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是紀錄我在Midjourney利用鏡頭語言和電影風格製作出來的圖片,測試如何與Midjourney溝通,製作出更符合我想法的圖片,每篇內容會不斷更新。如果有任何理解錯誤或缺漏的的地方,歡迎聯繫我~
「鏡位」是指畫面中取景的範圍大小。每種鏡位都有各自的功能,創作者也會藉由不同鏡位帶出不同氛圍。主要分為「遠景、中景、特寫」三大類別。
中景是影視作品中最常見的鏡頭,相較於遠景的疏離感和特寫的誇張感,中景更貼近人與人之間正常互動的狀態。常見的功能有:
遠景距離角色太遠,沒辦法看清角色神情;特寫專注在某些部位,無法看清角色全貌。因此相對於遠景和特寫,中景更能完整展現角色的肢體語言與臉部表情,以及呈現角色之間的互動。
雖然中景呈現的環境比遠景少,但卻不會少到看不清楚角色的位置。以《曼哈頓奇緣》為例,我們從圖一很快就能看出主角是從都市下水道鑽入真實世界,如果把原本的鏡位改成圖二,那畫面中的環境資訊就會大幅減少。
另一個例子是《可可夜總會》中,米高練習吉他的場景。在這個畫面裡,我們不僅能看到米高的超級小粉絲神情,也可以從右邊環境中得知,小米高擁有許多關於德拉庫斯的收藏,角色和環境相輔相成,強化「米高熱愛德拉庫斯」的訊息。
一般而言,從遠景突然切到特寫會讓人感到突兀,因此中景常常擔任遠景和特寫之間的緩衝。但某些情況下,創作者還是會刻意從遠景突然切到特寫,藉此表達某些訊息或營造特定情緒。
中景又可以細分為中遠景(MLS/Medium Long Shot)、中景(MS/Mid Shot)、中近景(MCU/Medium Closeup)。但目前實測後Midjourney無法辨別出細項差異,因此不多贅述。
此外,中景也可以透過鏡頭角度、運鏡、剪輯等方式,玩出不同的花樣,之後如果有介紹到會在下方附上連結補充。
如同上篇遠景的狀況,在指令中使用「主詞+動詞+場景介係詞」語句,出現的圖片會更符合我們想要的樣子,環境細節也會更多。
如果要更準確捕捉中景距離,建議使用胸上鏡(Bust Shot)、腰上鏡(Waist Shot)、膝上鏡(Knee Shot)等詞彙。
當指令不符合常理時,準確度會下降,但多試幾次之後準確度又上升了。不確定「指令多試幾次準確度會上升」是不是常態,之後會再試驗看看。
使用「主詞+動詞+場景介係詞」語句可以帶來更豐富的場景細節。Midjourney生成的圖片一般都是中景,因此產生中景不難,但如果要細分中景則有難度,目前使用胸上鏡、腰上鏡、膝上鏡等「具體」詞彙是最好的。然而,很多時候Midjourney還是無法精準捕捉到三者差別,尤其是當指令不符合常理時,希望可以找到更穩定的指令。
以上日誌紀錄我和Midjourney溝通「鏡位 Shot Size - 中景 Medium Shot」的過程。目前還是會有溝通不良的情況發生。如果你知道更好用的指令,歡迎分享給我,我也會在這裡持續更新好用的指令,共勉之~
2024.05.03 發布 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