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房子愈來愈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臺灣,房地產(住宅)市場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轉型階段,進入了一個名為「小宅化」的全新時代。這一現象的湧現,不僅是對「高房價」所帶來壓力的回應,更是人們對「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房屋面積的變化。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2023年建物買賣平均移轉面積「29.7」坪,不僅是首度跌破「30」坪,也是史上買屋面積最小的一年,10年前建物買賣平均移轉面積還有「34.6」坪,20年前平均買賣移轉面積則還有「46.6」坪,越買越小的趨勢顯著。

 

其次,中南部地區的居住型態從「透天」轉向「大樓」,這也是坪數減少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南部地區,如台南和高雄,過去十年中平均每戶的購屋移轉面積減少了「8」坪,這一趨勢甚至勝過了北部地區。即使在台中市,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平均每戶的建物買賣移轉面積減少了「5.6」坪。

 

此外,2023年底平均每戶家庭人口數量為「2.53」人,數量再創歷史新低。比起十年前每戶人口減少了「0.3」人,比起20年前更減少了近「0.7」人。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家戶結構」的變化。根據內政部的數據,「一人及二人家戶」的比例在過去十年中急速攀升,已經超過了「57」%,而代表「三代同堂的五人及六人以上家戶」的數量則急劇下降。這反映了臺灣居民對於更小型、更自主的居住方式的偏好。

 

與此同時,讓我們看一下房型需求的變化。這10年間2房需求明顯大幅增加,對比2023與2014年的戶數成交比重,全臺2房從「20」%上升到「32」%,3房由「42」%降到「38」%,4房由「17」%降到「14」%。這反映了人們對於更小型、更精簡的居住空間的需求增加。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租屋市場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根據第一建經統計內政部實價資料,2019年平均「租屋坪數」為「35」坪,2023年僅剩「29」坪,5年間即縮減了「6」坪,等同於從三房減為兩房,約消失一間房間的面積。這表明不僅是買房,租屋也有愈租愈小的趨勢。

 

「小宅化」是臺灣房地產市場的一個明顯趨勢。隨著人們對於居住空間的需求變化,以及房價壓力的增加,我們可以預期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

 

🌾深入解析「小宅化」現象

 

住宅市場的「小宅化」現象,常被認為是高房價的直接結果,但若是深入探討,除了「房價高負擔不起」的因素之外,「社會變遷」、「家庭結構」、「居住型態」改變等也是此一趨勢形成的諸多原因。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有那些因素促成了現在的「小宅化」。

 

🌾「房價高漲,縮小購屋面積因應」

 

近年來,房價節節攀升,而人們的「薪資增長卻未能跟上房價的步伐」。這種不平衡的情況使得購屋變得更加困難,許多人不得不接受購買面積較小的住宅。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購屋者要的是總價,建商要的是單價!」這句話凸顯了購屋者對於總價的關注,以及建商追求單價的需求。為了因應這樣的需求,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將房型商品微型化,以控制總價,讓更多購屋者負擔得起。這樣的趨勢下,「小宅化」成為了房價趨漲的市場最大公約數。

 

🌾「家庭結構越來越小」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底,平均每戶家庭的人口數量降至僅剩「2.53」人,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歷史新低。相比之下,1998年平均每戶家庭的人口數量還有「3.44」人。可以看出,現今的家庭結構趨向簡單化、人丁更顯單薄。考慮到這樣的家庭人口結構,實際的居住需求已經不再需要過去那種「大房子」,因此對於「大房子」的實際需求持續減弱。

 

🌾「年輕人不婚不生」-「少子化」

 

現代家庭結構變小,這與年輕人「不婚不生」有著密切關係,官方統計顯示,2023年全年新生兒數13萬5571人,較2022年減少了3415人,再創統計以來的新低。「少子化」問題持續惡化,然而深究其背後原因,我們會發現「不是結婚族不生,而是很多年輕人選擇不婚」。

 

🌾「兩代不同堂時代來臨」

 

隨著自我意識的提高,以及為了避免產生難解的婆媳問題,許多年輕人結婚後更願意選擇在外租屋,而不願與父母同住一屋簷下,這導致過去三代同堂的家庭格局已經不再普遍,取而代之的是「兩代不同堂」成為常態。這個變化自然也促成了家庭結構的改變,同時也增加了對小型住宅的需求。

 

🌾「離婚率居高不下」

 

