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從病痛開始。
除夕早上醒來,胃腸翻騰,吐了一整天,站起來都覺得費力。晚上開始發燒,燒得人意識恍惚,怎麼睡都冷。
這些年,沒怎麼大病過,沒想到過年第一天,生病直接讓一切停擺。原本計劃在年假要待在家,不出門、不見朋友,給自己一段完全的獨處時間。
結果,真的哪裡都沒去,什麼事都沒做,生病變成這場年假的全部。
晚上接了兩通電話。
第一通,是個一年講不了幾次話的朋友。
每次聯絡,話題總離不開焦慮,這次也不例外:「Sylvie,妳會不會也很焦慮?妳會不會也覺得工作做不下去?有沒有考慮交個男朋友?否則會不會擔心老後的生活?」一連串的問句像子彈一樣掃過來。
我想,她的問題本身比答案更重要。
畢竟,她也不是真的在尋找回應,而是想確認自己的問題是不是也發生在別人身上。以前,我可能會安慰幾句,陪著聊聊,但今天沒什麼力氣,敷衍帶過。
這些問題,最終還是要自己解決,別人的人生不會有標準答案。
第二通電話,來自研究所同學,現在人在英國。
工作出現變故,計畫被現實推翻,短短半年內,生活像是走到了預期之外。這陣子,也陸續聽到一些朋友遇到類似的事,有些甚至是措手不及的「事故」,合約被終止、公司突然改組、原本穩定的路瞬間變成胡同。
年輕的時候,遇到這種事會覺得應該爭取,討個公道,追求公平正義。但現在,越來越清楚,世界的運作方式不是這樣。
很多時候,公平只是個理想,而不是規則。不是所有不合理的事都能改變,也不是所有的抗爭都有結果。既然如此,至少確保自己不被捲走,利益能拿到多少就爭取多少。
這種想法,是成熟,還是變得更現實了?
事情會怎麼發生,變好或變壞,大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凌晨,外面還有零星的鞭炮聲,提醒著這是個熱鬧的夜晚。
大年初一的晚上,本來想著去行天宮看看。因為聽朋友說,大年初一的晚上廟門不關,人潮不散。但發燒讓所有的計畫都成了空想,最後還是在家躺平,讓時間靜靜流過。
那幾天,確實什麼都沒做。
原本是自己選擇不見人、不出門,結果變成連起身走到外面都費力。時間變得緩慢,甚至停滯,整個年假彷彿被卡在某個無聲的間隔裡。
新的一年,沒有什麼期望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