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吳曉樂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電視劇出來的時候很紅,但我沒看

最近我們家旁圖書館的書展把這本書拿出來放時,我就打算要再結束後借回來看


十個跟爸媽之間的愛恨糾葛故事

讓我一篇接著一篇欲罷不能


有的好難過

有的好心痛


今天我在接小孩時問他,到底小孩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跟他分享了我看的前兩篇故事後,自言自語的回答,我覺得應該是愛吧


我愛小孩,而我也相信小孩他的選擇


他問我,那如果我今天做出了一個決定你會答應嗎?

我說是什麼?

他說搬出去住

我說如果你可以的話,你搬出去住我不會阻攔你


我想把這段話紀錄下來,也給未來的自己看


我相信他們有自己的能力~

    5會員
    75內容數
    做做讀書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謠言里里長 的其他內容
    超迅速的看完。作者用小說形式,淺顯易懂的寫出這個主角「小哥白尼」發生的事 切換小孩和大人(舅舅、媽媽)的視角不斷交織十篇簡短的故事 最讓我動容的莫過於認錯這件事 主角害怕認錯不能得到朋友的原諒 如果不能被原諒乾脆別認錯 舅舅訓斥他 怎麼能因為如此就不做呢? 對方原不原諒是對方的選擇
    瓦基前幾集podcast推薦的📖 聽了後 常有意無意要把時間塞在小孩起床前一到兩小時 然後鬧鐘也調的很早 希望自己能把握早上悠閒時光做重要且不緊急的事 但往往事與願違🤪 那天也不知道哪來的靈感 就想借回來看 看完後才發現每個人的晨間習慣大不相同 或是 每個人都能調整自己想
    這本大概是除了賽斯外,看完後做筆記+想一讀再讀的書了! 這本書會看到也是因為前幾本的「關係結束後成為更好的自己」裡面介紹的! 我一直覺得跟小孩之間的相處真是不容易,也看過很多教養書籍,但這本真的是集合了很多本書的精華,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或圖片)讓我們理解 看到最後,也讓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件
    看到這本書是一位在日本朋友的臉書大力推薦!如果也想聽分享,可以聽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我買了後,看完手邊書,之後在清單中找出這本書。 作者在成為森林僧人之前是一位經濟學家,在企業服務。,但內心一直有個聲音要他不要這樣繼續下去了,成為了僧人後17年,這個聲音又出現了,但這次是要他還俗! 也許
    嗯⋯這本書我是聽啟點文化介紹的 一開始認識啟點,是因為心理敲敲門,後來發現原來他們的創辦人是一位夫妻,兩位也都是心理師,也有一個自己的podcast叫有聲書評,也把他們其他的podcast都一起追蹤,也算是個忠實粉絲了😂 殊不知,在某次聽了有聲書評的時候他們介紹了這本書,也一起公布了他們已經離
    書名取的就很古怪,但裡面有一些論點有的很贊同、有的看不懂。 裡面有20章,每個章節自成一個故事。我自己是覺得每個故事都可以深度探討。 他跟《新世紀飲食》相呼應的是——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當成是自己,裡面有一段話 「在目前社會,環保之所以推動困難,不是因為宣傳不夠,而是我們不明白自己就是整個宇宙
    超迅速的看完。作者用小說形式,淺顯易懂的寫出這個主角「小哥白尼」發生的事 切換小孩和大人(舅舅、媽媽)的視角不斷交織十篇簡短的故事 最讓我動容的莫過於認錯這件事 主角害怕認錯不能得到朋友的原諒 如果不能被原諒乾脆別認錯 舅舅訓斥他 怎麼能因為如此就不做呢? 對方原不原諒是對方的選擇
    瓦基前幾集podcast推薦的📖 聽了後 常有意無意要把時間塞在小孩起床前一到兩小時 然後鬧鐘也調的很早 希望自己能把握早上悠閒時光做重要且不緊急的事 但往往事與願違🤪 那天也不知道哪來的靈感 就想借回來看 看完後才發現每個人的晨間習慣大不相同 或是 每個人都能調整自己想
    這本大概是除了賽斯外,看完後做筆記+想一讀再讀的書了! 這本書會看到也是因為前幾本的「關係結束後成為更好的自己」裡面介紹的! 我一直覺得跟小孩之間的相處真是不容易,也看過很多教養書籍,但這本真的是集合了很多本書的精華,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或圖片)讓我們理解 看到最後,也讓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件
    看到這本書是一位在日本朋友的臉書大力推薦!如果也想聽分享,可以聽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我買了後,看完手邊書,之後在清單中找出這本書。 作者在成為森林僧人之前是一位經濟學家,在企業服務。,但內心一直有個聲音要他不要這樣繼續下去了,成為了僧人後17年,這個聲音又出現了,但這次是要他還俗! 也許
    嗯⋯這本書我是聽啟點文化介紹的 一開始認識啟點,是因為心理敲敲門,後來發現原來他們的創辦人是一位夫妻,兩位也都是心理師,也有一個自己的podcast叫有聲書評,也把他們其他的podcast都一起追蹤,也算是個忠實粉絲了😂 殊不知,在某次聽了有聲書評的時候他們介紹了這本書,也一起公布了他們已經離
