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魂︳閱讀《布魯卡的日記: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日記,是一種紀錄日常生活的書寫形式,由於其私密性質,作者通常假設讀者只有自己,因此不需顧及前後文的完整性,這使得《布魯卡的日記》的閱讀體驗顯得不拘泥於冗長的描述,有時甚至只是簡單地帶過一筆。然而,這些圍繞主角生活的小事情,最終都彙聚成一種深刻的洞見。


在布魯卡的描述中,她寫了身邊的12位孩子,每個孩子似乎都背負著自己的悲傷過去。舉例來說,有一位短髮女孩,布魯卡只提到她因病剪掉頭髮,但沒有進一步解釋她緣何於此。又比如當布魯卡終於介紹自己時,讀者只看到她與父母的合照,這讓人下意識地想知道她為何被送到孤兒院。這些描述每每意有所指,卻又在那裡止步,帶有非常細膩且惋轉的哀傷。


在書中,同樣展現了柯札克醫生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他不僅幫助孩子們洗晾衣服,還教導他們擦皮鞋,他建立了兒童法庭,讓孩子一起裁判壞行為,甚至自己也可能被送上法庭。柯札克醫生強調公平正義,並且堅信兒童和成年人​樣,他堅持著「小」絕不等同於「笨」或「差」的理念。他所做的一切都顯示出,孩子們對他來說是平等且重要的,並且應該受到尊重。柯札克醫生在孩子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但豐富了他們的生活,並且像家人、師長和同伴一樣互相扶持。


閱讀這本書時,難免會注意到那些持續出現又具象徵意義的符號

布魯卡照顧的勿忘我花 ︳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布魯卡照顧的勿忘我花 ︳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首先是勿忘我花:布魯卡是這些花的守護者,從書的開頭就開始給花澆水,並且把凋謝的花妥善埋葬。書末的日記合上時,花瓣從中飄落,呼應了文中最後一句「寫日記是為了不要忘記」,以及書末蝴蝶頁面上長出的一片勿忘我花海。這些都在暗示著不論是對柯札克、對這些孩子,還是對納粹德國歷史中的暴行,希望每位讀者都能記得。


書中對猶太背景的提及也是非常謹慎的。例如,有一段提到尊重孩子的宗教自由,願意祈禱的孩子可以一起祈禱,而不願意的掠過也可。布魯卡雖然只是複述了老師的話,但我認為柯札克醫生本身應是信徒,但他對別人卻表現出非常寬容的態度。不過,在那個接近絕望的時代,選擇篤信宗教可能有其原因,書中實際上用另一種方式告訴讀者這一點。


百合花茁壯的生命力 ︳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百合花茁壯的生命力 ︳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百合花:在舊約中,所羅門王曾在《雅歌》中將其描述為「谷中的百合花」,而《列王紀》和《以賽亞書》中也有類似的描繪。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一種「扎根於土地,結出美好果實」的意象,就像這些孩子在艱難的環境中成長,期望他們也能茁壯成長。


位於孤兒院裡的大樹︳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位於孤兒院裡的大樹︳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書中多處出現同一棵樹,這讓人聯想到伊甸園中立於上帝與人類之間的兩棵樹。一棵是分別善惡之樹,象徵著考驗;另一棵是生命之樹,代表著永生,也可視為上帝與人之間立下的約定。因此,書中反覆出現的樹,以及最後被一隻黑鷹帶走,這隻鷹似乎暗暗對應了納粹德國國徽上的帝國鷹,預示著被極權統治奪走的許多生命


筆尖變成了托拉指針 ︳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筆尖變成了托拉指針 ︳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托拉指針:布魯卡所使用的墨水筆,在故事的結尾,竟變成了一支托拉指針。這銀色的小手,又稱Yad或Torah Pointer,是猶太教中用來指讀希伯來經文的神聖器具,其食指總是筆直地指向前方。然而,在這故事中,這支小手卻指向了一列駛往特雷布林卡集中營的死亡列車。

讀經跟禱告明明是信徒與上帝建立聯繫的橋樑,是在面對試探時尋求力量,或在軟弱時獲得支持的方式。偏偏這本該指向寧靜與希望的動作,卻無情地揭示了那些孩子們悲慘的命運——他們年輕的生命即將被殘酷地剝奪。在這樣的處境下,禱告還能祈求什麼?面對即將降臨的恐怖,任何言語似乎都顯得蒼白無力。這個意象巧妙地將神聖與世俗、希望與絕望、信仰與現實殘酷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畫面。


破碎成六角星的窗戶玻璃 ︳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破碎成六角星的窗戶玻璃 ︳圖片來源《布魯卡日記》


