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蘭的成長故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有一盆金邊虎尾蘭,剛開始只有5片小葉子。

在某個工作到職的前一天,和朋友在迪化街閒逛時,買下了他。朋友說,這盆小虎尾蘭,看起來就像是充滿著陽光朝氣的小男孩。

只是,待去了那一個新工作的辦公室,在那10個月的時間裡,他一點點都沒有長大,甚至到了後來,生得有點委靡。

離職之後,我把他帶回家,放在通風的窗台,一下子,就炸盆了。


不到一年的狂放生長,從5片小葉子長到23片,甚至不知道怎麼長的,從一珠自己長出第二珠、第三珠,所以中間還分了兩珠送給朋友。


後來,繼續放在家裡的窗台,又默默過了一年,虎尾蘭除了長到葉子數不清之外,又長出了其他兩珠,於是三四個月前,我又去買了花盆,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再把他分出兩珠來,一株送人了,另外的一株自己留著。

現在的窗台,擺著兩盆虎尾蘭。

我常常覺得,那虎尾蘭的狀態似乎就是我自己,所以,兩週前,見到那一盆最初(一直被分珠)的小朋友,突然一副快要枯死的樣子,總覺得不太對勁。

原本以為只是生命的必然消逝,總有些外圍的葉子可能生了好多年,總會累了或著枯萎,好讓新的從裡面繼續長出來,但是,怎麼好像整盆的葉子,都愈來愈捲曲了呢?

勞動節放假那天,我拎著盆栽冒著大雨騎車在附近的花店繞來繞去,就想找個老闆問問虎尾蘭是不是被蟲咬了。


第一間店的老闆告訴我,虎尾蘭沒有長蟲,只是快枯死了,而肇因在於那個土。

因為在上一次分珠時,我把原先的土給了剛新分珠出去、只有兩片葉子的小朋友。那個土鬆鬆軟軟的,是第一次換盆的時候,大湖公園旁邊花店的老闆幫忙換的培養土。

原先的土給了剛新分珠出去、只有兩片葉子的小朋友。

原先的土給了剛新分珠出去、只有兩片葉子的小朋友。


既然培養土給了新幼苗,我爸在散步時,就在河邊挖了一點土,直接把原珠虎尾蘭給種下去了。而老闆說,那個土太硬太黏了,『我們這裡潮濕,這個土不會排水,夏天水進不去,只能整盆那去泡,從下面吸水,可是容易太濕,根會爛掉;而且冬天土會整個硬掉,這種虎尾蘭的根,很難長下去,』她說,那種土也很好,但只適合種木本植物,就是讓大風刮也不會倒掉的那些樹。

『如果硬要用這樣的土種虎尾蘭,那要拌入很多沙,不然他很難長得起來。』

說著,老闆還拿出她自己種的虎尾蘭,鬆軟的土上撲滿椰子殼,她說,就算只用椰子殼,這麼鬆的土,虎尾蘭也能長。


原本想讓老闆幫忙換土,盧了半天,她還是堅持不幫我換。因為土太硬了,硬挖出來很容易傷到根,只要傷到根,就很容易死掉了。

於是,就在老闆拿著小鏟子戳了半天也不見鬆的狀態下,我到另外一間店碰碰運氣,結果對方老闆也拒絕換土——放在不合適生長的土壤太久,根是脆弱無力的,如果硬拔出來,可能會傷害到那個根,直接死掉。

但最後我還是買了培養土回家,拌入了一些小石頭,自己幫他把土給換了。因為,要是土不換,就等於讓他自生自滅了。

雖然說,過程弄得有點潦草,把虎尾蘭從原本的土裡拔出來,似乎也把原來的根給弄斷了許多,甚至在重新種下去的時候,幾乎只剩下一點短短的;不過,至今過了兩個禮拜,似乎還是慢慢活起來了。

換土之後的虎尾蘭,這樣是有活起來吧!

換土之後的虎尾蘭,這樣是有活起來吧!




其實,在老闆解釋那個土有多麼不合適虎尾蘭的時候,我感到一百萬分的焦慮,彷彿她在說的不是虎尾蘭,而是我自己。

是什麼影響到植物的成長因素呢?

是土壤。除了環境,水分,和各種大的氣候等客觀條件之外,還有土壤。

每一種植物都有他們自己合適生長的土壤,人也是。

69會員
95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urney of Contenting 的其他內容
關於今天的一些日常小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讓自己成為有利用價值的人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休息一下,轉台也沒關係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的人生充滿流水帳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對待不請自來的評論?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