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藏「庫」於民劈頭就談飲飲食食?層次那麼「低」。況且在這個年代,把數以(十)萬計的recipe甚致烹調過程錄影儲存,只是繁瑣簡單的技術操作,有甚麼值得書寫?
近日觀賞日本動畫《迷宮飯》(ダンジョン飯)(1)之後,愈加深信飲飲食食並非微不足道。設想一下:飲食失調,食不甘味,弄得一腔鬱怨、營養不良,如何鬥長命,談志業夢想?起步階段避免過高陳義,好好餵飽自己,實不為過。
再進一步:港人逃難到異地,是否應忘了故土,切斷一切往昔羈絆,以後專心吃麵包馬鈴薯?或者不惜工本經營物流,令遠方超市貨架與香港無異(前提是富裕到這個地步)?還是審時度勢,廁身各種張力,既變通亦執著?烹調得有香港原味,談何容易?那處是水土大不同的異域,recipe再詳盡不等於條件齊備開煮即成。
飲食背後蘊涵身份議題與異地生活取捨,並不單純。
最後,一起用餐,席間總是附帶不少餐桌故事,往往充斥老街典故野史傳說。吃喝飲食之際,同時附帶其他文化題目、社交功能,還有更便宜方便的備份嗎?
「把那頭肥牛犢牽來宰了,讓我們吃喝慶祝吧。」
聖經‧路加福音 15:23 (新漢語譯本)
有一回遠赴一個英倫家聚。是夜幾個港人家庭一起火鍋,赴會前我負責到超市買牛肋骨……牛肋骨與港式火鍋何干?問個明白,他們要買的是所謂牛小排(short ribs)。英國的short ribs塊頭很大,連絡骨頭的肉份量甚多。到達家聚場地,家主友人先用利刀將骨肉分離,再把肉「雙飛」切片……很面善啊,這一碟不就是火鍋店常見的「手切鮮牛」嗎?那夜沒有港式機切雪花肥牛片,但手切鮮牛一樣令大家盡興。
在異地重獲香港滋味,還有甚麼方式?有旅英港人YouTuber曾經在其channel中(2),研究如何在柱侯醬、南乳及腐乳等傳統醬料都缺席的情況下,利用英國本地買到的Marmite(馬麥醬)、Red Miso(紅麵豉或紅味噌)、Tahini(芝麻醬)等醬料,烹調港式風味羊腩煲及炆牛腩;至於配菜,就用Artichoke(雅枝竹/菜薊)代替竹筍等等。那不是對等替換,而是如何做出接近的味道與質感,是早前沒有醬料或拒絕使用某地產品的權宜之計。移英港人漸增,也許市場已茁壯成形,聽聞現在不少傳統醬料食材已進駐英倫,可以在唐人街以外的地方找到。
日光之下無新事,我們的父執輩早年逃難來港,也曾走過相似的路。父執輩扎根香港之際,或多或少堅持保留一些獨特的家鄉食品,諸如筍蝦、大良牛乳、西瓜酸、血蚶、嗆蟹等,別人欣賞與否也甘之如飴。同時,市面陸續出現了各種因時制宜的飲食方式,例如中廚西廚混為一談,孕育出「不倫不類」的茶餐廳,沖出「奇奇怪怪」的港式奶茶等。另一邊箱,戰後在香港釀造醬油的父執輩,也曾經歷50年代韓戰爆發,香港因禁運而無法進口中國黃豆的困境。長輩沒有坐以待斃,後來香港的醬園轉用美國及加拿大黃豆,業務得以繼續(3)。父執輩未必人人有意識在香港「為故鄉存一個備份」,卻在飲食這個環節上,既變通亦執著,無意間植根本土,拓展了原有的飲食版圖,成就了我們珍惜的新、好味道,變作遺產留給我們。
重溫父執輩實踐過的變通與執著,遇上香港人離散之際,啟發筆者:替港飲港食留一個備份,不一定是把乾炒牛河「完美」重現在曼徹斯特。成本固然要考慮,況且留住這個味道,並非為了炫耀我在異地多麼有門路,更是為了要活得好/不那麼早死!即使只還原了60%又何妨?人在異鄉,竭力重現喜愛的乾炒牛河,見同路人,一齊享受,圍爐打氣!兩者都要兼顧。
前文強調:「香港備份」不是出土文物,它應該具備生氣/活力,可以在異地重啟。我們不單備份recipe這種死物,還保留賴以重啟的精神態度。甚麼精神態度?縱使筆者喜歡吃麵包馬鈴薯,只是仍心有戚戚焉:難度找不到柱侯醬南乳腐乳,我們就要甘心放棄羊腩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香港破罐子破摔,我們固然被無力感壓得很痛,難度就甘心讓香港被凌辱被摧毀,以後做一隻等待宰殺的「鵪鶉」嗎?