根據2023年的統計數據,我國結婚對數為12萬5192對,而離婚對數則為5萬3085對。每對破碎的婚姻都至少增加了市場上一戶小型住宅的需求,甚至有人認為一對破碎的婚姻會使一戶正常住家變成兩戶小型住宅,這自然也促進了對小型住宅的需求增加。

 

🌾「都會化租屋需求強」

 

由於大都會地區擁有豐富的就業機會,因此吸引很多離鄉背井的外漂族群,這些人因為就業而在大都會地區安家落戶他們通常選擇租用小型住宅作為居住選擇。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有能力購屋,也更願意從購買小型住宅作為入門的選擇。

 

🌾「高齡化社會換無障礙小宅之需求」

 

根據國發會的資料顯示,自2018年起,我國已經正式轉變為高齡社會(高齡人口14%以上),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20%以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高齡人口的比例將持續增加,預計到2039年將超過30%,而到2070年,更可能達到43.6%。這個高齡族群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老年人需要更好的居住環境和無障礙設施。因此,許多有能力的高齡族群選擇換屋,轉移到設施更完善的電梯大樓小宅,以便更舒適地度過晚年生活。

 

綜合以上諸多「小宅化」的原因,高房價顯然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即使房價未來有所修正,「小宅化」的市場現象應該還是很難改變,主要原因在於上述提及的社會現象幾乎都是不可逆轉的長期趨勢。

 

在這樣的社會變遷和市場趨勢下,「小宅化」已成為臺灣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特徵之一。然而,儘管小型住宅能夠滿足某些人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缺點和挑戰」。例如,小宅的空間有限可能會對家庭生活造成壓力,尤其是對於家庭成員較多的家庭而言。此外,小宅的設計和佈局可能會限制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活動空間,對於社交和娛樂活動產生影響。因此,在推動小宅化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思考如何平衡住宅的實際需求和居住品質的提升,以創造更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

 

(以上部分文字參考網路資料及文字)

 

(未來有機會分享說明小宅需注意的地方,避免踩雷!)