    書名取的就很古怪,但裡面有一些論點有的很贊同、有的看不懂。 裡面有20章,每個章節自成一個故事。我自己是覺得每個故事都可以深度探討。 他跟《新世紀飲食》相呼應的是——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當成是自己,裡面有一段話 「在目前社會,環保之所以推動困難,不是因為宣傳不夠,而是我們不明白自己就是整個宇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書本看完約有一個月餘(感謝同事H姐出借), 內容可能記憶有錯, 剛好有空在Line TV看了<必須過動>, 大約記錄一下兩者獨篇心得。 電視劇角色原形設定取其書之骨, 將一個家庭的小故事,擴大框架。 書中的楊母,作者提及第一眼注意到她的肥胖,以及對孩子低期望, 在第一堂課前,楊母向作者(家教老師)提
    Thumbnail
    政大中文影展「你不是一個人憂鬱」時就一直很想看,今天終於鼓起勇氣看了,然後忍不住寫很長😂。我其實沒有親眼看過這樣的人生,或接觸過這樣的心情,儘管如此,我還是很害怕我會因為看到學妹茉莉的破碎而破碎。 我害怕我心目中的北一女中也因此而破碎。畢竟我真的在那所學校擁有很美好、很燦爛的回憶。
    Thumbnail
    對子女而言,有屬於子女、學生的壓力,但其實每個家長也有屬於他們的壓力與不安。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紀伯倫說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未來,而這未來不屬於你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而這思想不屬於你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欲望,而這欲望不屬於你的;他們有著自己的人生,而這人生不屬於你的。所以別把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欲望、未達到的未來都放在孩子身上,這不但是束縛了孩子的自由,亦是一種親情綁
    在美式賣場買的這本小說,是電視劇都播完的時候。單純抱著想要知道這書紅些什麼的心情,趁著年假,用很舒服的速度看完。雖然故事的內容不怎麼開心,也知道這些故事一天到晚在上演。 親屬作為情感羈絆的基礎,亞洲社會對於這樣的關係,在各種關係網路裡,更難梳理得清楚。從所謂的「西方」傳來的「獨立個體」這個概念,在「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以前帶著湛少參加兩年的步道課 他總是在邊緣遊走 老師抓昆蟲他就撿葉子 老師摸樹皮他就看風景 開始的時候,我還會催促要他跟上、專心聽講 後來久了也就任由他去,讓他用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書本看完約有一個月餘(感謝同事H姐出借), 內容可能記憶有錯, 剛好有空在Line TV看了<必須過動>, 大約記錄一下兩者獨篇心得。 電視劇角色原形設定取其書之骨, 將一個家庭的小故事,擴大框架。 書中的楊母,作者提及第一眼注意到她的肥胖,以及對孩子低期望, 在第一堂課前,楊母向作者(家教老師)提
    Thumbnail
    政大中文影展「你不是一個人憂鬱」時就一直很想看,今天終於鼓起勇氣看了,然後忍不住寫很長😂。我其實沒有親眼看過這樣的人生,或接觸過這樣的心情,儘管如此,我還是很害怕我會因為看到學妹茉莉的破碎而破碎。 我害怕我心目中的北一女中也因此而破碎。畢竟我真的在那所學校擁有很美好、很燦爛的回憶。
    Thumbnail
    對子女而言,有屬於子女、學生的壓力,但其實每個家長也有屬於他們的壓力與不安。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紀伯倫說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未來,而這未來不屬於你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而這思想不屬於你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欲望,而這欲望不屬於你的;他們有著自己的人生,而這人生不屬於你的。所以別把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欲望、未達到的未來都放在孩子身上,這不但是束縛了孩子的自由,亦是一種親情綁
    在美式賣場買的這本小說,是電視劇都播完的時候。單純抱著想要知道這書紅些什麼的心情,趁著年假,用很舒服的速度看完。雖然故事的內容不怎麼開心,也知道這些故事一天到晚在上演。 親屬作為情感羈絆的基礎,亞洲社會對於這樣的關係,在各種關係網路裡,更難梳理得清楚。從所謂的「西方」傳來的「獨立個體」這個概念,在「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以前帶著湛少參加兩年的步道課 他總是在邊緣遊走 老師抓昆蟲他就撿葉子 老師摸樹皮他就看風景 開始的時候,我還會催促要他跟上、專心聽講 後來久了也就任由他去,讓他用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