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當我再次是個孩子》─受尊重是孩子的權利

2024/03/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
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透過書中的文字與故事,會讓人再次檢視自己作為大人的模樣與憶起曾是孩子的心情。
這篇文章除分享這本書之外,也結合一些個人的育兒實務經驗給大家參考囉!

關於《當我再次是個孩子》這本書

raw-image

這本書中收錄柯札克的兩部作品《孩子有受尊重的權利》與《當我再次是個孩子》,譯者是長年致力於推廣波蘭文學的譯者林蔚昀,也是名優秀的作家與辛苦的媽媽。

以下就簡單分享一下內容:

《孩子有受尊重的權利》

作者以散文方式論述為何孩子需要受到尊重,討論孩子受輕視、不信任與草率對待的各種情況,以及孩子脫序行為背後的原因等。這部作品雖然讀起來有點碎念的感覺,但有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深思。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

故事敘述一名教師向小矮人許願希望再次成為小孩,因此他帶著成人生活經驗的靈魂住進小男孩的身體裡;透過這樣的角色設定,主角以微妙的方式同時呈現大人與小孩間的想法差異,僅因感受事物、時間的方式不同,兩方像是活在平行世界之中─在閱讀的過程中,又再次憶起曾經也是孩子的自己。

我也曾想要「用力量讓孩子屈服」

拿起這本書時,我家嫩嬰已有5個月左右,也開始吃副食品了。在閱讀的過程中,驚覺自己有幾度也想「用力量讓孩子屈服」─我指的並非用肢體暴力,而是我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身上」,想要孩子「聽話」:

當孩子沒有吃下我特別準備的副食品,反而莫名的哭鬧起來,我曾一度生氣到拍桌,忘了她只是個嬰兒,忽略了她不想吃的背後可能有種種的原因(可能就真的不好吃嘛),拍桌完我自己也跟著哭起來,哭是因為自己失去理智感到生氣。

如今把這段事寫下來,自己都有點難為情。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一邊檢討自己,之後類似的狀況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

《孩子有受尊重的權利》一開頭: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感覺到:大的比小的更重要

當大人認為自己比較「大」,所以懂得比孩子多、知道什麼對孩子才是「最好的」,透過這樣統治手段、為他們做決定時,孩子的感覺與想法往往是被輕視的。也許有人會說「嬰兒又聽不懂人話」,但其實他們是聽得懂的(後面我會分享一下個人經驗),儘管他們無法用言語表達。

表面看來,大人與小孩的關係是「施」與「受」。大人作為握有較多資源的一方,孩子是貧窮的一方。在施予的過程中,這段親子關係很容易被扭曲,無形中大人將自己的權利凌駕於小孩權利之上,彷彿小孩必須得「順從」、「乖巧」,這段關係才會被社會視為一段「和諧」的關係

但這種表面「和諧」的關係並不健康,孩子的聲音是被忽略的;我也想起小時候,父親總認為我們是他的資產,家中的親子互動是建構在堆疊的命令式上,懼怕父權的我們,往往也只能順從。

尊重孩子要從溝通開始

孩子也是「人」,同樣有被尊重的權利,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必須是如此。個人認為,尊重的基礎是建立在有效的溝通管道上。

至於要如何有效的嬰兒溝通呢?

根據我的育兒經驗,其實很簡單,就是把他們當成一般「人」對話

我自己在照顧小孩時,就經常與她對話(當然大多時候是自言自語)。

例如,在要換尿布時,我會看著她的雙眼告訴她「現在媽媽要幫你換尿布囉」、「現在先把你的屁屁抬起來,下面放一片乾淨的尿布…現在要用濕紙巾幫你把屁屁擦乾淨,可能會有點涼涼的…」。基本上,我的每個動作都會化作言語,讓她知道當下她正在體驗的事物。長期下來,她真的都能聽懂我在說什麼,這就是孩子給予最直接的回饋。

柯札特說:「和孩子說話,我們必須彎下腰、放低身段。」

這樣的對話聽起來很無聊,但對於一個呱呱墜地的新生兒來說,一切都是新鮮、有趣、新奇的這樣放低身段的對話可以幫助建立親子關係、建立孩子對主要照顧者的信任感,同時也能幫助孩子腦部神經發展,可說是一舉數得。

1歲嬰兒從討厭擦鼻涕到主動配合

最後再分享一個我們在托兒所學到的事情。

自從我家的腿庫妹上托兒所後,在同學間病毒熱烈交流下,鼻涕經常流不停。每次要拿衛生紙幫她擦時,她的第一個舉動就是把頭撇過去,於是我們就會來個軟硬兼施,一邊試圖分散她的注意力,再一邊用衛生紙幫她把鼻涕擦乾淨,但最終還是引起她的不滿與抗議。

AI繪圖。多希望我女兒也能這樣自己擤鼻涕XD…

AI繪圖。多希望我女兒也能這樣自己擤鼻涕XD…

今年2月我們去托兒所參加班上的家長聚會。會上兩位老師再次說明她們的工作方式與學校的一些規定,同時還展示了兩個小實驗,讓我們在場的家長直接體驗小孩的感受。

實驗內容

當天2位老師加6位家長,總共有8人。

一開始M老師帶著3名家長到教室外面,過了1-2分鐘,他們4人一進教室,一句話也沒說,就突然一人一頂的將帽子硬戴在我們其他人頭上。

之後,A老師問大家,當下有什麼感覺?大多數的家長跟我一樣,都覺得很唐突,而且戴帽子的方式也有些粗魯。A老師說,為了避免孩子們可能有這樣的感受,她們與每一個孩子互動時,都一定會說明當下的情況,每一次的互動都是建立信任關係的時候。

另一個實驗,簡單說,就是在幫小孩擦鼻涕前要先說明原因,讓他們能理解這個動作是為了讓他們感到更舒適。

也因為這樣,我們才知道我家的腿庫妹在托兒所老師的引導下,居然會主動將頭前傾靠向衛生紙。她的行為反應跟在家中的情況完全是兩個極端,我也才驚覺到自己居然一直忽略與她溝通這件事

自此之後,我們在家要幫她擦鼻涕時都一定會先說,大多時候她都能理解與配合(但次數不能太頻繁與密集,不然她還是會閃躲lol);但如果剛好遇到她不想配合時,我們就會再耐心地多解釋幾次。至今,我們幾乎都能在她的同意下幫她擦鼻涕。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種芝麻小事有什麼好提,但它真的很重要!

對小孩來說,這是被尊重的生活體驗;對主要照顧者來說,這樣照顧起來真的也比較輕鬆!

結語

我也不是什麼育兒高手,很多事都還在學習、摸索中,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也歡迎隨時分享。


我的讀墨AP推書連結:https://moo.im/a/ckosDE


【更多的文章】西班牙媽媽手記閱讀.好書分享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你的追蹤愛心贊助,都是鼓勵我持續寫下去的動力!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IG《西班牙譯鄉人》與我互動唷!

內容總結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
5
/5
【關於無墨報】西班牙文是Letras sin tinta。在這個不用墨水也能發報的年代,我有些話想說、有些字想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