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母親的痛,也是所有女孩的痛──《去你媽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其實自己也曾想過會有孕育下一代的可能性,然而卻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感到單身的快活與舒適,縱然此刻已經覺得不會有成為母親的一日的自已,卻在讀這本書感到不少被同理的感受。


▍女性的身體不是自己的身體

在閱讀時,不時想起韓國作家洪承喜的作品《紅線:我的性紀錄》,其書寫出世界之於性別以及關於性別與性的各種思索和經歷,雖然本作《去你媽的世界》主要是圍繞在作者郝妮爾在懷孕過程裡面對的一切人事物,然而兩者都提出了女性活在世上所面對的質疑、痛苦與歧視,像是女性應該要怎麼樣、不能做什麼、懷孕時被過度關切以及生產後立刻重返職場被他人質問等等,在在體現出在社會裡女性被認為應該要扮演的角色,種種的荒唐與可笑不免讓人覺得,原來到了21世紀,仍有進步的空間。

raw-image

郝妮爾描述自身在懷孕過程裡所經歷的痛,從孕吐到吃什麼都吐,而她曾在公共廁所吐得臉色慘白後,有人走過來打氣說:「這樣很好喔!吐得越凶表示孩子越健康⋯⋯哎唷,誰不是這樣吐過來的。」雖然只是長輩的慰問與關心,但這樣的痛的前提也必須是:「所懷的是愛,而非生命,吐出來的是痛苦本身,而非我方才吃去的、身體所需要的營養」


在字裡行間裡,深刻感受到作者在成為母親時內心的糾結與徬徨,而更多的是在知道所懷的「是女生」後,作者苦思該如何陪伴一個女生健康地長大。

raw-image

「痛」向來是主觀的,口裡說能理解,但總並不是能完全同理,也因為主觀,故雖然關於「成為母親」的書籍不少,每一個故事卻都是獨一無二的


▍懷孕後,還能是美的嗎?

另一個關於身體並非自己的描述,自己很喜歡這段,是當作者生產後要如廁,無法站定接近拖拉,終於站到馬桶面前、面對鏡子,驚覺是面無血氣、頭髮散亂、兩眼鬆垮,以及裙擺上方前奮力後的血斑證據,但丈夫見她毫無動作之時,作者拋出一句:「我要脫衣服了,你可以轉過去嗎?」丈夫詫異又困惑:「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怕我看嗎?」

raw-image

都有肌膚之親了,都是家人了,有什麼怕的呢?但你知道社會對於女性是有要求的、是苛刻的,不只是比較,而是整個社會灌輸而下的期待,像是作者在國小時當長輩的朋友來家作客,對方母親要他的女兒吃青木瓜,只因為「大一點對女生比較好」;又或者在女兒出生四個月後即斷奶,衛生所打來關心,最後留下一句:「但你應該知道餵母奶對嬰兒比較好吧?」;亦或是在沾到初經後不再穿上的綠色絲絨洋裝,讓作者後來反而偏愛硬體的襯衫勝過夢幻的蓬裙,而這也是否意味著長大後必須從被稱讚「妳好漂亮」的嚮往裡脫身⋯⋯。


在面對成為人母的過程裡身體的變化之時,作者帶領了讀者爬梳身為女性所遇到的內心衝突,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時,她如何從掙扎到接受,接受美可以不是社會性的定義,而是被你所愛的人和自己所認定的美,也是一種美


藉由郝妮爾俐落且直爽的文筆,並在對自身的冷嘲熱諷中展現脆弱與猶疑,而後堅定地承認,雖然無法確信最終養育孩子的過程與終點會如何,但仍然願意清醒地看著即將迎來的新的風景。


▍從母親到女兒,從失去身體到尋回身體

不近不遠,是郝妮爾與母親的距離,然而因為生育,彷彿讓兩人的距離有了改變,從女兒到人母,郝妮爾是害怕的,成為母親是不是不能害怕?養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在後記裡她說道:「如果這孩子有一天埋怨我為什麼要生出他,我有沒有能力去承擔這個問題?」