祭祭五臟廟,看似無足輕重,但認真煮食,煮出我們在香港嘗過的味道,不輕言放棄,或可煮出一片天。You are what you eat,觸及的不單是物質世界,應該包括我們可以用作重啟備份的「心有不甘」,進一步成了You are how you cook。
千字虛言,如何實踐?我不知道。離散方興未艾,也許港飲港食會在海外茁壯成長,再創新猷(英倫港式鴛鴦?);或淪落至橘生淮北爲枳。穩當一點,不如問:有沒有類似案例,可供學習參考?其實案例近在咫尺。香港本土有甚麼離鄉別井的群體,在此寄居或植根?他們日常如何飲飲食食?
看看印(度)巴(基斯坦)裔群體。他們的飲食習慣、禁忌等與我們有較大分別,接近一點的,有祖籍泰國、越南的香港人。更近在咫尺的,是潮汕及江浙(普遍歸類、泛稱為上海人)人士,人數更多,飲食文化同樣有其特色。當中重要一點:對上述群族而言,飲食不單具有社交功能,更演變成謀生技藝;不單可以謀生,更加成為香港人日常飲食文化一部份。我們會呼朋喝友去「打冷」、光顧「三六九」吃鱔糊小籠飽、享用泰式咖哩時沾一塊印度薄餅……打開香港人的冰箱,會找到甚麼泰越潮汕江浙的醬料及食材?原來我們早已「協助」他們藏「庫」於民,做好備份。
插一句題外話。拜託!別奢言香港人要「向離散的『猶太人』學習」。猶太人有其複雜的歷史宗教脈絡,照辦煮碗難度甚高。上述群體同樣有其複雜的歷史文化脈絡,但我們對其實況有多一點了解,他們在粵語群體佔主流的香港如何飲食、如何凝聚、如何經營,我們有近距離的觀察及認知,甚至根本是其中一份子。
文字尾聲,如何把recipe儲起來、攝錄下來,甚至連帶飲食故事,筆者都不置一言,因為那個備份早已存在於雲端,只是鬆散一點而已,何用操心?反而一些老生常談,互勉好好飲食、勤奮經營,更有意義。有朝一日,港飲港食成為歐陸飲食文化組成一部分,不足為奇。大家不妨Google一下德國咖哩香腸(Currywurst,德國香腸配上咖哩茄醬)(4)的源起,這種南亞味道進入歐洲人肚子的歷史,為甚麼不會重演?到時,就會出現「外國勢力」協助港人藏「庫」於民。
再進一步,飲食的場所(簡稱食肆)若經營得好,就是一個好場地、聚腳點,成為其他藏「庫」於民項目的物質基礎。
人莫強如喫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
聖經‧傳道書2:24
(也許……待續)
註:
(1) 《Delicious in Dungeon | Official Anime Trailer 1》 https://youtu.be/9O3Rgriketo
(2) 〈廚職背遊梁芷靈 BackpaCooking〉 https://www.youtube.com/@BackpaCooking
(3) 《悅和醬園三代人|荃灣起家的本地良醬》 https://www.andthen.hk/learn/25768_悅和醬園-三代紮根香港-本地良醬/
(4) 《Currywurst》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rrywu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