#大禾邸家 #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大禾管理 #TUAHOU #大禾

#大好在這在這住好 #生活的樞紐及搭橋者 #好還要共好

#包租代管 #包租 #代管 #代租 #租賃管理

#小宅化 #高房價 #透天 #大樓

#社會變遷 #家庭結構 #居住型態

#不是結婚族不生而是很多年輕人選擇不婚 #兩代不同堂

#高離婚率 #高齡化 #高齡化社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18-avatar-img
2024/06/03
喜歡這樣有立論基礎的分析報告,很棒,收穫豐富,感恩您的用心分享,謝謝您😊
大禾邸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5
心18 非常感恩你願意花時間瀏覽觀看文章並給予鼓勵及回饋,後續也希望你多多支持及回饋交流喔!你也加油,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進步!
心18-avatar-img
2024/06/03
喜歡這樣有立論基礎的分析報告,很棒,收穫豐富,感恩您的用心分享,謝謝您😊
玄玄心-avatar-img
2024/04/26
好豐富的內容,學到了🤗
大禾邸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08
玄玄心 非常感恩你的留言與鼓勵希望"大禾邸家"的內容有給你滿滿的收穫
avatar-img
大禾邸家
153會員
58內容數
「大禾」以「生活的樞紐及搭橋者」為使命, 分享房地產資訊、見解, 及多元的生活訊息、知識, 打造大禾(住好)、租禾(租好)、呷禾(吃好)等系列, 滿足每個人對品質生活的不懈追求。 更致力於「共好」的實踐, 讓來過「大禾」的每個人心安心定, 享受大好品質生活。 「大好在這,在這住好!」
大禾邸家的其他內容
2024/12/18
在看房子時,除了房子本身的設施,公領域的設計和管理同樣至關重要。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外部環境到公領域進行觀察的重要性,強調「實用性」勝於「華麗」的原則,以及「價值比價格更重要」。同時,提供了看房時需要特別注意的要素和建議,幫助買家在繁雜的房市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2024/12/18
在看房子時,除了房子本身的設施,公領域的設計和管理同樣至關重要。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外部環境到公領域進行觀察的重要性,強調「實用性」勝於「華麗」的原則,以及「價值比價格更重要」。同時,提供了看房時需要特別注意的要素和建議,幫助買家在繁雜的房市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2024/12/04
本文探討在看房過程中,除了室內設備,如何重視外部環境和建築外牆的相關因素。透過實地觀察,從房子的外觀、材料類型,到周邊環境,對於潛在滲漏問題、採光與通風的影響都有深遠的意義。此外,文章還提及風水的要素對居住品質的潛在影響,以幫助讀者在選擇理想住宅時避開風險。
Thumbnail
2024/12/04
本文探討在看房過程中,除了室內設備,如何重視外部環境和建築外牆的相關因素。透過實地觀察,從房子的外觀、材料類型,到周邊環境,對於潛在滲漏問題、採光與通風的影響都有深遠的意義。此外,文章還提及風水的要素對居住品質的潛在影響,以幫助讀者在選擇理想住宅時避開風險。
Thumbnail
2024/11/20
買房不是隨便的選擇,需深入瞭解房產的保值性及增值潛力。考慮未來轉手的方便性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才能選擇理想的房子。此外,透過仔細的觀察與實地勘查,確保在購房過程中不僅依賴銷售人員的話語,而是結合自身的研究與判斷,才是明智的選擇。本文中將分享一些看房的訣竅,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評估房產。
Thumbnail
2024/11/20
買房不是隨便的選擇,需深入瞭解房產的保值性及增值潛力。考慮未來轉手的方便性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才能選擇理想的房子。此外,透過仔細的觀察與實地勘查,確保在購房過程中不僅依賴銷售人員的話語,而是結合自身的研究與判斷,才是明智的選擇。本文中將分享一些看房的訣竅,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評估房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房價上漲的原因,以及從人性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居住正義。除了探討臺灣房價走勢外,還以南韓為例,預測了臺灣房價可能的下跌時機。最後,給出了對於是否該買房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房價上漲的原因,以及從人性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居住正義。除了探討臺灣房價走勢外,還以南韓為例,預測了臺灣房價可能的下跌時機。最後,給出了對於是否該買房的建議。
Thumbnail
臺灣的房地產(住宅)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階段,進入了一個名為「小宅化」的全新時代。本文深入分析房屋面積、居住型態、家庭結構、房型需求、租屋市場以及導致小宅化現象的多重因素,在討論高房價壓力的同時,強調了社會變遷、家庭結構、居住型態不同的因素。
Thumbnail
臺灣的房地產(住宅)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階段,進入了一個名為「小宅化」的全新時代。本文深入分析房屋面積、居住型態、家庭結構、房型需求、租屋市場以及導致小宅化現象的多重因素,在討論高房價壓力的同時,強調了社會變遷、家庭結構、居住型態不同的因素。
Thumbnail
臺灣房價短期內不會「崩盤」,但會「修正」。房價不會「普跌」,而是兩極「分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闡述少子化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文章討論包括「少子化」與投資熱潮的角力、兩極分化、小宅化等議題。歡迎留意未來有機會分享更多相關主題。
Thumbnail
臺灣房價短期內不會「崩盤」,但會「修正」。房價不會「普跌」,而是兩極「分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闡述少子化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文章討論包括「少子化」與投資熱潮的角力、兩極分化、小宅化等議題。歡迎留意未來有機會分享更多相關主題。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文章談到了臺灣近50年來的少子化問題,全球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以及東亞地區的少子化原因。探討了少子化的定義、影響,以及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的關聯。並用數據說明瞭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性。
Thumbnail
文章談到了臺灣近50年來的少子化問題,全球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以及東亞地區的少子化原因。探討了少子化的定義、影響,以及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的關聯。並用數據說明瞭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性。
Thumbnail
臺灣的住宅市場出現了「高房價」的問題,影響了年輕人的獨立、生育率和購屋壓力,也影響了家庭品質。這篇文章分析了「供給」和「需求」對「高房價」的影響,並探討了多個具體的原因,包括房屋供給的限制、人口變化、投資需求等。文章強調了「高房價」議題的複雜性,並指出對房價問題的解決需要全面考量多個因素的綜合效應
Thumbnail
臺灣的住宅市場出現了「高房價」的問題,影響了年輕人的獨立、生育率和購屋壓力,也影響了家庭品質。這篇文章分析了「供給」和「需求」對「高房價」的影響,並探討了多個具體的原因,包括房屋供給的限制、人口變化、投資需求等。文章強調了「高房價」議題的複雜性,並指出對房價問題的解決需要全面考量多個因素的綜合效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