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極善之人的世界無地獄,極惡之人的世界無天堂。地獄與天堂其實就是善惡業所變現的,天堂就是造大善的居所,地獄就是造大惡的居所,所以惡人會說天堂不存在,善人說地獄是假的,統統沒錯。三個人面對同樣一件事,會有三種不同的解讀和感受,全是因為不同的心境和意念使然。
婦女找智者求解答,智者對婦人說,世間緣短暫,所以無常,心中有愧才會不斷在夢中看見自己的脆弱,有愧而無法坦然,才會不斷在夢中看見自己愧對的那個人,想要彌補卻已是惘然。有道是,有愧之人心中萬般皆愧悔,無愧之人心安理得。婦人聽完智者的開示默默低頭不語。
智者跟婦人說,傷懷無濟於事,反而使亡者的靈更加不安。與其鎮日傷感,不如認真行善積德,用母親給予的身體利益人群,貢獻社會,化愧悔為振作的勇氣。每天在家哭也不會哭出一朵蓮花,不如去外面多說好話舌璨蓮花,還能廣結善緣,福澤家運。
常常聽老一輩人說,行善行孝不能等,既然不能等,那許多人究竟在躊躇什麼、等什麼呢?有的人跟父母的緣份比較薄,年紀輕輕就失去行孝的機會,也無妨,趕緊收拾悲傷不要再蹉跎光陰,用父母給的身體認真做好事,這樣一來就是善孝併行,再也沒有遺憾。
#報父母恩
#行善積德
#不再愧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