大衛之星:大衛之星是猶太教和猶太文化的代表符號。在書中,它首先以破碎成六角星的窗戶玻璃出現,接著出現在山谷的蜂巢和餵飼鳥類的穀物排列中;然而在描述兒童法庭那一段落,原是寫真理不只在權威的一方,老師傷害了孩子的心該拿出真誠道歉、即使是老師、院長同樣該接受孩子的評分,出錯的話便帶到兒童法庭接受審判吧。插畫部份的「評分信封」則藏了大衛之星,此處似語帶相關:納粹德國將猶太人評為劣等民族,最終將他們推向滅亡的舉動,這些惡行受到審判了嗎?正義得到伸張了嗎?同樣,將惡人提上了法座,但這過錯怎樣也無法彌補。我想作者有意書寫這層深意,對於追求人間公義,還有深深的遺憾,留給了我們許多思考的空間。


整體來說,《布魯卡的日記》跟齊米雷絲卡其他的作品非常不一樣,她此前好幾部作品例如《一半一半》、《心的房子》、《上學的路》、《親愛的女兒》都是圍繞在一個概念上打轉,有時是哲學層面也有視覺層面的延展,但感覺是小品,像詩篇、像散文。《布魯卡的日記》則有一整段歷史支撐,這也是理解柯札克醫生這人物時,不能忽略的部份。回頭我還會找機會讀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 兒童人權之父最後的回憶錄與隨筆》,相信跟這部繪本放一起對讀,能對柯札克醫生以及當時的處境有更深的理解。







