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位 Shot Size - 遠景 Long Sho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系列是紀錄我在Midjourney利用鏡頭語言和電影風格製作出來的圖片,測試如何與Midjourney溝通,製作出更符合我想法的圖片,每篇內容會不斷更新。如果有任何理解錯誤或缺漏的的地方,歡迎聯繫我~

什麼是鏡位(Shot Size)?

「鏡位」是指畫面中取景的範圍大小。每種鏡位都有各自的功能,創作者也會藉由不同鏡位帶出不同氛圍。主要分為「遠景、中景、特寫」三大類別。

遠景(Long Shot/Wide Shot/Full Shot)

「遠景」也稱為廣角鏡頭(Wide Shot)、全景(Full Shot)。常見的解釋是從遠處拍攝,畫面中可以捕捉到「整個環境」或「人物從頭到腳」的鏡位。常見的功能有:

作為「建立鏡頭」(或稱定場鏡頭,Establishing Shot)

定調與建立場景,由於能捕捉到較多場景空間,因此常用來建立環境與角色之間的關係,或用來描繪電影中的大場面。

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 建立鏡頭

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 建立鏡頭

銀翼殺手 建立鏡頭

銀翼殺手 建立鏡頭

營造「孤獨感」

在遠景鏡位中,環境佔據大部分畫面,人物往往很渺小。因此許多創作者會藉由遠景帶出角色的孤獨、無助與渺小。

怒火邊界 孤獨感

怒火邊界 孤獨感

我想感受角色的脆弱,感受她的不知所措,感受景色的重量壓在她身上。當我們開始拍這場的時候,我們就是以這顆鏡頭開始,我們本來打算再拉近一點拍,但後來我沒有這麼做,I didn’t cover myself。──《怒火邊界》導演丹尼‧維勒納夫 原文連結

營造「磅礡感」

承上。相反地,環境在畫面中佔了很大的位置,因此遠景也可以展現環境的磅礡感。

星際效應 渺小與磅礡

星際效應 渺小與磅礡

「旁觀者」角度

由於拍攝位置離角色較遠,所以遠景也常常帶來一種旁觀者的感覺,再加上無法看清楚角色的面部表情,因此感受到的情緒較薄弱。

真愛每一天 旁觀者

真愛每一天 旁觀者

全景(Full Shot)vs. 遠景/廣角

要特別注意的是,普遍來說,全景是遠景或廣角的一種,但遠景或廣角不是全景的一種。全景是捕捉「人物從頭到腳」的鏡位。以下圖片可以看出不同。

險路勿近 全景範例

險路勿近 全景範例

險路勿近 廣角範例

險路勿近 廣角範例


遠景細項

在遠景中,又可以細分為極遠景(XLS/Extreme Long Shot)、大遠景(VLS/Very Long Shot)、遠景(LS/Long Shot)。但目前實測後Midjourney無法辨別出細項差異,甚至無法精準做出全景和遠景的差別。


Midjourney實測筆記(指令在圖片下方)

筆記一

從以下圖片可以看出,直接使用「遠景long shot」、「全景full shot」、「廣角wide shot」等詞彙無法起作用,但如果在指令一開始使用「long shot of」、「full shot of」、「wide shot of」等詞彙,出現遠景的機率會提高。

an old couple, full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full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wide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wide shot, --ar 16:9

long shot of a man, --ar 16:9

long shot of a man, --ar 16:9

full shot of a boy and a girl, --ar 16:9

full shot of a boy and a girl, --ar 16:9


筆記二

在指令中新增場景後,出現遠景的機率增加。

an old couple, in the park, long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in the park, long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in the park, wide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in the park, wide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in the park, full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in the park, full shot, --ar 16:9