太多困惑與怨懟,於是郝妮爾寫下了她所面對的痛苦,經過分解、爬梳與重整,承認疼痛的事實與曾經存在,記下那些一路以來的掙扎,在閱讀的過程裡不免去思考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在父權社會以及不同時代下,同樣作為女性,我們有哪些共同的困境與難題,以及在此刻該如何面對。

raw-image


《去你媽的世界》原本以為只是幽默地與髒話連接,訴說在這世代成為母親是多去他X的討厭,然而結尾的這段話:「我的意思是,這就是你媽的世界,如果你還耐著性子能讀到這一頁的話」,其實也道出了郝妮爾寫這本書不只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無論你是否有想過懷孕生養,相信本書都能為每一位女性帶來一些共鳴與療癒。



avatar-img
14會員
41內容數
▍上班賣書下班看書的愛書人 ▍壓力太大就會狂煮飯 ▍早上不能喝奶但燕麥拿鐵殼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書與它們的產地 的其他內容
若非這本書,這個距離此刻已太遙遠的案件,是不可能出現在自身的生命裡,看著慕情在書裡的叩問與質疑,自己更加珍惜書中每個對話,故事是很珍貴的。
在《疾病的隱域》裡,作者梅根·歐羅克以優美與誠實的口吻,描繪了自身罹患不知名疾病的生活樣貌,從她罹病中面臨生理與心理的折磨,以及和醫生、患者、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展開對話,看見在疫後世界裡,病人與醫療機構該如何一同面對未知疾病,還有患者本身該如何與自身罹病的身體相處。
《在家不要談政治》探討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處理政治立場的差異,作者透過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及伴侶的故事,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建議,並分享了面對政治差異時的心得。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以五個短篇故事中描寫人們渴望自由、卻又受困於現實無法逃脫的生活,作者把五種魚類的習性和特色融入故事,把人們生活的日常比喻成一個個水族箱,傳遞出在友情、愛情、親情、關係、生死裡等等的不容易,為了活下去,要多麽努力才能擁有在世界泅泳的勇氣。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若非這本書,這個距離此刻已太遙遠的案件,是不可能出現在自身的生命裡,看著慕情在書裡的叩問與質疑,自己更加珍惜書中每個對話,故事是很珍貴的。
在《疾病的隱域》裡,作者梅根·歐羅克以優美與誠實的口吻,描繪了自身罹患不知名疾病的生活樣貌,從她罹病中面臨生理與心理的折磨,以及和醫生、患者、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展開對話,看見在疫後世界裡,病人與醫療機構該如何一同面對未知疾病,還有患者本身該如何與自身罹病的身體相處。
《在家不要談政治》探討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處理政治立場的差異,作者透過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及伴侶的故事,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建議,並分享了面對政治差異時的心得。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以五個短篇故事中描寫人們渴望自由、卻又受困於現實無法逃脫的生活,作者把五種魚類的習性和特色融入故事,把人們生活的日常比喻成一個個水族箱,傳遞出在友情、愛情、親情、關係、生死裡等等的不容易,為了活下去,要多麽努力才能擁有在世界泅泳的勇氣。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脫離母體 人第一次脫離母體是子宮中跟著胎盤來到這個世界。第五天,慢慢理解到怎麼拿現在的眼光責備活在過去框架的媽媽,寄生在身上關於母親種種恩怨情仇.......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女人從美少女到懷孕到當媽媽的心路歷程,充滿媽媽們的真實經驗與生活,並用有趣的方式陳述出這些生活中的喜樂與痛苦。這本書可以讓媽媽們回憶少女時代、懷孕公主和育兒地獄時期。
Thumbnail
回想起七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簡直不敢想像,而得知我懷孕訊息的另一半在當下則是表現得異常冷靜,但我卻從沒想過懷孕其實是我人生的重大轉變,由於出血及孕期不適,直到早產誕下孩子開啟高需求高敏兒的奮鬥之路,猶如闖進另一個時空,展開了育兒的驚奇世界。 其實早在孩子好奇自己如何誕生之前,我對於「胎內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脫離母體 人第一次脫離母體是子宮中跟著胎盤來到這個世界。第五天,慢慢理解到怎麼拿現在的眼光責備活在過去框架的媽媽,寄生在身上關於母親種種恩怨情仇.......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女人從美少女到懷孕到當媽媽的心路歷程,充滿媽媽們的真實經驗與生活,並用有趣的方式陳述出這些生活中的喜樂與痛苦。這本書可以讓媽媽們回憶少女時代、懷孕公主和育兒地獄時期。
Thumbnail
回想起七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簡直不敢想像,而得知我懷孕訊息的另一半在當下則是表現得異常冷靜,但我卻從沒想過懷孕其實是我人生的重大轉變,由於出血及孕期不適,直到早產誕下孩子開啟高需求高敏兒的奮鬥之路,猶如闖進另一個時空,展開了育兒的驚奇世界。 其實早在孩子好奇自己如何誕生之前,我對於「胎內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