avatar-img
21會員
5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繪本原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寫這篇有點急,因為眼看再過兩天便是國際安徒生大獎公佈得主的日子,伊波納.齊米雷絲卡已經在過去八年:2018、2020、2022連續三屆入選,這次一邊整理書寫,一邊默默為齊米雷絲卡應援,我是私心希望她今年能奪魁的。
世人只道李小龍是武術家跟電影明星,但甚少提及他喜愛閱讀的一面,雖然他在香港並不是一名好學的學生,但18歲時前往美國攻讀哲學系,而且資料說他家有三千幾本藏書, 試想想他30年人生裡看了超過三千幾部書,是平均一年看一百本書以上啊,據說他全身投入武術世界之前,夢想是擁有一家二手書店的。 截拳道是
瑪德琳的故事雖然始於寄宿學校,卻無關課業,亦無關學校。​ 因為真正的教導永遠在大門外面,而且活生生需要用教訓換取。​
這本以Graphic Novel呈現的《安妮的日記》,是為安妮原著中那些片段重新賦予對白以及插畫。起初作者Ari Folman並不想改篇這部作品,但他父母是大屠殺倖存者這回事,最終成為他跟基金會合作推出這部作品的動力。
韓國繪本《媽媽是海女》有關女主人翁從城市歸鄉的煩惱,面對人生短暫的迷惘、回到濟州島傳承海女衣缽,還有三代母女間的羈絆。
小雅跳芭蕾舞這系列便是由Patricia Lee Gauch書寫,市川里美所繪畫的,也是我目前為止遇過,談論小朋友面對難處以及處理情緒寫得最好最好的一組童書,而且主角是女孩子!
寫這篇有點急,因為眼看再過兩天便是國際安徒生大獎公佈得主的日子,伊波納.齊米雷絲卡已經在過去八年:2018、2020、2022連續三屆入選,這次一邊整理書寫,一邊默默為齊米雷絲卡應援,我是私心希望她今年能奪魁的。
世人只道李小龍是武術家跟電影明星,但甚少提及他喜愛閱讀的一面,雖然他在香港並不是一名好學的學生,但18歲時前往美國攻讀哲學系,而且資料說他家有三千幾本藏書, 試想想他30年人生裡看了超過三千幾部書,是平均一年看一百本書以上啊,據說他全身投入武術世界之前,夢想是擁有一家二手書店的。 截拳道是
瑪德琳的故事雖然始於寄宿學校,卻無關課業,亦無關學校。​ 因為真正的教導永遠在大門外面,而且活生生需要用教訓換取。​
這本以Graphic Novel呈現的《安妮的日記》,是為安妮原著中那些片段重新賦予對白以及插畫。起初作者Ari Folman並不想改篇這部作品,但他父母是大屠殺倖存者這回事,最終成為他跟基金會合作推出這部作品的動力。
韓國繪本《媽媽是海女》有關女主人翁從城市歸鄉的煩惱,面對人生短暫的迷惘、回到濟州島傳承海女衣缽,還有三代母女間的羈絆。
小雅跳芭蕾舞這系列便是由Patricia Lee Gauch書寫,市川里美所繪畫的,也是我目前為止遇過,談論小朋友面對難處以及處理情緒寫得最好最好的一組童書,而且主角是女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對生命中選擇和回憶的反思。文章通過鮮活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表達了對選擇權利和生命的困惑和沮喪。在文章中訴說了一個感情和人生的故事。
Thumbnail
這本..生活週記 我還留到現在. 可能想要保存那時候瞎掰故事的過程吧. 字醜請忽略.那時候寫字很隨性. 但畫畫的時候反而很認真..🫠 那時候同學一直請我幫她畫仿畫. 黑白的那種 她都貼在房間牆壁上. 人家說什麼就做什麼的概念.🤣 有這麼乖 青春小鳥跟庫洛魔法使那些 不過很感
Thumbnail
它原本只是一本 描訴過往的點滴 來自某人在某時的回憶 關於他的角度 目光   得知他離開世界後 他不在是 純粹的日記 探詢著對於童年的描述 尋找某個理由 或是錯誤   它原本只是一首 詩詞 詞句描繪的讓人 著迷 卻不禁比較起   發現了每一次句的美麗 只為了掩
Thumbnail
很久沒有寫BLOG了,只有小本子記錄著我生活的一點一滴。 這些月,一直在找一個合適的平台讓我寫下我的生活、風景、感受、閱讀書籍、一些小平凡,然後把這些專屬分享,讓大家也來感受一下那份平凡的幸福。 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應該從哪開始我的第一篇文章,但今天就突然有了靈感,不是我寫的內容是什麼,重點是行動的
Thumbnail
1.作者提及之一行日記內容及其四個步驟 (1) 今日記事:寫下當日發生覺得有趣的事或是挑選一個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事件,用簡短的筆記記錄下來即可 (2) 對自己的意義:以「這件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回頭思考所發生的事情 (3) 新發現:發現自己的思想所代表的意涵 (4) 我的行動:針對這件事情,自己
Thumbnail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
Thumbnail
最近自己的時間就跟日記一樣短而零碎,讀這本遊子的日記意外地與裡面的徬徨與不安產生一些共鳴。
Thumbnail
我還存留不少紙本日記,大都斷斷續續的,寫完一整年的僅16本,顯示我堅持精神還是很不夠的。年少的日記,基本記錄的是感情生活。青年時期,我記錄很多孤獨、迷惘,對人情世態的不解;不乏失敗的挫折,成功的欣喜,開悟的成長,自以為是的執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對生命中選擇和回憶的反思。文章通過鮮活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表達了對選擇權利和生命的困惑和沮喪。在文章中訴說了一個感情和人生的故事。
Thumbnail
這本..生活週記 我還留到現在. 可能想要保存那時候瞎掰故事的過程吧. 字醜請忽略.那時候寫字很隨性. 但畫畫的時候反而很認真..🫠 那時候同學一直請我幫她畫仿畫. 黑白的那種 她都貼在房間牆壁上. 人家說什麼就做什麼的概念.🤣 有這麼乖 青春小鳥跟庫洛魔法使那些 不過很感
Thumbnail
它原本只是一本 描訴過往的點滴 來自某人在某時的回憶 關於他的角度 目光   得知他離開世界後 他不在是 純粹的日記 探詢著對於童年的描述 尋找某個理由 或是錯誤   它原本只是一首 詩詞 詞句描繪的讓人 著迷 卻不禁比較起   發現了每一次句的美麗 只為了掩
Thumbnail
很久沒有寫BLOG了,只有小本子記錄著我生活的一點一滴。 這些月,一直在找一個合適的平台讓我寫下我的生活、風景、感受、閱讀書籍、一些小平凡,然後把這些專屬分享,讓大家也來感受一下那份平凡的幸福。 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應該從哪開始我的第一篇文章,但今天就突然有了靈感,不是我寫的內容是什麼,重點是行動的
Thumbnail
1.作者提及之一行日記內容及其四個步驟 (1) 今日記事:寫下當日發生覺得有趣的事或是挑選一個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事件,用簡短的筆記記錄下來即可 (2) 對自己的意義:以「這件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回頭思考所發生的事情 (3) 新發現:發現自己的思想所代表的意涵 (4) 我的行動:針對這件事情,自己
Thumbnail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
Thumbnail
最近自己的時間就跟日記一樣短而零碎,讀這本遊子的日記意外地與裡面的徬徨與不安產生一些共鳴。
Thumbnail
我還存留不少紙本日記,大都斷斷續續的,寫完一整年的僅16本,顯示我堅持精神還是很不夠的。年少的日記,基本記錄的是感情生活。青年時期,我記錄很多孤獨、迷惘,對人情世態的不解;不乏失敗的挫折,成功的欣喜,開悟的成長,自以為是的執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