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對 AI 沒有很濃厚的興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的十三月亮曆星系印記是 Kin204 太陽的黃種子,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許下心願,然後踏實的往前推進。

raw-image

最近蘋果道歉了,因為一支宣傳即將上市的 iPadPro 的廣告影片。

從 5 月初的蘋果發表新一代的 iPadPro 搭載最新的 M4 晶片,大家都在說,蘋果即將邁入 AI 時代,之後新聞也陸續報導,蘋果將與 OpenAI 合作,在自己的生態系中植入 AI 的元素。

一切的一切,合理著向著這時代的推移,科技從當年的始終來自於人性,總算在算力大增的情況之下,即將進入 AI,人性感覺已經變得相當渺小。

但我始終對於 AI 提不起勁。

身為一個蘋果全家桶的使用者,老實說,對於要導入 AI 這件事情,或者擁有強大的硬體進入 AI 時代,我始終無感。

我是相信 AI 將會推翻這個世界的某種體制,但我也深信這個世界有一部分的事情,AI 無法取代,不是在短期無法取代,而是在看得見的未來都無法取代。

人類擁有一個無比的能力,從來不會重複,也不會相同,就是「創造」。

AI 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但無法代替我們創造。

創造來自於想像

我們之所以創造,是因為對於這個世界,我們總是會充滿著不同的想像。

因為有了不同的想像,讓人能夠產生動力,去追於心目中的透過想像看見的那個畫面。

電影白日夢冒險王,用一個關鍵底片 25 號,為所有的觀眾呈現了關於想像創造出來的全世界。

為了追逐關鍵底片的攝影師,Walter Mitty 一股腦地靠著衝動,衝上了直升機,在火山爆發的冰島盡情逃難,甚至跟軍閥面對面,直到收尾在喜馬拉雅山。

這一切都不在原本深陷沉痾的他所能規劃的人生當中,但卻在一次次的白日夢的情景之中,把這些場景拉近了現實。

如果我們只是透過過去的經驗累積,不會想到原來我們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際遇,但在想像的世界裡面,我們可以穿越所有的邊際,為自己打造出一個非凡的人生。

想像根始於未知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無定數」帶來的美好。

人有個有趣的個性,對於已知的事情才會感到放心,對於未知的領域,不管多勇敢,總是會懷抱著一份擔憂。

未知,始終是一個心魔,收納個許多不同的愛恨情仇。

但正因為未知,想像才有機會在我們的心中恣意馳騁,有時候甚至是跑到我們不知道的地方,然後帶著 WOW 回到我們的生命之中。

其實,在呼吸的每一天,我們面對幾乎都是未知的事情,永遠不會 100%的瞭解到下一刻將會變得如何。多數時間,我們對於下一秒的判斷,是來自於強大的經驗法則。

大到明天太陽會從東邊升起,小到現在透過鍵盤敲出了每一個注音符號,都是在經驗法則之下,我知道應該就是這樣。

強大的慣性,讓我們已經不需要時時詢問:「真的是這樣嗎?」

但其實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在最後加上個問句:「真的是這樣嗎?」

未知奠基於相信

對啊!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我們相信,那就是這樣了吧!

如果你願意選擇不相信,那或許可以不要這樣。

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分享,為什麼我踏上塔羅的學習歷程,完全是因為自己在尋求塔羅協助的時候,老師說:「如果算出來的事情都沒辦法改變,那我們就不要算了。」

爾後再學習塔羅的過程之中,總是被提醒著:「一定有一個你看不見的未知。」

因為人的生命經驗是有限的,每一個人不可能活過所有人的一輩子,所以總是會有一個你不知道的事情,而有可能那個看不見的答案,才是最適合的解方。

所以要相信,那個未知必然存在。

既有未知何須 AI

AI 是基於集合眾人所知的事情,透過高速的機器算力,去尋找出最適合的解答。

很可惜,在未知的領域之中,AI 能夠給予的將會非常有限,甚或要更難提供平地而起的創造能力。

蘋果的確推出了強大的機器,讓人們可以更快地找到已知的解答,但很可惜,所碾壓的那些創造,並不是能夠被取代的。

是時候,我們該把工具當作工具,而把人當作是人,帶著足夠的感知,重新體驗世界,再回頭來看看,如何利用工具,演繹出新的自己。

Mitty 所任職的 LIFE 雜誌座右銘(Motto)是這樣說的: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韋觀 • Eyewithouts
82會員
109內容數
縮短知識與實踐的距離 📪 理清人生的脈絡,過上想要的生活。
韋觀 • Eyewithouts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Kin 1 磁性的紅龍,重新歸零,讓我們回到大地之母的關懷,擁抱屬於自己的本能與根性,為未來的開展留下更多的可能,展現承擔未知的勇氣。 我以為旅行是快樂的,但其實,不然,快樂從來都不應該「只」跟事情連結,應該是更屬於我們自己內心自然波動。
2025/03/25
Kin 1 磁性的紅龍,重新歸零,讓我們回到大地之母的關懷,擁抱屬於自己的本能與根性,為未來的開展留下更多的可能,展現承擔未知的勇氣。 我以為旅行是快樂的,但其實,不然,快樂從來都不應該「只」跟事情連結,應該是更屬於我們自己內心自然波動。
2025/02/01
一場聊天,可以得到好多提點。得很多事情的發生,雖然在當下的我們,會覺得很難受。但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回來看,總會不自覺得深深相信,每個經歷的學習都會成為養分。
2025/02/01
一場聊天,可以得到好多提點。得很多事情的發生,雖然在當下的我們,會覺得很難受。但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回來看,總會不自覺得深深相信,每個經歷的學習都會成為養分。
2025/01/31
因應 Apple Notes 加入,Craft 在我的流程之中,原本的 Content Center 功能,就會被 Apple Notes 跟 MWeb Pro 取代。
2025/01/31
因應 Apple Notes 加入,Craft 在我的流程之中,原本的 Content Center 功能,就會被 Apple Notes 跟 MWeb Pro 取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今天的十三月亮曆星系印記是 Kin204 太陽的黃種子,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許下心願,然後踏實的往前推進。是時候,我們該把工具當作工具,而把人當作是人,帶著足夠的感知,重新體驗世界,再回頭來看看,如何利用工具,演繹出新的自己。
Thumbnail
今天的十三月亮曆星系印記是 Kin204 太陽的黃種子,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許下心願,然後踏實的往前推進。是時候,我們該把工具當作工具,而把人當作是人,帶著足夠的感知,重新體驗世界,再回頭來看看,如何利用工具,演繹出新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