筆記三

參考其他創作者下的指令,整理出現遠景機率較高的詞彙是「head-to-foot shot」、「full-length portrait 」。其他可以做出遠景的詞彙包括「full-body shot」「all whole total body photo of」。

an old couple, in the park, head-to-foot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in the park, head-to-foot shot, --ar 16:9

a young woman looking for someone in an old town, head-to-foot wide shot, --ar 16:9

a young woman looking for someone in an old town, head-to-foot wide shot, --ar 16:9

full-length portrait of a giant walking in Paris, springtime, delightful, --ar 16:9

full-length portrait of a giant walking in Paris, springtime, delightful, --ar 16:9


筆記四

使用「head-to-foot shot」、「head-to-toe shot」等詞彙時,會出現只有下半身的圖片。

an old couple, head-to-foot shot, --ar 16:9

an old couple, head-to-foot shot, --ar 16:9

a man carrys a suitcase in the woods, mysterious, head-to-toe shot, --ar 16:9

a man carrys a suitcase in the woods, mysterious, head-to-toe shot, --ar 16:9


筆記五

可以使用Zoom out功能讓構圖變成遠景。

zoom out 前

zoom out 前

zoom out 後

zoom out 後


總結

使用「主詞+動詞+場景介係詞」語句,並且在指令中加入「long shot of」、「full shot of」、「wide shot of」、「head-to-foot shot」、「full-length portrait 」等詞彙,可以提高Midjourney做出遠景鏡位的機率。

Long shot of a man siiting in the middle of basketball court, --ar 16:9

Long shot of a man siiting in the middle of basketball court, --ar 16:9

wide shot of a family going to the beach, --ar 16:9

wide shot of a family going to the beach, --ar 16:9


以上日誌紀錄我和Midjourney溝通「鏡位 Shot Size - 遠景 Long Shot」的過程。目前還是會有溝通不良的情況發生。如果你知道更好用的指令,歡迎分享給我,我也會在這裡持續更新好用的指令,共勉之~


