫無香氣,客人A回說烘好1個月了,吃了顆豆子,空空如也~~

跟客人A回說 : 你要我正常煮?還是想辦法煮好?客人A眼茫茫的說道~煮好!

於是90度水溫,水粉比9:1。悶蒸時完全不膨。欸~~你這樣不行啦.才一個月豆子就掛了!

客人汕汕然回答,其實是烘好快3個月(呃,這有啥好隱瞞?)。一樣兩段式煮法,後段水溫降到60度。~~~香氣甜而溫和,類似蘋果、有酸、挺酸的、果核味、甜度低、漸冷微澀~~~

你農場管理要加油啊!!混了未熟豆下去後製、咖啡櫻桃又不夠甜~~

欸….我知道山上有一堆好咖啡豆正在競技中。但..這就是我看到的常態咖啡豆。這些都不是發光發熱的,但還是要養家活口的。就產業的角度來說,後面投入的那些不適合的咖啡豆注定成為那些明星豆的踏腳石無誤。

#北歐歐北傻傻分不清

#大家都想要好豆

#可是跟風進來的活該嗎

#賣私生活故事

圖文不符,這燒臘真好吃啊!

raw-image


avatar-img
賣私咖啡的自言自語
2會員
15內容數
跟咖啡有關...賣私咖啡的主理人..找好喝的咖啡 在咖啡海浮沉近26年 SCAA.SCAE. 中級烘焙技師 SCA 金杯技師 CQI 杯側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心覺得,烘深焙的難度比烘淺焙高太多了 中焙以前那條烘焙曲線太多人留下軌跡給其他人參考 中焙以後那條線都還是一步一腳印慢慢摸索出來的 這三四年來的體悟是深焙要高規格的好喝,生豆品質絕不能差 來個勁爆的! 真的..勁..爆. 快烘二爆中..黑嚕嚕、油亮 哥倫比亞 酒香 薇拉陽光 使用金
超懶人煮咖啡法 1.先稍微悶蒸一下  2.注水到濾紙的八分滿,停留20~30秒,把咖啡液放下。  3.重覆!把水注到八分滿,一樣停留20~30秒,再把咖啡液放下。  4.直接在濾杯注水,至下壺280cc就可以移開上壺。  粉水比1:14。水溫84~88度。  咖啡:瓜地馬拉.藍河合作
喝咖啡,真的是爽就好~~~ 只是喝咖啡之前的工序........ 長工常說:吧檯是一條鴻溝,吧檯內無論如何都得理性,吧檯外可以最大化的感性。 這世界的運作背後,幾乎都可以用理性來解釋。咖啡世界的運作亦然,沒有那些理性就沒法從選種到成就一杯好咖啡。 但之後呢?喝咖啡的人仍須要用理性喝咖啡?還是輕輕
咖啡在人喝~~有人細膩不妥協有人看成生活 搞懂,別浪費咖啡豆~~   你買回家的咖啡豆能喝多久?  狹義~~開始衰退  1.若用香氣來判斷,就是咖啡豆不排氣後再一小段時間  2.淺焙會比深焙長一些,主要是排氣時間更長一點 3.烘焙選用方式吧! 同樣焙度下豆體膨脹多一些的,氣體會排放得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2024.02.10. 年初一而已,怎麼覺得客人煮出來卻喝不出來,變成是我的責任!(從除夕圍爐夜開始)細膩的風味需要相對應的感官,否則退回去喝強度就好了。那麼多加料的,哪個強度差了?有水準的高價豆(且行之有年)多半喝的是細膩的複雜與平衡並存。 如果這樣的咖啡對你的感官變成無數的問號,那還是跳過好
真心覺得,烘深焙的難度比烘淺焙高太多了 中焙以前那條烘焙曲線太多人留下軌跡給其他人參考 中焙以後那條線都還是一步一腳印慢慢摸索出來的 這三四年來的體悟是深焙要高規格的好喝,生豆品質絕不能差 來個勁爆的! 真的..勁..爆. 快烘二爆中..黑嚕嚕、油亮 哥倫比亞 酒香 薇拉陽光 使用金
超懶人煮咖啡法 1.先稍微悶蒸一下  2.注水到濾紙的八分滿,停留20~30秒,把咖啡液放下。  3.重覆!把水注到八分滿,一樣停留20~30秒,再把咖啡液放下。  4.直接在濾杯注水,至下壺280cc就可以移開上壺。  粉水比1:14。水溫84~88度。  咖啡:瓜地馬拉.藍河合作
喝咖啡,真的是爽就好~~~ 只是喝咖啡之前的工序........ 長工常說:吧檯是一條鴻溝,吧檯內無論如何都得理性,吧檯外可以最大化的感性。 這世界的運作背後,幾乎都可以用理性來解釋。咖啡世界的運作亦然,沒有那些理性就沒法從選種到成就一杯好咖啡。 但之後呢?喝咖啡的人仍須要用理性喝咖啡?還是輕輕
咖啡在人喝~~有人細膩不妥協有人看成生活 搞懂,別浪費咖啡豆~~   你買回家的咖啡豆能喝多久?  狹義~~開始衰退  1.若用香氣來判斷,就是咖啡豆不排氣後再一小段時間  2.淺焙會比深焙長一些,主要是排氣時間更長一點 3.烘焙選用方式吧! 同樣焙度下豆體膨脹多一些的,氣體會排放得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2024.02.10. 年初一而已,怎麼覺得客人煮出來卻喝不出來,變成是我的責任!(從除夕圍爐夜開始)細膩的風味需要相對應的感官,否則退回去喝強度就好了。那麼多加料的,哪個強度差了?有水準的高價豆(且行之有年)多半喝的是細膩的複雜與平衡並存。 如果這樣的咖啡對你的感官變成無數的問號,那還是跳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