2024.04.30 發布 持續更新中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用電影語言玩Midjourne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大家都知道對同一件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就會有不過視角,不同視角就會有不同視野,進而產生不同感受。 電影同個腳本,運鏡方式不同,拍出效果也完全迥異。是長鏡頭背景入戲亦或人物表情特寫,同是發生一樣的事情,觀眾接收到的訊息肯定不同。
  前面淺談完了角色,這邊就來說說「場景」,也可以說是「環境」。   下一篇則是場景與鏡頭的最後:「特寫」。因與場景息息相關,因此如此先後。   為避免與分鏡重疊,所以這邊不會說太多,只會分享下手方向而已:D   ※再次聲明:以下提及的「畫面」、「鏡頭」等,都是將文字想像成「眼睛可見的實際演繹
  主題說得很簡略,場景是啥,鏡頭又是啥?   我們在前面說了那麼多有點教科書的鬼東西,為的就是應用在這裡啊!   場景與鏡頭,其實都是在說「畫面」,文字就是文字,畫面需要用文字生出來,「畫面感」也成了一個很抽象又很實際的東西。   下面,讓我們把自己當成導演,去嘗試所謂的運鏡吧!(大導演們別
Thumbnail
人工智慧技術為攝影帶來新創意和可能性,透過不同鏡頭景深,呈現多樣化風格和視覺效果。本文介紹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和廣角等不同攝影拍攝技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影片拍攝全過程,包括前置作業、腳本、拍攝、規劃等。並介紹了拍攝所需的不同相機及其特點。同時,作者強調了拍攝前的思考所需的時間及其重要性。文章還提到,無論用甚麼器材,都脫離不了你對這隻片的初心!
Thumbnail
要將故事生動呈現在短影音裡,我們接下來需要把故事拍出來,說好故事。現在,讓我們一起研究如何透過鏡頭說故事,用好鏡頭、運鏡、轉場,為你的作品注入更深的影像魅力。
Thumbnail
攝影構圖和運鏡技巧是玩攝影的人必須掌握的重要要素,文章簡單介紹攝影構圖的基本要素,包括構圖速成、九宮格、黃金比例等,以及拍攝運鏡技巧,幫助你快速複習~ 最重要的是,除了將美好有趣的事物透過鏡頭隨心地紀錄,另外也可以在學習技巧後,設想拍攝主題,擬定拍攝場景人物等要素,讓整個攝影作品的敘事更有脈絡,
Thumbnail
都說攝影和設計可以是藝術,也可以是科學,過去想要成為優秀的攝影師,除了需要購買價格不斐的想躋(入門單眼、進階大砲),另外還需要具備個人創意和技術,同時也需要對攝影的基本用語和相機設定有深入的了解。 以下Joy彙整攝影入門的基礎知識,包括光圈、快門、感光度等基本用語介紹,另外還有影像原始資料、拍攝模
Thumbnail
下面使用一些關鍵字,來看看是否能嘗試控制鏡頭角度。不過,請注意,Stable Diffusion 派的 AI 生圖系統能否看懂提示詞?能看懂多少?是要看模型的,所以...
大家都知道對同一件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就會有不過視角,不同視角就會有不同視野,進而產生不同感受。 電影同個腳本,運鏡方式不同,拍出效果也完全迥異。是長鏡頭背景入戲亦或人物表情特寫,同是發生一樣的事情,觀眾接收到的訊息肯定不同。
  前面淺談完了角色,這邊就來說說「場景」,也可以說是「環境」。   下一篇則是場景與鏡頭的最後:「特寫」。因與場景息息相關,因此如此先後。   為避免與分鏡重疊,所以這邊不會說太多,只會分享下手方向而已:D   ※再次聲明:以下提及的「畫面」、「鏡頭」等,都是將文字想像成「眼睛可見的實際演繹
  主題說得很簡略,場景是啥,鏡頭又是啥?   我們在前面說了那麼多有點教科書的鬼東西,為的就是應用在這裡啊!   場景與鏡頭,其實都是在說「畫面」,文字就是文字,畫面需要用文字生出來,「畫面感」也成了一個很抽象又很實際的東西。   下面,讓我們把自己當成導演,去嘗試所謂的運鏡吧!(大導演們別
Thumbnail
人工智慧技術為攝影帶來新創意和可能性,透過不同鏡頭景深,呈現多樣化風格和視覺效果。本文介紹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和廣角等不同攝影拍攝技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影片拍攝全過程,包括前置作業、腳本、拍攝、規劃等。並介紹了拍攝所需的不同相機及其特點。同時,作者強調了拍攝前的思考所需的時間及其重要性。文章還提到,無論用甚麼器材,都脫離不了你對這隻片的初心!
Thumbnail
要將故事生動呈現在短影音裡,我們接下來需要把故事拍出來,說好故事。現在,讓我們一起研究如何透過鏡頭說故事,用好鏡頭、運鏡、轉場,為你的作品注入更深的影像魅力。
Thumbnail
攝影構圖和運鏡技巧是玩攝影的人必須掌握的重要要素,文章簡單介紹攝影構圖的基本要素,包括構圖速成、九宮格、黃金比例等,以及拍攝運鏡技巧,幫助你快速複習~ 最重要的是,除了將美好有趣的事物透過鏡頭隨心地紀錄,另外也可以在學習技巧後,設想拍攝主題,擬定拍攝場景人物等要素,讓整個攝影作品的敘事更有脈絡,
Thumbnail
都說攝影和設計可以是藝術,也可以是科學,過去想要成為優秀的攝影師,除了需要購買價格不斐的想躋(入門單眼、進階大砲),另外還需要具備個人創意和技術,同時也需要對攝影的基本用語和相機設定有深入的了解。 以下Joy彙整攝影入門的基礎知識,包括光圈、快門、感光度等基本用語介紹,另外還有影像原始資料、拍攝模
Thumbnail
下面使用一些關鍵字,來看看是否能嘗試控制鏡頭角度。不過,請注意,Stable Diffusion 派的 AI 生圖系統能否看懂提示詞?能看懂多少?是要看模型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